年轻小伙互联网创业故事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创业机会,纷纷加入到网络创业的队伍中。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年轻小伙互联网创业故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年轻小伙互联网创业故事一
刘真海,23岁,今年刚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毕业,其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在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下,他出资10万元创办了微型企业——重庆软晨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办公系统软件的开发。之后,两次根据市场需求转型,进行微信开发及运营服务,今年的营业额有望达到500万元。
一年以前,公司仅有3人,年收入100万元左右。一年后的今天,这家小微企业已经发展成40多人,年产500万元的规模。“创业过程大概有三步,首先广撒网建立沙滩;然后转型升级,在沙滩里捡贝壳;最后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在贝壳里找珍珠的过程。”谈到过去一年多的创业感悟,刘真海这样说。
建沙滩
做微信项目赚取第一桶金
从起,重庆将在校大学生纳入微型企业政策扶持体系,并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这极大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刘真海便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代表人物。
依靠5万元创业资本金的补助,90后大学生刘真海开始圈地打造自己的“沙滩”。刘真海踏出校门发现的第一个商机不是APP,而是微信。微信的“圈子营销”模式已获得众多商家的青睐,其中最紧缺的便是打造平台的技术人。发现微信这个商机后,公司开始第一次转型,将经营项目转向移动互联网,大力发展微信服务、企业微信公共账号等项目,帮企业建微信平台等,并在公众平台上实现更多功能。
刘真海看准了这个市场。“第一单业务是为一家餐饮连锁店设计微信平台业务。用户只要登录该店的公共平台,就可以查询餐厅信息、订餐、点菜,到店即可开吃。”刘真海说,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给这家餐饮店制作了一个微信平台,除去1万多元的制作成本,第一桶金赚了2万元。刘真海说,这个服务主要是收取一次性的微信平台制作费。有了第一个业务后,刘真海和团队又陆续做成3项微信平台业务,还为UME、巴将军、武陵山珍、美茜百货等知名品牌企业打造公众企业微信平台。
“看似不错,实际利润则不高。好的微信平台通常在4万到5万元,这是的市场价。但是随着竞争杀价激烈,今年的市场价甚至跌到了1万到2万元。”刘真海说,虽然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100万元,但是做这种项目就是在不断重复,无核心竞争力将无法做强做大。他开始思考第二次转型。
捡贝壳
做运营管家公司驶上快速车道
“在微型企业处举办的一次培训中,有个老板说他们有自己的微信,却不会运营和管理。我当时就想到我们可以做这个。”刘真海说,转型两个多月后,他们和7个商家签约,服务的领域涉及餐饮、租车、酒店、KTV等多个经营领域。
“比起做项目的一次性服务,我们做运营,客户可以选择根据粉丝数量付费,也可以选择缴纳微信管理月费支付。比如,通过粉丝数量盈利就是通过帮客户建立和维护微信平台,多一个有效粉丝就可提成0.5-1元不等。”刘真海说。
公司第二次转型后开始迅速发展,从小龙坎一个负一层的地下室搬到了解放碑的国贸大厦,团队人数也飙升到了60多人。
找珍珠
整合小企业打造智慧社区平台
“微信服务重在如何驾驭。你可以帮十家、百家公司做运营,但那是帮别人做。要想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平台,并把客户吸引到这个平台上,我们进行运营管理。”刘真海说,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的年营业额将能达到500万元。
“微信服务相对于互联网来说,就相当于一辆火车上的一扇门,如何驾驭整辆火车,公司还得进一步转型。”从今年3月起,刘真海开始调整原有的业务板块,悄悄开始了第三次转型,将从事移动互联网的最底层制作转向整个互联网的布局。他与相关企业强强联合,正在打造一个智慧社区平台,这里包含了市民吃穿住用行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比如智慧旅游,公司先整合了一家专门做智慧旅游的小企业,制作了一个大的智慧旅游平台,将市内有名旅游景点:黄水、红池坝、金佛山等聚集到平台上,并为这些景区进行智慧系统建设,如票务、景区管理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从中获利。
为了优化资源,他将团队人数缩减到了40多人,并将办公地搬到了重庆两江IT微型企业孵化园,享受每月20元/平方米的租金优惠政策,可节约上万元的运营开支。“市微型企业处不仅提供了办公便利,还通过人才培训,为我们接洽了很多客户资源。”刘真海说。
刘真海说,微信的平台价值在于背后的庞大用户数据资源。而要想获得这样的数据资源就要做好免费的市民服务。比如和街道办合作,市民以后可以直接连接到街道办信息系统,进行政务信息查询。“如果不出意外,该项目明年可以进行内测,随后上线运营。”刘真海说,这将是他明年的重要工作。
互联网创业,一定要有一双随时发现机遇的眼睛,发现了商机要立即付诸行动,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年轻小伙互联网创业故事二
赵磊是个90后,在湖北荆州市的长江大学读硕士。眼下,他的同学们都在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实习,而他却另辟蹊径,自主网上创业开起了网店,卖的就是自己家乡洪湖的农产品。他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当地农产品愁销路的问题,更是破解了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量不高的局面。
创业
自开网店破解产销难题
今年23岁的赵磊,本科学的是工商管理,目前正在长江大学攻读农村区域经济方面的硕士。每次回洪湖老家,赵磊都听见乡里乡亲抱怨说,种的东西不好卖,愁销路。
“家乡的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好,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老一辈的农民又没有很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因此很难找到销售渠道。”赵磊说,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他萌生了把农产品拿到网上去卖的想法,但绝不能单纯地卖初级产品,应该延伸产业链。
为此,赵磊积极走访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学习优秀企业“订单农业”的做法。“简单点说,就是我开网店帮企业卖产品,企业定点收购我们村农户种植的农产品。”赵磊说,刚开始,企业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他在网上帮忙卖,没想到他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企业一年的网上销量,这令企业刮目相看,立马签订了合作协议。
现状
目前月销售额超10万元
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赵磊一边在网上进行销售,一边对后台的数据进行分析。“这就是网上销售和企业实体销售最大的区别,通过网络,我能获得第一手的消费人群数据,这样可以定向开发重点市场。”赵磊说,目前,除了港澳台,他网店里的产品已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通过网上消费者的评价,他了解到了各地消费者的喜好,并及时反馈给企业,让企业增加品种、改进包装,而这些第一手的消费者信息,都是企业原先自主经营时不能及时掌握的。
从5月至今,赵磊网店内的产品已多达40余款,有洪湖藕带、鲫鱼、莲子、藕粉等。“每一款产品,我们对其的定义都不同,例如有的是用来吸引流量的,根本就不赚钱的;有的是店内的中流砥柱;有几款则号称店内的奢侈品,不求很多人买,但是利润丰厚。”赵磊透露,开网店,讲究的是价格策略、产品策略、发展策略,只有这样,网店的经营才能长久。
为了让更多的网上购物者知道自己的网店,赵磊经常参加淘宝的活动。有一次,他将店内的一款藕带列为活动产品,没想到当天6时至21时的销量就达到了1908单。“晚上九、十点以后,我们都没时间统计销量了,都忙着去打包发货了,保守估计这款活动产品当天盈利超万元。”赵磊回忆到。
从最初的月销售额几千元到现在的10万元,赵磊网店的销售额一直在增长。“初步统计,我们店的日均订单在100单左右,上月销售额为10.2万元。”赵磊说。
前景
未来打算开办农产品电商园
谈及未来的发展,赵磊说,他想跟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建一个荆州地区的农产品电商园,让更多的人了解荆州的农产品,推广荆州特色。“现在就缺乏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了解荆州有哪些适合在网上卖的产品。”赵磊说,好的产品需要去挖掘、去包装,而且要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但挑选到这样的产品很难。加之流动资金不足,目前在注册品牌、参与淘宝大型活动等方面都比较受限。
赵磊淘宝店的办公地点目前租在荆州关羽祠附近,是一间100多平方米的简易民房。“当初是准备把办公地点设在洪湖的,可是从洪湖发快递不方便,于是就选择定点荆州城区,这样一年的快递费都可以节省三四万元钱。”赵磊说,因为场地受限,很多产品都堆放不下,急需扩大场地。
赵磊了解到荆州正在建设华中农高区,集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体系、现代农业展示示范体系、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等于一体,他打算依托此平台,开办荆州地区的农产品电商园,真正做大做强,能为农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年轻小伙互联网创业故事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