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汇率选择的资本
记账汇率选择的资本
对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银行存款、银行借款和各种应收应付款项的增加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入账时所采用的汇率,即记账时采用的汇率。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分享的记账汇率选择的资本,希望对你有用。
记账汇率选择的资本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记账汇率可以是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汇率,也可以是当月1日的汇率。记账汇率一经选用,在登记入账时不得随意变更。具体应用时,对于取得以外币结算的资产、负债及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当日的汇率或当月1日的汇率记账。对于以外币投入的资本:
1、合同或章程有约定汇率的,就按约定的汇率入账。
2、合同或章程未约定汇率的,如果注册货币与记账本币一致的,可采用当日汇率记账;如果注册
货币与记账本币不一致,应当按第一期第一次收到出资额时的汇率记账。对于投入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按投入当日或当月1日的汇率入账。
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人员为了方便或者已有的习惯,往往各行其是,并没有完全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内部如果采用不同的记账汇率,在购货或销货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不同的购货成本、不同的销售收入等。造成会计处理的不一致,会使会计信息不可比。在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记账汇率时,企业之间会计信息也缺乏可比性。
记账汇率的会计实务
汇率变化
汇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就导致同一外币数额在不同时点会对应不同的记账本位币数额,两者间相互折算时就会形成汇兑损益。企业日常外币业务所发生的汇兑损益原则上都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所得税筹划的关键是通过选取适当的记账汇率,使得核算出的净汇兑损失最大化或净汇兑收益最小化,从而尽量使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最小化。
记账汇率是指企业在外币业务发生当日记账时,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时所采用的汇率。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选取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也可以选取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是当月1日的市场汇率。在月份(或季度、年度)终了时,将各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时市场汇率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其与相对应的记账本位币账户期末余额之间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这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税收筹划空间,下面举例说明外币兑换业务的税收筹划方法。
例子
例1:某企业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有美元外币账户。企业用5万美元到银行兑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当月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35元人民币。
若该企业选取当日市场汇率为记账汇率,则有汇兑损失50000×(8.35-8.25)=5000元;若该企业选取当月1日汇率为记账汇率,则有汇兑收益50000×(8.25-8.2)=2500元。所以在汇率上升时,此笔业务选取当日汇率为记账汇率较为有利,而汇率下降时则选取当月1日汇率较为有利。
例2:某企业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有美元外币账户。企业用人民币到银行兑换5万美元。银行当日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8.45元人民币,当月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35元人民币。
企业若选取当日汇率为记账汇率,则有汇兑损失50000×(8.45-8.35)=5000元;若选取当月1日汇率为记账汇率,则有汇兑损失50000×(8.45-8.2)12500万元。所以这笔业务在汇率上升时,选取当月1日汇率为记账汇率有利;而在汇率下降时,则选取当日汇率较为有利。
记账汇率的外币汇率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交易时的汇率记录当时的交易。第二部分是该公司以外币支付或收取货款。用的都是记帐汇率。会计师以记帐汇率把对外交易转化为已国货币。汇率的任何变化将导致对外币的收益或损失。
财务制度规定,外币业务的记账汇率可以选用业务发生时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算记账,也可以选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算做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出国人员带回大量的不同日期的形式发票,会计人员在报销时就会碰到这样的选择:是用业务发生日的基准汇率,还是用当期期初的基准汇率。首先,公司财务制度应当规定下采用那种汇率,当期期初或者是业务发生日的汇率,二选一,且定下来之后就不能随意变动,选用期初的汇率,操作简便,非常方便,但是这样以来,汇兑差异就可能较大,时间间隔越长汇兑差异就大,会计信息就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反映;因此,我认为尽量的选用业务发生当时的汇率,选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可以有不同的几种理解:第一,发票日期当天的汇率,第二,报销当天的汇率,那么,到底用哪天的汇率呢?对此,我认为应当在影响重大的业务上采用发票日期当天的汇率,对于金额较小或非重大的业务,为了处理的简便,特别是那些日期不同的大量小额的发票,完全可以采用报销当天的基准汇率折算。
看了“记账汇率选择的资本”的人还看了:
1.记账汇率的选择
3.记账汇率的种类
4.记账汇率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