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创业故事 >

张永舵:包子摊主如何变身“鲁菜盟主”

时间: 若木1 分享

1988年10月,山东汉子张永舵筹借7000元钱建了一个30多平米的平房,开起了卖牛肉包子的饭店。10年后,张永舵继办起以“净雅”为名的酒店,使小饭店发展成为拥有济南、威海、泰安、北京等城市8家连锁店的大型跨区域餐饮集团。在经营中,张永舵格外重视“真”与“诚”的服务。依靠独特的“净雅理念”,将净雅这块蛋糕做到如今拥有的8处连锁店总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员工2300多人。

说起现在的成绩,40岁的张永舵不善言辞,每说几句话就习惯性地低下头抽烟;在描述20年来白手起家的漫漫历程时,他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带有修饰性的字眼;谈起所谓“鲁菜新盟主”光环,他轻描淡写带过。对于张永舵这个从农村走出来,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男人,实实在在做事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格言。

知识改变农村娃命运

1968年,张永舵出生在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皂南台村一个普通庄户人家。1984年高中毕业后,他到威海一家毛纺厂做临时工,尽管工作很认真,他还是很快就从精整车间被调到填料车间装原毛。"领导说农村来的孩子就适合做这种活,我当时就觉得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一定要出去学习。"张永舵感慨地说。一年后,他迈出了人生的关健一步自费到威海电大学习。

当张永舵再度回到校园拿起书本,却有了一种和读中学、小学时截然不同的感受。"那时才真正体会到学习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自己的需要,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张永舵说。三年的电大生活让张永舵的视野更加开阔,在那个个体私营经济刚刚兴起的年代,张永舵心底不安分的念头开始蠢蠢欲动。

"什么?开饭店?"听见张永舵的想法,父亲却表现得很不屑一顾,"别胡思乱想,你应该安下心来好好学门手艺,将来到木器厂上班,这样才不怕没饭吃!"但是,父亲的反对没有动摇张永舵的念头,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开一家既有特色、又有思想内涵的饭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独创包子赚第一桶金

在母亲的支持下,张永舵终于东拼西凑了7000元钱,在威海市区古寨路建了一间仅有30多平方米的平房。1988年,这家名叫净雅饭庄的小饭店开业了。"我当时想饭店的名字一定要起好,所以特地找来一本《饭店命名书》。考虑到顾客既需要饭店干净,又需要环境优雅,才起了净雅这个名字。"张永舵笑着说,"当然,还是想让自己附庸风雅,增加点文化味。"

尽管饭店顺利开张,但创业伊始的张永舵很快遇到了第一个困难。

饭店开业头一天,只卖出了70多块钱;第二天营业额又大幅下滑,仅仅卖了30多块;第三天,惨淡的状况让张永舵雇用的厨师心里打起了退堂鼓,随后不久就离职了。这给了当时根本不会做菜的张永舵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

"厨师事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就是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能救自己,自己有本事后,才不会受制于别人。"张永舵说。对于一个饭店,没有厨师简直就像人体没有心脏,无计可施的张永舵不得不放弃经营炒菜业务,转而钻研比较容易上手的包子。

终于,张永舵成功地研发了一种独具风味的牛肉包子,这些包子馅满个匀,做工讲究,每个包子的褶数几乎相同,再加上小菜味美精致,店面设计简单温馨,服务热情周到,改行专卖包子的净雅饭庄很快吸引了大批客流。

事实上,从最早的牛肉包子开始,深悟到"求人不如求己"这句人生信条的张永舵,20年来一直在亲手钻研做菜技巧,水饺、拌海螺、拌海参……都是他先自行尝试和学习,再带出自己的厨师。

只卖活海鲜成招牌

初战告捷的张永舵并不满足于仅仅做包子,他开始设计第二个发展目标。经过市场调研,他发现尽管威海是一个海滨城市,但因为海鲜上岸后不易存活,全市大小饭店没有一家经营活海鲜。

1992年,张永舵看准这个市场空白,开始将净雅饭庄转型做活海鲜。但是,由于市民们对这种新兴的餐饮形式心存质疑,转型后的净雅前两个月生意一直不好。于是,张永舵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营销策略在全市率先叫响"吃到一个死海鲜,饭店赔偿100元"的承诺。

"我每天清晨4点多钟骑着摩托车到鱼市码头收购活海鲜,进入厨房的每一个虾蟹蛤螺,都是自己亲手挑选的。"张永舵回忆道。此外,他还独辟蹊径地对饭店进行大幅包装:请来著名书法家重新书写店名招牌;请来威海最有名气的装饰公司把饭店里外装饰一新;挂上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亲自召集厨师,对每一种海鲜的配料和吃法,进行调整创新、精制精作……

由于精细运作,净雅的口碑逐渐在威海流传,客流也大幅上升。一时间,"吃海鲜,到净雅"成了威海吃客的口头禅,净雅也由此开创了海鲜饮食的健康、时尚新风。

4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