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创业经历篇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解开真实的创业经历,希望能帮到你。
真实的创业经历篇一
在仁和镇提起白马玩具厂厂长李文梅,几乎是妇孺皆知。她坚毅、进取、百折不回,在创业的路上经历了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从头再来,愈挫愈奋的她用坚实的步履平稳而有力地踏响着每个创业的节拍,用艰辛和汗水写就了一路的鲜花、掌声和喝彩。
40岁不到的李文梅有着十多年的创业历程。农家女出身的李文梅,不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994年春节刚过,就和丈夫一起到扬州一家玩具厂打工,三年的打工生活使李文梅清醒地认识到,仅靠打工收入是远不能改变现状而真正致富的。于是他们不顾工友的劝阻,1996年底毅然辞去了工作,回乡创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绚丽多彩,而多彩的生命是用艰辛和磨难织成的。凭借以前在玩具厂打工的经验,李文梅和丈夫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历程,首先他们找到了金李村支部书记李大书,要求租赁村里闲置的空房子作为厂房,并向亲朋好友借款,自筹资金12万元办起了全镇第一家“白马湖玩具厂”。
刚建厂时,问题不断,迫切的问题就是招工,当时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多向苏南等地转移,一时很难招收到熟练的缝纫工,为了解决招工难的问题,李文梅和丈夫陈祥生就利用春节务工人员返乡这个机会,上门动员以前同在玩具厂打工的姐妹,承诺支付与在外打工同等的收入,在他们的多次努力下,厂子招收了20名熟练缝纫女工。厂子主要是承接来料加工的订单,生产软性毛绒玩具,几年来,李文梅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生产几十个品种,厂子越办越红火。厂子由当初刚建厂的2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70多人,年创利税20余万元,年生产软性毛绒玩具4万多打。
李文梅在多年的创业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一人富足不能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必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才能真正改变家乡现状。她的厂内78名工人,其中70人是女性,均是本地留守妇女,李文梅不仅是她们的雇主还是她们的好姐妹,在工作和生活上照顾关心她们,主动为职工交纳保险,让她们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并积极帮助村里的困难户,李东组李大保家是一个出了名的困难户,父母年老多病,夫妇又不会养殖和其它手工业。李文梅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上门解决其生产用肥料及种子款1200元,生活补贴800元,并安排李大保的妻子高素芳到厂里上班。现在高素芳的月工资在 750元以上,家庭已脱贫。同时,她还帮助工人在镇上又办了两家玩具厂。
李文梅经营的玩具厂一天比一天红火,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她尝到了创业成功的喜悦,也更坚定了创业的信心,因此她鼓励丈夫陈祥生参与村务,带领村里人积极创业,共同致富。在李文梅的支持下,2002年7月份,陈祥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镇村干群推选为县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06年被评为淮安市首届青年商会会员,今年又被镇党委任命为金李村工业联合党支部书记,肩负带领村民致富的重任。
真实的创业经历篇二
大林来广州开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酒楼做清洁工,说起这个清洁工的工作,大林还要感谢他的舅舅,在大林没来广州之前,大林的舅舅已经在广州工作好几个年头了,当时大林的舅舅正好在这家酒楼做面点师傅,在舅舅的推荐下,还算是童工的大林虚报年龄,有幸成为了酒楼的清洁。谈起这个清洁工给大林的印象最深,这是大林迈出校园的第一份工作,在这里大林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方面的技巧,由于在酒楼里经常接触到很多的各色人群,虽然作为清洁工自己很难有机会和他们直接接触,但在这个大环境下,大林迅速的成长。在舅舅的平常严格管教下,大林除了工作外,还让他学习点其他方面的知识,舅舅是高中毕业,考大学差两分落了榜,通过几年的打拼生活明白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没有技能你很难有更好的发展,大林虽然不能够继续读书,但只要自己虚心好学,在社会这个综合性大学,一定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的。
因此,从大林来广州的第一天起,舅舅就给他讲述人生的大道理,对他严格的要求,决不允许他像其他的那些打工者一样,在外没人管了就胡混。并且,舅舅有意无意的告诉他一些人生的追求;大林也没让他舅舅失望,在酒楼的三年多工作中,大林一直努力的工作,并且利用业余的时间去学习写技能方面的知识,开始舅舅原本想让他也学习厨师,可大林 不喜欢,他自己比较喜欢装修方面的书籍,因为在和他们一块租的出租屋里,就有个装修工,有时候会带来些图纸什么的,因为大林从小就比较喜欢写写画画的,所以一下子就热爱上了这个,觉得这个非常的不错,很适合自己 的性格。于是自己就偷偷向他学习,并且自己也买来些装修方面的书籍来看,在这个做清洁工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大林自学了装修将近三年,当然这个也得到了舅舅的支持,毕竟在当时的时间,装修在中国才刚刚的起步,一起步就非常的红火,那个时间家家都在谈论装修,有钱的大装修,没钱的也小装修,一下子把这个原本很冷门的行业,带动的非常活跃!
在大林做清洁工的第三个年头,大林转换了工作,为了自己的发展,也为了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用大林的话说:“自己一直有个愿望,自己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大林的愿望,也算是人生目标吧!大林是这样说的:“我是农民的孩子,将来我结了婚,我的孩子也是农民;我的孩子的孩子也是农民。我要努力成为城市人,如果我成为了城市人,我的孩子就会是城市人,我的后代将永远是城市人,他们再也不会是因为外来打工者而受到歧视,为了我的后代,也为了我自己,我必须要好好工作,好好奋斗。在我的这一代我一定要成为城市人,如果我成为了城市人,我的孩子就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再也不会像我这样书没读完就要出来打工,再也不会像我这样,没什么文凭连个象样的工作到找不到,如果我成为了城市人,我的孩子就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的孩子将会以自己的实力和他们进行公平的竞争,再也不像我这样整天低声下气的看人颜色,起码他可以像其他城市人一样。这些都激励着我去努力奋斗,因为如果在我这一代实现不了,那么我的孩子也将像我这样要低声下气,为了让将来的后代能够尽快的成为城市人,我必须在我的一生来实现它!”
大林并且为自己的理想实现,定了个10年发展目标:一是先找到个有发展前途的工作;二是自己能够积攒一部分薪水;三是开家装修公司;四是在广州买套房子。
真实的创业经历篇三
李平生在一个农民世家,伴随着二十年前农民进城务工的大潮,他的爷爷、爸爸、妈妈、叔叔,大部分他所熟知的亲人和亲戚便分散在各地打工,有服装厂有电子厂,从事的行业各种各样,但始终总是一线工人。李平的爷爷在李平很小的时候就希望他可以读书上大学,将来在老家当个老师,遗憾的是他成绩一般般。“以前年纪小不懂事,觉得爷爷一回来就唠叨,现在爷爷不在了,自己出门遇到了挫折才明白他的苦心”。
初中毕业后,16岁的李平离家出走宁波,到一家鞋厂做小工。最开始的月薪只有1000多元,但对于16岁的他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厂里开始带徒弟,成了技术熟练的“老师傅”。到2013年时,他每个月的工资已经有8000多元了。毕竟年轻,不论月收入是1000元还是8000元,李平每月基本都没有太多的结余。那时候,呼朋引伴地玩耍是他最大的乐趣。现在想来,李平很后悔,遗憾觉得当时得过且过,没有做好长远的打算。
外地虽好,总不是家,而且不可能一辈子在外打工,总得回来吧。在李平看来,外出务工不是一辈子的事,肯定要落叶归根,回到老家。而回来后做什么,有什么可做,则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然而看了太多外出务工还算不错,一回家乡就束手无策,最终还是选择回厂里上班的工友,再加上因为学历等因素,以后回家发展的路子一直没有突破。
回乡创业
打工有8000多元一月,也算是不错的收入,虽然这也是每天辛苦工作12小时,日夜倒班换来的,都是辛苦钱。可是,回到老家后,以他的手艺却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李平坦言,他在宜宾可能找一份2000元左右的工作都难。那为什么他还是坚持放弃外地的工作,选择回乡创业呢?
“自从有创业的打算后,我经常看一些关于创业故事的文章,观察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觉得鞋厂生活枯燥、乏味的李平回到老家后,心中一直埋下的创业种子开始发芽。谈了女朋友之后,更让他有了一种想给家人稳定生活的迫切愿望。
决定了回乡创业,选择合适的项目便成了李平最难抉择的事。从宁波回到老家没多久,李平就报名学习驾驶。那时,白天学车,晚上就到亲戚朋友家学烤烧烤。当时想的是烧烤的利润比较可观,投入成本也不高。教他烧烤的老师就是靠一个烧烤摊养活一家人,并逐渐改善了生活。他开始想,自己的创业之路也从烧烤开始呢?
目前做烧烤生意的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有店面,烤的菜种类多,需要的人手也相对较多;另外则是移动烧烤摊,投入和人手都较少。回家后,身上不到一万元钱,他知道做生意需要不断地投入,他决定从一个流动烧烤摊开始创业。最终,他投入2000多元,和女朋友开起了“情侣小烧烤”,定价为3元10串,目前的菜品也只有牛肉、肥肠、鸡翅等食客点菜率较高的几样。由于价格便宜,来吃的食客比较多,花费主要集中在20元左右,只有少数人点100元以上的。
带动他人创业
众所周知,烧烤是近年来大受欢迎的小吃项目,李平凭借着味道正宗、诚信经营、服务态度好,很快受到市民的喜欢,开张不到一个月天就全部收回了成本,开张两个多月以来,前两月的月纯利润已经超过了一万元。
创业初期,肯定会有很多磕磕碰碰,比如与其他小贩的争抢位置、吵架等,这些摆摊创业中常见的问题,李平都遇到过。不过,他都坚持下来了。
“我希望两三年内能攒够一套房子的首付款”,为此,现在的他每天七点半起床,买菜、切菜、穿串,下午四点左右开工,直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左右收工回家,等睡下的时候基本上都到凌晨两点了。
李平说,他现在的创业才刚有点起色,等生意好起来后,他还要带动其他在外打工的朋友,一起回乡共同创业,相同的经历和背景让他们明白“在外无论怎么打拼,始终没有家的感觉找不到归属感。”目前,他的一个朋友已经在跟他学烧烤了,未来也打算开业。
结语
农民工返乡后的生存状况一直为人所关注,一部分人回家后因为现实不得已又回到了城市,而一部分人则选择了创业。近年来国家和政府也不断为农民工提供资源、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
看了“真实的创业经历”的人还看了:
2.真实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