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创业者先进事迹
只有实践过,才能深切的感受到创业的不易。如何在绝境中突围,是创业者每天都思考的问题。看看那些餐饮行业创业者的事迹,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勇气,从他们的故事中,激励自己走出困境。
餐饮创业者先进事迹一:
湘潭80后女强人餐饮创业的故事
“不是所有女人都愿意做女强人的,之所以成为女强人都是因为环境所逼出来的,做女强人是件很累的事情”。这句话居然会出自一位80后的创业女强人之口,你会不会也跟我一样诧异,如此阳光,如此强大的她究竟经历了多少艰辛,才会发出如此感慨!她叫冯婷,现在是湖南湘潭一家餐馆的老板。
初次见冯婷,在一个饭局上,全程鲜有言语的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的时候,我在心里默默的给她打上了“女汉子”的标签。她虽然沉默少言,对于同席人的调侃与玩笑却都从容的回应着,始终仰着阳光的笑面。完全不似一个初入社会的80末女青年,更多了一份游历社会多年的沉稳,同桌人都笑称她是湘潭的创业女神,由此,我对她充满了好奇。
有时候,缘分就是这样的神奇,在一个宴席上分别的人还会相聚在另一个餐桌。我跟冯婷美女就是这样,因为霸王餐活动,我俩多次在餐桌相逢。她的热情支持令我受宠若惊,也一扫她在我心中的高冷形象。但每次活动都匆匆而来匆匆而散,也不曾好好跟这位有着传奇名号的美女创业人取取经。
近日得闲,我俩相约在基建营的“味角餐厅”小聚,跟这位创业女神面对面的深聊一番,也让我看到了这位女汉子般的女强人的另一面。倘若不是一番深聊,有谁知道她曾为减轻家庭负担而弃学,有谁知道她上大学就已经能独当一面在职场奋战,又有谁知道她为了业务在餐桌上像个汉子样屡屡举杯,更不会有人知道,她曾半根火腿肠吃一顿,三个馒头过一天。而这些,她从没跟任何人说起过,就像是一朵孤傲的向阳花,永远只能看到她向阳的一面。
她是一个倔强女人,哪怕是在最辛苦最拮据的时候,也是一副满足的姿态,在家人、在朋友面前,她虽然很忙,但是什么都不缺;她是一个强大的女人,当同年龄的朋友还在跟父母撒娇时,她就开始为自己的小店奔波;她又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她结婚生子,向往一份简单的相夫教子的生活,但她的性格容不得她这么闲散的生活。
一切都因她是一个执着的女人,在婚姻事业双收的现在,仍不忘曾经饿着肚子许下的诺言:“总有一天,我会开一家餐厅,做一切自己喜欢吃的。”如今,已经可谓人生赢家的她,毅然掏出全部积蓄做起了自己的餐饮店。
“来御来三汁焖锅”、“涮时候回转小火锅”、“甜蜜转身甜品”,这些成了她倾尽心血的全部,对店子的呵护更是甚过对年幼女儿的照顾。她说,“不是因为做而去做,而是因为以前很想做而做了。”作为餐饮行业的菜鸟,她始终抱着一颗谦卑的心到处向餐饮前辈取经,得到很多餐饮前辈的支持与鼓励。
她的执着成全了她的梦想,而现在,她用心的灌溉着她的梦想。她向往的简单生活不再简单,而变得更加劳碌繁忙,她总是力求什么事都能亲力亲为,餐厅、厨房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有时候保洁的工作她也一并包办了。店里的员工都称遇上一个美女老板已经不易,遇上一个如此敬业的老板更是难得。
对于餐饮,她在取经后也总结出自己得一番心得,“做餐饮,除了要食材新鲜、食物美味之外,服务很重要,我尽量让我们的服务得到大家的认可。”为了保证服务到位,她在试营业期间就筹办了三天的百人试吃活动,这是在检验自己的服务培训成果,也是在检验店里服务承载能力。这一活动得到了湘潭广大吃货的一致追捧,天天人气爆棚!
创业女神就是阳光、执着、坚强又力求完美的人,她的亲力亲为也给店里员工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她也希望,通过自己与团队的努力,能让服务行业被大家所称赞。在此我也恭喜创业女神成功圆梦,也祝福她越来越强大!
餐饮创业者先进事迹二:
一杯2元现榨豆浆,卖进50所高校,月入十万
这家仅15平米的小店,只有1个店员,从清晨到晚上,只卖豆类粗粮产品,一月营收竟有10万元之多。它是怎么做到的?
现在,“豆浆记忆”主立足于重庆,已经有50多家店,再加上没有营业和开在四川、贵州的店,已经有70家店,今年的预计新增店面200家,营业额冲刺4000万。它是怎么做到的?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早餐饮品店,相比校内其他饮品店。虽然位置比较偏,但是却更为拉风惹眼。成立不到一年的高校小店竟把时尚潮流的奶茶店和甜品店的风头抢了大半,2元“屌丝”豆浆产品逆袭“高富帅”到底凭什么?
豆浆记忆是怎样练成?
说起豆浆记忆,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幕后运作者”——刘斌。刘斌是谁?
这个81年出生的重庆崽儿长得敦厚老实,不善言谈,却是重庆的活地图。用他的说法,这都是“让学生喝到品质豆浆是他毕生追求”。2006年,不满1周岁的儿子对牛奶过敏。他为了让儿子营养均衡,有一天早上,家里刚好打了豆浆,抱着试试的心态,喂了儿子豆浆。第二天,他又换了几种谷物,发现儿子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豆浆。原来儿子又想喝豆浆了。经过这样几次反复地尝试,儿子真的爱上了豆浆,也没有再出现过敏的症状,悬在心中的问题,一杯小小的豆浆便帮他解决了。
凭借多年经商的直觉,当时刘斌就想,豆浆的植物蛋白其实更适合国人的需求,既然不满周岁的儿子都爱喝,应该有市场。现在回头看看,或许这就是他想要创业的初衷。
放眼全国,尤其是高校细分市场,学生们更需要营养的早餐,加上豆浆平价的属性,符合学生的消费水平。另一层意义,豆浆也是他与儿子甜蜜回忆的载体,每次一想到儿子,他更坚信,一定要做好豆浆的品质,所以取名叫“豆浆记忆”。
所谓的商业之美,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对自然与物质的一种敬畏,并在这一敬畏之上,让自己的匠心为供奉,投注一生。
产品:打造老干妈式品质
众所周知,老干妈成名前,有个小故事。当时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开了个简陋的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凭借风味独特的辣椒酱,闻名而来的顾客越来越多。
一次偶然的机会,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又取出钱来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地麻辣酱。她心里又纳闷了:麻辣酱充其量只是一种食品作料,这些人买这么多回去,吃得完吗?
一天中午,因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也没有了。她心里憋得慌,就关上店门,想出去看看别人地生意怎样。她走了10多家卖凉粉地餐馆和食摊,却发觉人家地生意都非常红火。原来这些人的麻辣酱作料都是从她那里买来地!
思来想去,最后陶华碧下定决心,关掉凉粉儿店,开办了一家辣椒酱的工厂,“老干妈诞生了。现在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名副其实走出去的民族品牌。
与老干妈成名之路不同的是,刘斌一开始就想到为其他店家供货,既节约成本又能了解顾客对豆浆的喜爱程度,这种经营方式适合初创企业用来打磨产品。因为刚创业那段时间他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豆浆的原材料、设备上,实在没有更多开店资金。在他看来,只要将产品做到极致,顾客自然会爱不释手。
刘斌至今还记得那个场景,当时他给第一家店供货豆浆,没想到一天下来只卖出了一杯豆浆,满心失落。但是他没有想到就此放弃。一月过后,他供应的豆浆成为了招牌。“甚至有食客来了只是为了点杯豆浆。”刘斌说,当时自己一天的销售额就能达到五千元了。
为什么定位高校?
随着刘斌的豆浆被更多的餐馆接纳,在第一年3家联营店的基础上,每年都有新店加入,平均每年业绩按40%的速度增长,这些沉甸甸的数据背后全是顾客对豆浆的喜爱,坚定了他做豆浆的心。
联营的模式走通了,但并没有满足刘斌的理想。为了加速“豆浆记忆”的发展,他开始关注高校市场。
2010年,健康饮食的风潮推动了全国餐饮行业的变革,绿色、安全成为消费者选择饮食的首位。在刘斌眼中,这成就了他进入高校市场的优势。
“因为豆浆浓稠度。”刘斌说,要达到浓稠的口感,需要精准把握制作的时间和温度,这些细节如果做不好,就会有食物中毒的危险。因此,各大高校食堂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就会熬得比较淡,也导致口味不好。如果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满足口味,就成了我的机会。
后来,“豆浆记忆”果然以浓稠的高品质豆浆得到学生的认可。虽然进驻的第一所高校——重庆大学,当年其食堂的豆浆只要3毛钱,但“豆浆记忆”2元的价格,还是没能阻挡络绎不绝的学生。
截至目前,“豆浆记忆”已覆盖重大、重师、理工大、重邮、川外、西南大学等50多所学校,为50万学生服务,业绩以每年2~3倍增长。中国有高校、高职、高中学生7000万人,市场潜力无限。
经营:合伙人模式解决员工为谁干
在刘斌进军高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首先,早餐本来就早,而制作豆浆的速度又比较慢,必须要凌晨4点就进店准备,洗豆子、挑选、熬制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起床后,喝到香浓的豆浆。
其次,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更多的高校店里只有1个营业员,熬制豆浆、收银、销售等店里的所有工作流程,全部落到一人身上。起得早,工作时间相对较长、枯燥。
由于工作辛苦,大多数店员干不了一个月,便主动辞职了。员工离职了,只好管理层们自己上阵,不能因为没人上班,耽误学生早餐和营养。不能老是这样,必须想个办法解决人员流失的问题。
后来,他想到一个既能提高店员收入又能调动员工积极性,每月还能多卖出豆浆的方法:合伙人制。即,将学校店委托给经过各项考核的店员经营,根据当月的营业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享收益。当时,一线店员平均工资3000多,最高的接近1万。
那时候,在西南大学有位伙伴叫李命琴,店面生意被她经营的红红火火,为了卖出更多的豆浆,凌晨3点就进入食堂工作,因为天色太早,食堂是不开门的,她就偷偷爬窗户溜进去。
刘斌每次回忆起这些故事,心里总是很感动、很温暖。在他看来,小伙伴是和他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心是在一起的。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齐泰山移,大概说的就是像这样的故事。
像豆浆记忆这样坚持做好一个产品的创业者还很多,他们在创业的路上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
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
餐饮创业者先进事迹
上一篇:餐饮行业创业事迹材料
下一篇:餐饮业创业故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