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体分析(2)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体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摘 要: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财务管理一直是企业经营绩效考核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文章从国内已有结论出发,基于利益冲突,假设研究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财务管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利益冲突假设;财务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126-02
一、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综述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时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财务管理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由于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性和其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阐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之元(1996)通过分析公司理论的发展过程,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考虑企业利益相关者基础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王庆成(1999)则认为,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应是“谋求权益资本利润率的最大化”;杨成炎(1999)认为将“资本增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最为实际;王东升、陈庆杰(1999)认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应该从现代企业制度出发,其内容不应该是单一、孤立的,而应是一个包括财务活动组织,包括财务关系处理等活动在内的完整体系。
总结这些学者的研究观点,笔者认为,目前在学术界被普遍认可的财务管理目标确定原则有四类,即利润最大化原则、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和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原则。以上这些观点及原则,或相互补充,或相互对立,相互之间没能融合成一个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笔者认为,这一现象说明了现有的研究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这些学者在分析过程中,均以特定背景下、或以特定的发展水平下的某一类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因此,这些研究并没有将企业发展的因素纳入其理论体系内。其次,这些学者仅仅视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决定财务管理目标的唯一因素,忽视了企业内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确定财务管理的目标时应当以动态模型作为分析的基础,以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时不断变化的企业内部利益冲突为研究重点,重新审视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管理体系这一重要且现实的问题。
二、基于利益冲突假设的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在古典情况下,一般认为企业内部各团体之间的利益诉求是一致且统一的。因此,改变财务管理目标的因素应该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学的兴起,古典财务管理理论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学术界开始出现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层次理论及财务管理目标的系统理论等观点。这些观点的核心就是承认企业中各利益集团的利益相互冲突,而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各利益方相互博弈的结果。笔者认为,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并会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利益冲突。根据传统公司理论,董事会成员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其代表的是股东的利益,即董事会和股东之间是利益一致的。但从国内外已有的大量案例来看,董事会做出的决策仅仅只代表一部分大股东的利益,并不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有时董事会会以损害小股东的利益为代价而做出决策。此外,由于一个领导集团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会有认知模式的刚性化趋势,这种认知模式会阻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损害股东的长远利益。因此,如何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消除认知模式的刚性化趋势以保护股东的长远利益,就成为了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核心问题。
第二,董事会与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董事会委托专业的管理人员经营企业,其目的是希望经理等管理人员能以董事会的角度出发,以维护绝大多数股东的利益为目标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但是由于管理人员与董事会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所以管理人员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有自己的选择。现实的情况是,管理人员付出的努力往往与其得到的回报不对应。因此,管理人员经常会利用其拥有的不对称信息资源欺骗普通投资者而获取巨大利益,即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有时此类问题会为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的产生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进一步有多元化的趋势。
第三,企业管理人员与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管理人员会委托生产者替其生产,并希望生产者一刻不停的工作进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根据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生产者在一定的工资区间内是不偏好工作的,他们希望拥有更多的闲暇和更少的工作时间。因此,管理人员和生产者之间就产生了利益冲突。此类利益冲突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另一重要因素。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动态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博弈决定的。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企业的特定发展阶段,不同利益集团力量的相对强弱以及其利益诉求的实现程度。由于企业内部不同利益集团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差别巨大,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随着企业的发展也会不断改变。
在企业创立初期和前期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所需的各项固定资本和一些不可避免的沉没资本的投入量巨大,因此股东的投资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往往成为了在企业内部利益博弈中力量最大,最具有发言权的一方。所以,在企业创立初期和前期经营阶段,就出现了“利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一系列充分体现股东利益诉求,满足股东这一利益集团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
一方面,随着企业经营的持续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需的资本投入额开始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企业由于其经营利得,自身也逐渐开始积累各项资本。因此,股东的资本投入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下降。而与此相对的是,知识经济和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开始逐渐扩大。所以,股东、管理人员、生产者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也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作为企业内部利益集团间博弈结果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随之改变。 在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目标不再单纯地体现为仅为投资者服务,而是要综合考虑与企业经营有利益相关各方面的利益。在企业经营发展和壮大的阶段,由于经营业务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才能成为了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此时,由于这些以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企业管理人员集团在企业内部的利益博弈中的力量不断扩大,因此财务管理目标也不可避免的会向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诉求出现妥协和倾斜。
一方面,在企业经营的稳定阶段,由于此时无论是资本投入还是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企业的发展目标中开始出现维护或提升企业形象等因素,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生产者的利益诉求会被逐渐重视。另一方面,随着工会等生产者组织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生产者集团在企业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中的力量会逐渐加强。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会更多的考虑到企业内部各个利益相关方面的利益诉求。从表现形式来看,即出现了“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多层次目标”及财务管理目标体系等一系列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
由此可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内部博弈各方力量的相对变化而不断改变。
四、结论和建议
由于财务管理目标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因此,根据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应适时调整其财务管理制度以适应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的本质在于合理化、规范化、明确化与财务管理目标相关的各项内容。因此,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调整要在体现财务管理目标背后的利益诉求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
第一,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以调整企业主要利益冲突为基本原则。如前所述,财务管理目标是由企业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决定的。因此,为最大程度地实现既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保障企业健康发展,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能充分体现企业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
第二,财务管理制度要适时调整以适应可能的财务管理目标变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会表现在不断改变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上。因此,财务管理制度也应适时调整,使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并能充分发挥其监督和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之元.美国二十九州公司变革的理论背景[J].经济研究,1996,(4):35-40.
[2] 沈艺峰.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现代演变[J].中国经济问题,2000,(2):17-18.
[3] 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J].会计研究,1999,(10):32-36.
[4] 杨成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与选择[J].交通财会,1999,(3):33-35.
[5] 王东升,陈庆杰.论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确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2(4):79-80.
[6]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7] 杨淑娥,胡元木.财务管理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8]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9] 吴培良.企业领导方法与艺术[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丁春芳(1975-),女,浙江绍兴人,杭州银行绍兴分行会计师,研究方向:经济金融类。
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摘 要: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指引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完善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剖析了为财务管理学界广为接受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四种观点,以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指引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完善的财务管理目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最为广大学者接受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四种观点,逐一分析利弊,以期为企业的理财活动提供借鉴。
1 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目标是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一观点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即有利于社会资源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流动,因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这一观点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1)未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发生于不同时间点的价值量是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比如,某上市公司2012年实现利润3000万元,2013年实现利润4000万元,尽管在数学上4000万是大于3000万的,但从财务管理学的角度,这两者发生于不同的时点,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也不能得出2013年的经济效益一定较2012年好的结论。
(2)忽略了风险因素。企业的规模越大,实现的利润越多,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高。片面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忽视了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各种风险因素,也形成了这一目标的难以避免的缺陷。
(3)未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如前文举例,该上市公司2012年实现利润3000万元,2013年实现利润4000万元,那么2013年多实现的利润1000万元也有可能是由2013年企业增加的投入所带来的。因而,利润最大化目标忽略了成本效益观念。
(4)容易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会尽量减少和压缩投入大、见效慢的长期支出,比如新产品的研发、人才的开发等,因这些项目投资巨大,会导致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片面行为,单纯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不科学的。
2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以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一观点对于上市公司尤为适用。在上市公司,股东财富的大小是以其所持有的股票的数量和股票价格两个因素来衡量的。在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最高,股东的财富也就实现了最大化。这一观点的优点是:
(1)充分考虑了风险因素。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股票价格的稳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就会尽量避免各种风险,因而,这一观点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对风险的忽略。
(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管理上的短期行为。既然股东财富是由股数和股价两个因素来衡量的,为了使得股价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企业就必须加大产品开发、人才开发的力度,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安排财务管理战略。因而,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短期财务决策倾向。
(3)上市公司易于操作,为众多上市公司所采纳。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股东财富由股数和股价两个因素来衡量,对于非上市公司股东财富的衡量是难于操作的;由于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甚至存在人为操纵股价的可能,那么把股价作为股东财富的衡量因素是有失公允的。另外,这一观点过多的强调了股东的利益,忽略了债权人等其他企业关系人的利益。
3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以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企业的价值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衡量,即以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或企业预期能够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衡量。这一目标存在如下优点:
(1)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以企业预期能够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来衡量企业的价值,这本身就是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的充分体现,因而,这一观点也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对风险的忽略。
(2)考虑了风险因素。既然以企业整个经营期间预期能够实现的现金流量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准,在追求其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就必须兼顾在可预见的未来所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措施来减少甚至避免风险,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忽略了风险的缺陷。
(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其在整个存续期间追求的目标。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一样,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片面性。
但是,这一观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企业价值的衡量难于操作,而对于非上市公司更是如此。
4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是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目标首先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但是债权人、员工、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和政府也为企业承担着风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等。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这些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以上介绍了四种财务管理目标。实际上,财务管理目标没有好与坏、对与错之分,每一观点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陷,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并调整财务管理目标,以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东岩.试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4:95-96.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