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物案例分析
创业人物案例分析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业人物演讲相关文章。
案例1:电商是未来十年企业成功的必备要素
马云的演讲有以下几个要点:
1.生意越来越难做,越难做越有机会,关键是你的眼光。你的眼光看到一个省你做一个省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全中国,你做的是全中国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全世界你就有机会做全世界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今天你做今天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十年以后你做十年以后的生意,所以生意关键在于眼光。
2.我创业十多年来最大的心得体会就是:永远思考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这些人一定要犯的?成功有很多的要素,但有很多的东西是没办法学的。但是我发现企业失败的道理都差不多。
3.今天的阿里巴巴的成就,都不是今天做的,而是我们15年以前的想法。如果你只做今天的生意,只想今天做明天就能成功,你是一定不会成功的。(现在)比聪明你已经没有机会了,比勤奋你更没机会,你只能比未来。就是你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出这样的事情,现在你就去做。你坚持十年到十五年,不要怕犯错误,你这个远见确定好以后要找一个优秀的团队一起去干。
4.你要去谈风险投资,你的自信来自于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你知道我是来要钱的,否则你基本上就矮了一截。
5.阿里巴巴不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是一家帮助别人成为电子商务的公司。
6.前十年阿里巴巴考量成功的重要准则,不是自己有没有成功,而是我们的客户有没有因为我们而成功?如果我们过早地成功了,客户就不会成功。当然,如果能够做到一起是最好,我也成功了、客户也成功了,但是只有一条路的时候,你要放弃什么?那就是放弃自己的利益,让别人先成功。
7.上个世纪拼的是智商,这个世纪拼的是情商,情商就是让人家舒服,让客户舒服,让合作伙伴舒服,没有比这个更重要。所以体验时代会出现女人越来越厉害的情况,因为女人思考别人比思考自己多,女人要照顾老公、孩子,才考虑到照顾自己,男人基本上以自己为中心,所以你会发现无论在政界、商界妇女会越来越多。
8.阿里巴巴今天最激动、最高兴的是参与了未来企业的打造,今天电子商务已经是成为未来十年以后你希望成功企业的必备要素。今天的企业要想成功,必须离消费者近,通过互联网了解你的销售,了解你的消费者,你才会成功。
案例2:雷军:连接一切
有意思的是,在小米刚刚成立没多久的时候,雷军也曾经提到过“连接一切”,他是希望小米能够成为一个平台,让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内容在这个平台上流动。最近一年来,小米的布局多到让外界看花了眼,换句话说,花钱是今年的主旋律。
去年小米成立了生态链团队,主要负责投资智能硬件公司,“3年投资50家公司,花掉10亿人民币”,这是雷军对这个部门的要求。一年之后,已经有25家创业型公司接受了小米的投资,一些智能硬件产品,像手环、血压计、摄像机也都在小米的庇护下,一出生便含着金钥匙。
无一例外,所有的产品都是与小米手机相连,所有的数据也都实现共享。但这并不意味着智能家居市场已经成熟,很难说一个手环或者摄像机的出现便意味着进入智能家居时代,但是小米看重的是通过手机这个必备品,将家庭中的一些硬件设备连接在一起。
所有投身这个领域的企业都尚处摸索阶段,但雷军丝毫不掩饰对智能家居的期许,“智能家居会是下一个千亿美金规模的市场”。
不仅对硬件毫不手软,在内容方面,小米的策略也是通过资本运作来达成合作。在前新浪总编辑陈彤加盟小米的同时,雷军将第一期的10亿美金投向了内容领域。通过与迅雷、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或者华策影视公司的合作,既能为小米提供内容,又能为合作伙伴拓宽移动终端的市场,达到双赢的目的。
雷军否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小米会把钱花在自己做内容上,“视频行业并不需要第三名、第四名的后来者”,小米投资了它们,内容可以提供给移动终端,这就足够了。
看的出来,除了手机、电视和路由器之外,雷军并不想在更多的硬件产品上花费过多的金钱和精力,通过尽可能多的与其他企业合作,来缩短与行业领跑者的差距,小米是用资本和战略打一场时间战。
外界对小米的质疑从来没有消失过,但雷军看上去底气似乎足了一些。在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雷军表态5至10年后,小米会成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公司,苹果高级副总裁布鲁斯塞维尔质疑其“说的容易,但是做起来难”,雷军机智地引用了马云的名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一年小米在做内容,同时也在做智能生态圈,你认为小米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雷军:最大的挑战是克制贪婪。能不能少做一点事情?对于小米而言,少就是多。
所以,在内容上,小米不会大量去做视频内容,在视频内容领域,小米更多的是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包括我们前后投资了华策、优酷和爱奇艺,就是这个思路。
小米做内容的方式是通过与有优质内容的版权方合作,为何现在版权这么受保护,但是小米不去自制内容呢?
雷军:小米的各个终端需要视频内容,但是我们不能自己去做内容,视频行业已经不需要第三、第四的后来者,小米投资他们,内容能给小米终端用就够了。
你认为这一年,整个互联网手机行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在这样的变化中,小米的手机战略会有调整吗?
雷军:最大的变化是,自从小米开始做手机以来,带动了国产品牌整体发展起来。小米还是会继续专注做好产品和服务,加快国际化进程。将中国制造的优质的科技产品带给全世界的用户。
在今年的小米手机发布会上,小米选择的是“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而非之前的拼性能,你是想通过这种转变给用户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雷军:小米每一代产品都是采用最顶尖的元器件,高性能、高性价比是小米手机的基本属性。我们是想通过小米4传递,小米手机在工艺上,也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
小米曾经说目前只会做三件产品:手机、电视和路由器,在你的规划中,如何通过这三件产品来实现“连接一切”呢?
雷军:手机是连接一切的中心,是未来大家的计算中心。电视是手机的显示器,路由器是智能家居的数据管理中心。这三件产品基本已经能将人们工作、生活需求都连接起来。
小米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国际化,在国际化人才问题方面,你是如何规划的?
雷军:去年Google全球副总裁Hugo Barra 加盟小米,大家其实就能看到我们国际化的决心和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的想法,在全球范围内找最好、最合适的人才。现在小米的国际化团队已经有50多人,都是来自全球的顶尖人才。
案例3:张朝阳:六步高调重整搜狐
近日,张朝阳又在搜狐召开管理层大会,指出搜狐重回门户的加大重要战略,并发表了近万字的干货演说,为团队打鸡血。
张朝阳表示:“ 今天召开这样的大会,是为了奠定2015年搜狐的管理方向,“我们要高调地努力地做事情,让大家都理解我们正在做什么事情,并且传播我们的理念。”
以下为为大家整编的张朝阳演说干货:
今天,来这里开会的大概有三百人,都是四级以上的员工,尽管人比不了整个搜狐,但都是我们的管理者,涉及到关于搜狐包括门户资讯方面的改革应该到的人都到了。
大家都知道,我休息了几年,重新回归做管理是一年前,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有点随风潜入夜,低调的安静地在管理,跟少量人开一些会。在这个过程里,我对我们的产品、技术、用户群、商业模式各个方面做了探索性的、实践性的思考,现在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我发现安静地做管理已经行不通了,我们一个团队、一个社会组织或者这个组织周边的广告商、用户、合作伙伴各个方面是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我只是做一些产品、技术方面的讨论而让整个公司因看不到未来的方向、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没有信心的话,这也不是一个正确的管理,尤其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时代。
1、内容消费向移动端多端进发 仍要补足SNS模式
这几年,关于信息和内容的组织方式、消费方式和广告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传统的门户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是基于PC打开搜狐域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多种端口尤其移动端口的时代。现在搜狐的平台在PC上有几千万用户,同时还有弹窗四千多万微门户,加起来是六千万。
手机迅速发端出两大块:一个是新闻客户端,另外一个是手机搜狐网,新闻客户端每天UV1200万,手搜网3500万UV。问题是,到底APP的应用和H5应用谁胜谁负,一个是强入口渲染很强,另外一个是流量中枢开放系统搜索引擎,所有的ICU各个方面可以到达。我们是并驾齐驱两个都在尝试,哪个都没有放松。目前,我们在整个移动端的资讯消费每天有接近5000万。
资讯的信息在多端表现,搜狐另外的几个业务线,包括移动端的APP有接近三千万的UV,搜狐的输入法有几千万用户,搜狐移动端的搜索量已占到10%的市场份额。
现在,内容消费正向移动端的多端进发。我归其总结为三种消费模式,目前搜狐主要由前两者消费模式:
第一,板块消费。延伸了PC时代一个板块或者一个地块的形式,点进去所看即所得,在手机上同样如此,像我们的手搜网首页就有各个板块、各个频道。板块消费的特点是头部消费,由编辑推荐的,头部每次只能看一部分经由编辑后推荐的,编辑排版逻辑可以是人工,也可以是机器等等。
第二,个性化消费,即长尾消费。在新闻客户端下拉以后有推荐,这个推荐包含了很多信息,基于你过去的消费习惯靠技术驱动来推荐,这里面加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参数。
第三,SNS的模式,即链式传播的人人传播模式。不过很遗憾,我们的微博因为这几年荒废没有做起来,我也在周末开通了新浪微博,这件事在五年前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既然有这个平台,我们就要去学习。
我们没有SNS模式,那么以后会不会有?当然,我们的野心还是有的,我们还会有的,我们是一定要做的。
我们现在还是要针对板块消费和个性化阅读消费来迅速扩大我们的规模,让流量增大,在产生流量的过程中让它们生长出链式传播的人人传播模式。这是多端消费向移动、板块、链式传播的三种模式,我们目前只有前两种,而且前两种规模非常大,如何让它可持续走下去,这取决于消费者如何来消费我们的内容。
2、内容生产的方式市场化 全方位做自媒体改革
内容的产生发生重大变化。PC时代的内容是由第一代门户将传统媒体内容的积聚内容形成排版,最后被用户消费。
现在,传统媒体的组织机构可以说都在解体,内容产生的权利大量交给生活中的每个人,先是一些记者、大V、贤达、资深写手、作者,这是产生内容的市场化。SNS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化,每个人都可以发声,你发声得好、有名又有粉丝,你的喇叭更大。
除了社会贤达和作者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所谓的有价值的、更专业的信息产生,视频里讲PGC,内容也讲PGC,门户这边的PGC是我们自己的发明,这个P代表什么?
比如,我要写一个关于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的文章,我可能是一个P,我专注于互联网行业。这个P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做市场的写市场的文章,做技术的写技术文章,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写有关自己专注领域的文章,他能给这个社会贡献某种有价值的信息。
所以,人人都可以是PGC,有些内容是窄众信息,有些内容是大众信息。在这样一个变化下我们都要全方位走向一个自媒体改革。人人都是自媒体,在他自己专业的领域可能产生专业的内容。
对于专业内容生产方式的改革,我们在六个频道都做了改革,现在看到健康频道、旅游频道、教育频道包括时尚还有母婴和美食等等都在进行这样的改革,而且这些内容已经输送到我们的多种端口,比如手机搜狐网上的频道。
创业人物案例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