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如何创业
初中毕业生如何创业
初次创业,举步维艰;项目众多,无从下手;商业骗局,层出不穷;传统营销,收效甚微;问题多多,何以解决?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毕业生如何创业相关文章。
案例1:初中毕业后开始创业并屡获成功
覃朝军的创业心得是—— 找准市场定位 生意就成功一半
4月6日凌晨3点,住在淇滨区的覃朝军像往常一样起床,开着进菜用的三轮货车,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活儿苦、累,没干过粗活儿的人根本干不下来。”覃朝军说。
辛苦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如今覃朝军的菜摊面积在我市市区的蔬菜零售商中首屈一指。而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早就有了丰富的创业经历。
敢想敢干
开网吧攒下第一桶金
覃朝军2000年初中毕业时,浚县的电脑培训班遍地开花,他就报名参加了电脑培训班。
从培训班出来,他来到一家文印店当打字员,一个月仅120元工资。“后来我去郑州,看到那里网吧的生意非常红火,就动了开网吧的心思,当时浚县网吧很少。”覃朝军说,在父亲的支持下,时年16岁的他凭着会维修电脑的特长,靠筹集的4万多元钱买了6台新电脑和10台旧电脑,以家人的名义开办了当时县城里的第三家网吧。
如预想的一样,网吧生意异常红火,每天门庭若市。但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数十家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他的客源逐渐流失。
“后来听说小河镇还没有网吧,我马上带着设备把网吧开到了那里。”覃朝军说,他的网吧生意在那里又红火了一段时间。当镇上的网吧逐渐多起来的时候,他又把生意做到了老家农村。
很快,随着宽带的普及,他开在老家农村的网吧生意也不行了,2002年他的网吧关张。
开网吧不仅丰富了覃朝军的人生阅历,也为他积攒了第一桶金
做零售、搞批发
卖菜也能成规模
2003年,他和妻子到天津一家自行车厂打工,一干就是9年。“有一年回家和朋友来了趟淇滨区,没想到这里这么漂亮。”覃朝军说,他马上有了在这儿安家的想法。
2012年,他在淇滨区南部某小区买了套房子。因为没学历、没技术,覃朝军在这儿求职屡屡碰壁,他又想到了创业。
“当时小区旁边的农贸市场正在招商,我马上报了名准备卖菜。”覃朝军说,卖菜不需要技术,只要肯吃苦、会算账就行。而蔬菜是家庭餐桌上的必备食材,只要菜品好,就不愁没顾客。
他租下了市场里的一个摊位。为了进到新鲜蔬菜,他常常跑到田间地头。在把好进菜关,吸引流动顾客的同时,他还到餐馆、超市和工地食堂去发展客户,很快就有了一批固定客源。为了节约流通成本,他还和朋友一起在四季青农贸市场内租下门面,做起了蔬菜批发生意。
连批发带零售,覃朝军虽是初入蔬菜销售这一行,却很快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13年初,农贸市场整改,他凭着绝对的资金优势和客源优势,一举承包下市场内长达60余米的所有蔬菜摊位。
卖汽车、修汽车
他再次把握住商机
卖菜生意做大了,但他的创业目光并没有局限于此。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汽车,他又动了做汽车销售的想法。2014年5月,他和朋友合开的某品牌汽车的二级销售网点在浚县屯子镇上开业。如今,这家汽车销售网点的生意已步入正轨。覃朝军说,买车的人多了,修车、保养车的人自然也多。现在他正在寻找场地,准备做汽车售后服务生意。
总结这些年的创业经验,覃朝军说,除了能吃苦、讲信誉、敢想敢做、踏实肯干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
“做生意,首先要考虑它的市场潜力有多大。把握好这点,生意就成功了一半。”覃朝军说。
案例2:初中毕业生的创业励志 钓鱼钓出一条创业路
20岁,他在啤酒厂做小工,每月领几百块钱;24岁,他走上创业道路;31岁,辛苦创立的公司如日中天,一场大病让他几乎丧命,公司倒闭,亲人分离;经过6年坎坷,37岁他再次奇迹般站了起来,在看似冷门的渔具行业闯出新天地。
他叫瞿海翔,初中毕业,在渔具行业创业仅两年。他认为“学历、专业都不是就业时面临的阻力。” 谈到最难就业季的冲击,他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要认真生活,乐观面对,人得像根弹簧,困难压得越低,我们反弹得越高。”
一个初中生的大梦想
“我是个笨人,我不比一般人聪明,我要超越,必须勤奋。”见到瞿海翔时,他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并解释说,因记忆力差,他总随身带一个本子和一支笔,把平时突然想到的一句话、一个点子记录下来,捕捉智慧的闪光点。
这个习惯,使他收集了不少偶尔产生的创意。数年来,他记录下160多项创意。其中几项,还做成了专利。
瞿海翔出生在射洪一个贫困山区,初中毕业,就开始学手艺、跟着父亲卖猪肉。
19岁时,瞿海翔来到一个县城的厂里做生产工人,一呆就是五年半,长期单调乏味的工作让他渐渐倦怠,想找一份“能让人长进”的工作。
婚后,瞿海翔到成都打拼。一个月340元的业务员,他做得有滋有味,付出多于他人一倍的努力,加上头脑灵活,有创意想法多,在公司的三个月,瞿海翔一直稳坐销售第一名的交椅。工资从第一个月340块,后来涨到3200多块。
“那时我第一次对自己有了认可,我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或许更宽。”瞿海翔决定把握好自己的特长,做个有心人,时刻记录和积累新奇的创意想法,以备将来不时之需,此外,他还坚持每天记日记。
即使打烧饼也要做老板
几个月后,瞿海翔离开原来的公司,到了一家企业,经过几个月拼博,他做上部门经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做上管理人员,之后相继又做过讲师、培训师。
不到五个月,瞿海翔又动了心思:如果一直做员工,无论再拼命,老板将路子一断,自己也只能卷铺盖走人。他暗暗发誓:即使是打烧饼卖,也一定要做老板!
瞿海翔翻出自己记录创意的笔记本,凑了几万块,开始做保健器械的创业。经过半年亏损之后终才开始赚钱,2002年,创业初步获得成功。两年后,瞿海翔有了自己的保健用品公司。
随着利润的扩大,经营的规模也一步步扩大。通过对所代理产品的研究,瞿海翔有了两项专利。2005年,新公司开始运作,准备对新产品进行开发。然而, 因开发产品中遇到种种技术难题,折腾两三年后,市场没有打开,公司也没有起色。
最低谷的反弹
2008年,瞿海翔生了一场大病,公司倒闭,负债累累。更可怕的是,因为住院期间服用激素过多,他的体重急剧上升了60多斤,走路时才迈出几步就要喘气。为了还债,他不惜做各种工作挣钱,但因为实在太胖,竟然没一家公司敢聘用他。
“那时候几乎跌落到人生的最低谷,身上每天最多只有几十块钱。”瞿海翔回忆道,来绵阳后,当时条件实在困窘,他不得不借宿在塘汛一位朋友家好几年。因为没钱,买不起肉吃,他又想出一招:每天来河边钓鱼,既能走动着减减肥,又能“开荤”。
“有时候好不容易钓到鱼,眼看有肉吃了,鱼却跑掉了。”钓鱼的时候,善于观察的瞿海翔再次发现了商机,“我想,要是有一种钓鱼工具,让鱼吃到嘴里就跑不掉多安逸。”他马上掏出随身的笔和本子记录下这一想法。
半年后,瞿海翔开始思考、设计,一种定点诱鱼的诱鱼器和爆炸鱼钩被设计出来。这两个产品成了两个专利,开始开发生产。受到鼓舞的瞿海翔继续开发生产香麦、特种钓饵、极硬抛竿等渔具产品,受到钓鱼爱好者的追捧喜爱。瞿海翔又在网上做起了生意,现在光鱼钩每天就能卖出几千个,他所欠下的债款正逐渐减少。
“如果当初我没有记上那么一笔,后来可能就不会去想设计钓鱼产品,诱鱼器和爆炸鱼钩也就不会出现。抓住瞬间的智慧,最终将这灵感转化成收益。”瞿海翔说,靠山山要倒,靠水水要枯,唯有靠自己是牢固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拼命走下去。”
初中毕业生如何创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