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成功创业名人事迹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多了解成功创业名人的事迹,能开阔眼界,了解到一些创业中没注意过的问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创业名人事迹相关文章

  案例1:牛人陈光标:我的钱是从垃圾里“捡”来的

  穷小子白手创业

  今年45岁的陈光标,出生于江苏泗洪县天岗湖乡农村。靠种地为生的父母生育了5个孩子,陈光标2岁时,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

  陈光标13岁时,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后来,陈光标又做起贩粮的买卖,一开始一天赚五六元钱,后来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17岁那年暑假结束时,陈光标挣了2万元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陈光标并没有荒废学业,他做生意都是利用课余或是节假日。1985年,陈光标考入南京中医药学院,毕业后,他选择继续创业。

  他认为上市不久的耳穴疾病探测仪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却没有直观性,患者不能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就出资请专家提供指导,给耳穴疾病探测仪做了简单的改进,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这样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这个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获得了国家专利,一上市就广受好评。这样一台成本不足干元的仪器,当年的批发价格约5000元。陈光标先后打开了江苏和安徽市场,半年时间就卖出了5000多台产品。

  1996年,28岁的陈光标创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把电子疾病探测仪卖到了全国20多个省区。至2000年,他赚了几千万元。

  这年,陈光标到山东泰安考察,当时的泰安盛产灵芝,且价格较低,200元一公斤。陈光标发现其中有大商机。“灵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带着这个令自己都兴奋的想法,他敲开了南京大学和省各大医院专家的大门,请南京大学专家做广告策划,再请医院做临床报告。拿到生产许可证后,他又筹款到上海订购生产线,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粉,回来进行深加工和技术处理,制成灵芝胶囊。这样一来,200元一公斤收购的灵芝制成胶囊后,售价达2000元一公斤,使陈光标收益颇丰。

  到2001年,靠卖耳穴测病治疗仪和灵芝胶囊,陈光标净赚1。2亿元。“我32岁就通过白手创业成为亿万富翁,可以算是年轻人创业的榜样了。”陈光标说。

  更令陈光标高兴的是,“灵芝胶囊”项目促进了山东泰安的“灵芝经济”,带富了一方百姓。

  从建筑垃圾中发掘“宝藏”

  2002年初,陈光标通过朋友的介绍,对循环经济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

  “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城市旧区改造中,每拆除1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旧房,开发商要贴补拆房公司几十元。但事实上,大多数拆房公司只要能揽到活,哪怕开发商不给钱,白干都乐意。你可别以为这些公司是在学雷锋,拆房这个看似灰头土脸的行当,其实获利丰厚。每拆1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楼房,平均可赚30元左右,高的可赚60元。”原来,老建筑里拆出的钢材、木材、塑料等,都能卖好价钱,因为它们可以回炉再造。听了朋友的介绍,正四处找项目的陈光标眼前一亮,他决定涉足拆楼业。

  这年春天,他召集人马成立了黄埔拆迁公司。虽然初涉此行的第一年,陈光标没有赚到太多钱,却积累下了宝贵的行业经验。第二年,他的公司通过竞标拿到一个大工程——拆除南京市一个老展览馆——这幢看起来破旧不堪的老建筑,简直就是一“隐形金矿”,仅拆下来的废钢材、木材、电线电榄、塑料等就值400多万元,刨去工人工资等成本,这单生意让陈光标净赚285万元。

  从建筑废墟中剔出的钢材最为抢手,一项工程刚开始,钢铁回收公司就会派车派人来“恭候”。因为它有着100%的回收利用率,全部都可以在钢铁企业的车间里“浴火重生”,变成崭新的紧俏货;从建筑中拆出的木材,厂家回收后可以用来做地板、家具。即使小零小碎的木料,也不会贱到当柴烧,而是做机制板、夹板、企口板等。江苏吴江是这类小木料的吞吐地,当地的木材厂有种设备,“吃”进去的是废旧小木料,“吐”出来的是一张张规格齐整的机制板。陈光标从建筑废墟中拆出的木材,全部卖向那里。

  能回收的都回收了,工地上最后只剩下了真正的建筑垃圾,如何处理这些巨量的废弃物,才是最令拆迁公司乃至政府部门头痛的问题。它们主要由混凝土碎块、砖石、渣土、砂浆、装修废料等组成,在拆迁公司眼中,这些全都是没用的“赔钱货”——因为清理这些垃圾,每一吨需要付20元的运费。一个10万平方米的拆房工程,将产生8万吨建筑垃圾,仅清运费就要耗资160万元。

  陈光标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如果我能把建筑垃圾转化为生态建材,既解决了“垃圾围城”的难题,又能变废为宝,岂不是一举两得!他做过多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2004年去德国考察时,陈光标发现了久寻不遇的“神奇武器”。那是一台停放在拆迁工地上的“庞然大物”——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眨眼工夫,堆积如山的砖头、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就被它“嚼”成了细小的颗粒。技术人员介绍说,这种颗粒可以用来铺路。陈光标当即以300万元一台的高价,从柏林引进了10台建筑垃圾粉碎设备。

  陈光标称这种流水线设备为“变形金钢”,因为无论是残缺的方块砖、圆石子、不成型的混凝土渣,这家伙来者不拒,只要投入它的大“口”,全部都能变成小颗粒。

  接下来,陈光标开始向修路单位推销他手中的建筑垃圾颗粒,起初人家还半信半疑,让他先放些货试试。当了解到这种环保建材的妙处后,客户们不仅当场付清货款,还急不可耐地向他下了大订单。原来,他们以前铺设路基时用的都是碎石子,每吨的价格为130——140元,而用陈光标提供的新型材料,每吨才30元。此外,碎石子都是通过开山炸石产生的,取材的同时就在破坏生态环境,采用陈光标的产品做路基,不仅质量过硬,而且很环保。

  废墟变金矿。身价上百亿

  2004年7月1日,为保护土地资源,国家颁发了不许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禁令。这让许多砖厂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关门大吉,要么改用替代原料——采用石粉、沙子、石灰、粉煤灰等制砖,但这些原料不易找到且成本过高。这时,陈光标放出了一条喜讯:用建筑垃圾也能生产出经久耐用的砖块,并且是环保型的。

  原来,禁止挖土烧砖的条规刚一出来,陈光标就开始动脑筋改进他的机械设备,一番努力后,他如愿以偿,让“变形金钢”除了会生产小颗粒外,还能吐出细碎的粉末。他把这些深加工出来的粉末状建筑垃圾,以不菲的价格卖给了制砖企业。

  陈光标提供的建筑垃圾粉末在价格上远远低于混凝土、白灰等,很快便取代了别的制砖原料,成为制砖企业的新宠。从此,陈光标卖出去的一车车粉沫变成了一车车环保砖、空心砖、马路花砖、人行道砖、绿化带砖……经相关部门检测,这些新型环保砖不仅质量完全达标,使用寿命甚至比传统的红砖还要长,却比前者减轻了20%。

  此后,许多环保砖厂追着陈光标要生产原料,公路施工单位的催货电话也令他应接不暇。

  2005年2月,陈光标创办了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随后,他又将拆迁房屋这一循环经济模式,移植到废旧汽车、家电、生产设备等方面,比如,报废车胎可以在清洗,切块,成粉后,做成农用车胎或塑胶跑道等。从此,在陈光标眼里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贝。

  因“黄埔”是国内第一家高科技环保拆除公司,他接到的拆除工程也越来越大:北京长安街扩宽项目中的拆除工程、曾发生火灾的央视大楼拆除工程,都是陈光标的公司做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长跑橡胶赛道,也是由他用“废品”加工而成。

  不断扩展的市场,为陈光标带来了巨大收益,他的个人财富滚雪球般不断鼓胀。跻身富人阶层后,陈光标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在捐款和救灾方面屡现“大手笔”。汶川大地震,他以1。81亿元人民币的捐赠额将“中国首善”头衔纳入囊中。2010年9月5日,陈光标在其公司官网挂出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宣布自己去世后将向慈善机构捐出全部财产。有人估算,当时在全国十多个城市陈光标有600多台大型设备,在北京、上海、香港、南京等地购置有办公楼,再加上其它固定资产和现金一起,大约有50多亿元。

  陈光标的善举,也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因“黄埔”名气很大,加上陈光标与人为善的品格赢得了无数人的敬重,尤其2012年以来,他接到的拆除工程越来越多。

  2014年,他正在做的拆除项目是上海宝钢、南京钢铁厂,还有河南的水泥厂,天津的化工厂,重庆的水力发电厂,都在做拆除。

  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间,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处理”位居第二。如今,尽管陈光标的公司已成为拥有4000多名员工、业务做遍全国的大企业,其个人资产超过90亿元,但他仍不满足,最近又不惜重金从国外聘请专家团进驻“黄埔”,力图通过技术攻关,把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提高到100%,从废墟中提炼出更多的“金子”,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在陈光标四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饿的恐惧记忆,陈光标决定靠自己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10岁上小学的陈光标,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一分钱随便喝,每天能赚两三毛钱。开学的时候要交书本费1。8元,当交完自己的书本费后,他听说邻居家的孩子还没有钱交书本费,就去学校帮他把书本费交了。三四年过后,陈光标的生意很快升级,17岁成为家乡远近闻名的少年万元户,28岁创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公司。

  后来,他成了一名“乐意做一个最优秀的地球清洁环卫工”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坚持不懈地把致力于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赚的钱投身慈善公益事业,截至2012年底,他10年慈善捐赠总额超过了20亿元。

  陈光标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十分自豪,“我当初选择建筑垃圾环保再生处理这个行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对于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义重大。”

  在陈光标眼里,再生资源利用工作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慈善事业,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环保慈善。

  “你不是中国首富,但你是中国首善”,有人这样评价他。数年如一日,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诠释了“慈善如山、财富如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他也是争议最大的人。

  那是因为,他行事一贯那么高调。

  交锋

  一听说要采访陈光标,我遭到了部分学者、教授以及亲友的力劝:“他是奇葩,采访他干啥?”

  “我想听听他高调慈善的公益观,以及为什么要惹出一系列石破天惊的热点事件,仅此而已。”我说。

  “你还是别去了,将他放凉,没人关注他的时候,他就不闹腾了。”有人建议说。

  “陈光标高调做慈善怎么了,质疑陈光标不能先入为主,他有问题自然会被绳之以法,在我看来,陈光标和一系列明星做慈善不见得有什么本质区别……”我回答。

  众说纷纭中,我抵达南京。我明白,相信事实,不偏不倚,对记者而言,足够。

  陈光标的办公楼里,有一层走廊内外密密匝匝全是荣誉证书。

  聊着聊着,他会突然停下说:“我累了,我要吃一块西瓜。”面对一个个追问,他来不及思索时,会自嘲:“我最近很累,脑子短路,还在倒时差(美国归来)。歇歇。”

  采访陈光标前,我打开他的微博,随便拣了一则信息,从他微博留言中选取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段,摘取网友们的一个个留言:

  “有人说你像个大孩子,完全不在乎世界的看法,不过我挺佩服你的勇气。”

  “一直关注着你,就是想看看你到底有没有底线。”

  “有人说你做慈善动机不纯,政商勾结。”

  “有人说你简直像一个神经病”……

  再难听的质疑,陈光标都不愤怒,一一回复,但一连串尖锐的问题抛出来,又让陈光标对我的采访有了质疑。

  我告诉他,我想还原一个真实的陈光标,你是什么样就什么样。

  “真实就好。”陈光标顿了顿,耸了耸肩,显得放松。

  3个多小时的访谈更像是思辨,陈光标告诉我,在他所帮助的人中,80%的人不懂得感恩,这让他痛心。

  一系列的交锋,我试图说服陈光标接受我“尊重受助者的意愿,他们完全可以不感恩”的公益观,但无果。

  我与陈光标交流了“暴力慈善”这个概念,陈光标反驳:“我对谁暴力了?我真金白银捐出去了,我和他们拿着钱合影,他们可以不合影,合完影我又没有将钱收回……我不是暴力慈善。”

  上头条

  在陈光标装满证书的荣誉室里,除了抛出一连串网友对他的质疑外,我还给陈光标做了评价:大策划家。

  大策划家源于他此前做的一系列轰轰烈烈的事件,声称要收购纽约时报,卖空气,模仿周,开个人演唱会,堆钱墙,以及请美国流浪汉吃饭。

  大策划家这个称呼,陈光标并不抗拒,继而顺着我的评价说:“你说什么不需要策划呢?你做新闻的,你要采访我,你不策划么?政府发布对外形象片,不策划么……”

  陈光标说,策划得看结果,看落脚点,看能否给社会带来正能量。他认为他所做的每一个策划都是正能量,策划让他无形间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富人做慈善。

  陈光标还向我透露了策划心得,策划要保持一个度。他说:“度呢,就是说频繁地上头条也会遭到一些人嫉妒,要保持一个度。你看今年,多好,从春节到现在,金门大桥你知道的,上头条了,是我要建和平大桥嘛;10天后请流浪汉吃饭上头条了;3天后,给雷锋磕头又上头条了……这个月3次策划全部上头条了。”

  兴头上,陈光标拍拍鼓起来的肚子笑着说,他没有智囊团,所有策划都是随心所欲,他说:“就策划来说,不说世界不说亚洲,在中国没有人超越我。”

  他说不管社会对他的评价好也罢,坏也罢,他的一系列策划无形间引起了大家对公益慈善的讨论,也带动了很多富豪做慈善。

  在我离开陈光标办公室前,陈光标一再吐苦水:“我没有给政府官员送过一分钱,目前我公司接的活儿,十个有九个都是二手……我期望政府部门能帮我……但至今让我感谢谁,可以说,没有一个。”

  几天后,网上曝出,他被联合国任命成为世界首善……

  他成焦点的时候,我没有理会。

  当日晚,陈光标打来电话:“你看到新闻没?”

  我说:“看了,新闻说,你和雷锋只差一个毛主席题词了,你成‘世界首善’了。”

  陈光标听了哈哈大笑,通过他的声音,我明显判断他的身体也在随着笑声摇晃。笑声透出他对自己策划的满意。

  但事件也在发生着逆转,就世界首善真伪,不足24小时,陈光标在联合国官微辟谣之后,对媒体称自己可能被骗了,颁发“世界首善”证书的基金会并非挂靠在联合国,而自己却给了对方3万美元。

  于是,网上一边倒的骂声和嘲笑声涌向了陈光标。

  几天后,我的访谈文章《陈光标:我不会遗臭万年》发表后,各种讨论仍甚嚣尘上,我收到不少关于他的骂声和赞扬声。

  在我的公益采访中,崔永元曾说,我国的公益环境一地鸡毛,韩红甚至说目前的公益环境兵荒马乱。

  一地鸡毛、兵荒马乱,在这个公益背景下,对我而言,陈光标的慈善方式和不少公益观我并不认同,但一个网友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在我们拿不到过多证据(证明有问题)之前,先入为主的质疑和谩骂其实也是一种暴力。

  我想,对于陈光标的评价,我们不妨尽将它交予时间。

  案例2:张向东:从记者到总裁的跨越

  对于互联网,毕业于北大信息管理系的张向东,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这种热爱,用他的话说,源于对互联网的信仰。这种信仰,让他在听到邓裕强谈起手机互联网的美好愿景后,一个星期内便从《新周刊》高级记者的位置上离开,走得那么义无反顾。

  张向东那一身休闲西装和牛仔裤,配上黝黑的皮肤,一头韩流式的长发,看上去更像一个漂在北京街头的文艺青年。70后的他实际上是中国第一家免费的WAP网站3G门户网的总裁。

  他说,当时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以给你想象空间的领域。“有些东西,当你做它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你喜欢的,你就明白。”

  学校和朋友的感觉

  在互联网世界,“北大帮”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和组合,难道真是 “北大精神”造就了今天如此“自由”的张向东和他的3G门户吗?

  张向东说起大学时期的口吻却显得轻描淡写:“我当然爱我的学校,但是同时我也不认为它真的在某一个地方特别怎么样(优越)。我们像所有的大学生一样,每天晃一晃、看看书、发发呆。”

  “我高考第一年没有考上!专科都没有考上!”张向东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坏学生,很调皮。母亲当时只要他“考上大学有一个工作就行了”。落榜后,张向东就想“不就是一个考试吗”,于是用了一年时间认真复习。由于他本就是提前上学,所以那一年考上北大的张向东也只有18岁。

  “你知道吗?从九几年毕业的时候,就业压力就很大了,虽然还没有现在‘房奴’这样的概念,但那个时候我就想,我在城市里面生活不是为了在这里给自己挣一个房子,挣一个车子,像其他几千万人一样生活,我在这里应该有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方式跟别人不同,那就可以了。”张向东说。

  不是因为名校,也不是为了追求名利,张向东对他能成功走到今天的解释是,“相信自己看到和理解的世界”,然后,遇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朋友”似乎是张向东常常提及的两个字,说起邓裕强(3G门户网站另一位创始人),张向东说:“虽然我一直毕业在北京,他在广州,但是我们俩一直以来有一种默契,那就是我们将来一定可以合作做一件大事。你知道吗?就像过去枪战片那种感觉的,我俩可以背靠背拿着枪冲出去,杀出去的感觉!”

  2004年初,邓裕强和张向东两人在广州天河石牌西路的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里,商量着建中国最大的免费手机网站。

  当年3月16日,3G门户正式上线。当天的在线人数仅2人——邓裕强、张向东。如何营销?这是个大问题。没那么多钱,也没有和运营商合作的渠道,他们想到了病毒营销:以自身为种子,一传十,十传百。

  他们首先瞄准了那些尚未有互联网经验的学生群体和互联网上的手机玩家,在各种手机论坛上发帖子,并邀请当时移动梦网论坛中的版主们到3G门户上来做版主。这些版主也凭借着在论坛中特殊的地位,给3G门户带来了一大批的活跃用户。

  “国内互联网比较容易形成一种聚拢效应,也叫做飓风效应,即拥有优质的信息与内容的商家,用户会主动向它去靠拢,而不是靠有钱打广告,用户不吃这一套。”3G门户市场副总裁曹明说。

  正是在这种模式下,免费WAP的出现博得了用户的支持,除了学生,卖手机的也成了他们的宣传队。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每一次饭局、会议、旅行……凡是能想到的、能参加的社交活动,他们都尽可能的参加。

  3G门户在这种传播过程中成为“独立免费WAP网站”的代表,上线8个月,用户量达到100万。

  颠覆传统广告的定义

  有了客户,怎么赚钱?

  久邦科技的创始人将网站定位为“媒体”。而按照媒体的传统赢利模式,须从广告商身上寻找商业利益。不过,在手机网站的广告运作上,张向东试图颠覆传统广告的定义。

  从2006年3月24日起,3G门户网上开始正式运营手机广告,通过一个“玩竞猜游戏,送BENQ MP3”的链接,BENQ率先在3G门户上开了一个专区,提供最新鲜的产品及品牌资讯。“这是免费独立WAP领域里的第一个移动营销案例。”艾媒市场咨询集团董事长张毅告诉说。

  不过,这种广告只是尝试。某品牌的营销经理表示,他对移动互联网广告并不看好,因为受到屏幕尺寸的限制,传播效果不明显。

  这种说法目前仍然不乏支持者。对此,张向东表示:“这种说法是不专业的!”他反驳,手机广告具备比传统媒体广告更多的优势,比如它是“离人最近的媒体”,具有融合媒体的功能,多媒体功能更加强大等等。

  做过记者的张向东,对手机互联网广告的定义是:广告即内容,娱乐即广告。2007年圣诞节,时尚品牌匡威通过赞助的“帮圣诞老人寻找麋鹿”的互动游戏登录3G门户,做游戏图标嵌入式广告,这种方式在两个星期内吸引了超过400万用户的点击和参与。

  “传统广告给人们的不良印象之一是干扰性,强制插入的传统广告对于新媒体影响下的用户,就像是父母对叛逆期孩子的说教。强调互动和娱乐,让用户参与其中已经是广告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张向东表示,免费WAP上的移动营销最好的方式就是推拉结合,先以活动来带动网友互动,再多频次地将品牌产品植入消费者心中。

  这种广告模式,创造了连续三年保持翻番的业绩。自2008年起走向成熟,一些手机厂商,甚至移动运营商,以及九大银行都向3G门户投放广告。2009年业绩预计突破1.5亿元,增长50%。

  看到独立免费WAP模式优势的经营者不乏其人。2006年底时,国内已经出现了几万家WAP网站,互联网的几大门户也都相继建立了WAP网站,同质化竞争严重。

  此时的3G门户网面临挑战:如何将1000万用户牢牢粘住,成为忠实用户,以应对巨头进入市场的竞争?

  “那时候,我们不是不能赚钱,我们更关心的还是继续圈人气。”张向东说,那时候一天到晚琢磨的是,用怎样低成本、有意思的方式来让人们知道这个提供免费内容的手机网站。

  “我们认为,互联网上的赢利必定是以用户需求起步的,要保证大量的用户基数,又要保证他们有含金量的需求。”邓裕强说,早在2006年,他们就开始了布局手机客户端软件,制定了“网站+客户端”的战略。

  自2004年上线开始,随时随地手机上网看资讯是个日常的应用,但如何能让用户更省钱,更方便地打开手机获取手机网络上的服务呢?客户端的响应速度比网络显然更加重要。

  “中国移动推出的套餐是5块钱30M一个月。用客户端上网,能在有限流量里实现更多信息下载。而且,客户端的操作很容易被用户习惯化,从而粘住客户。”IT技术出身的邓裕强,对开发客户端的理解类似于“摩尔定律”。

  2006年6月,3G门户推出第一版手机流媒播放器GGTV,主要用于支持手机电视直播、手机电影、网络视频等点播。2007年3月,GGTV每天独立活跃用户超过50万。2007年4月,3G门户宣布推出新的播放器GGLive,安装该软件后可点播节目,还可以随时随地收看NBA、演唱会现场等等各类直播。

  将移动客户端产品直接链接到门户的论坛和新闻页面,参与互动,能让广告覆盖的人数以倍数不断增长,从而实现广告效果。邓裕强认为,这等于“香精”加上“粘胶”,既能招引之,又能牢牢粘住。

  用什么风格走完一生

  在公司里,张向东还有一个称呼,叫“Z”。他自己的诠释,就是zero,零。“因为我觉得它可以提示你,所谓的总裁啊,其他的所谓的什么对你来讲,都是可以归结为零的。”

  人生的历程,被他形容为“从零到零,因为人最后会消亡,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就是用什么风格走完自己的这一生,我觉得是最为重要的”。

  他和搭档邓裕强,都是根本不在乎物质享受的人,他们花一百多万买的一辆奔驰,经常被当做货车一样运东西。

  对于自己的成功,他很淡然,似乎都是随时可以抹去的东西。他说:“我特别骄傲的一点,是和很好的朋友在一起不会说房子、车子怎么样,大家见面是说,你最近看什么书,我看到什么好书就告诉你,有时候碰见很好的书就多买一本给你……”

  当很多人在为一套房和一辆车而劳碌奔波的时候,张向东很潇洒地旁观着这一切。他说:“这一辈子就是买个房子、买辆车,然后上班的时候可以开着车去,你就觉得很爽吗?就值得了?觉得我有财富了,我跟别人平起平坐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他说自己30岁前一点都没有物质上的负担,他也不觉得3G门户给他的价值,就是让他变成一个千万富翁或亿万富翁。

  “对,我现在是比一般的朋友们物质上会富有一点,但是我之前没多少钱的时候,对我也没形成多么大的障碍。比如说我看书,以前没钱的时候,我也可以做的啊,就在图书馆里看。以前我待过的所有城市的借书卡都有,我到广州那么短时间都有广州图书馆的借书卡。创业初期的时候,我看书都在广州的书店里看,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有钱了,就列个书单让秘书帮我买,或者做成电子书看,这只是方式上的变化,但是态度不要变,态度变了就很可怕。真正的财富是不能买卖的,它是买不来,也是你不会卖掉的东西。”

  张向东说,他最想做的事是和韩寒一起写文章,和冯唐一起喝酒。

  他说:“3G门户这个公司我是挺认真、用尽全力去做的,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带给我和同事的内在东西是圆满的,通过做这件事,我们内心更加自信、自由,这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做成一个所谓的上市公司。”

  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是他崇拜的偶像之一。很多年前,这个美国小伙子和他的童年伙伴,用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作为自己创办的公司的LOGO,并以“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作为人生信条。张向东和他的搭档也在理想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或许过不了多久,中国的乔布斯抑或扎克伯格,也会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应运而生。 (编辑/张本科)

  编辑点评:

  张向东完全可以成为那些正在崛起的70后的缩影。在不知不觉中,70后正在成为社会财富主要创造者,更多的行业领袖在他们中间产生。他们蜕尽了80后的青涩,没有60后的暮气,拥有的是永不疲倦的创业热情,和不眠不休的创业能量。他们往往不迷信权威,不固守陈规,迫不及待要活出一个真正的自我,这就是70后创业男人生机勃勃的战斗姿态。

成功创业名人事迹相关文章:

1.名人创业成功故事3篇

2.创业成功故事

3.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

4.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

5.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成功创业名人事迹

多了解成功创业名人的事迹,能开阔眼界,了解到一些创业中没注意过的问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创业名人事迹相关文章。 案例1:牛人陈光标:我的钱是从垃圾里捡来的 穷小子白手创业 今年45岁的陈光标,出生于江苏泗洪县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成功创业秘诀
    成功创业秘诀

    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都希望通过自己创业,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但是创业成功者毕竟是少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创业秘诀相关文章。

  • 成功创业路程
    成功创业路程

    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这个时候一定要经得住考验。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团队不能有负面的情绪。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

  • 成功创业例子
    成功创业例子

    创业路上充满艰难,成功背后隐藏辛酸,一起来学习下这些成功的创业事例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创业例子相关文章。 案例1:华省省,

  • 成功创业具备的条件
    成功创业具备的条件

    你清楚自己具备创业的条件么,或许创业前应该审视自己再决定是否创业。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创业具备的条件相关文章。 分析成功创业所

676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