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自主创业案例
大学生如何实现自主创业呢,看看下面这些案例或许能启发到你。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后自主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80后大学毕业自主创业:从一无所有到身家过亿
贴过小广告,做过家教,开过餐馆,当过保姆,捡过破烂……你能想象到的赚钱的活儿,他几乎全都干过。
从商海中的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一无所有到身家过亿,从叛逆仇恨到感恩回馈,他是龙青,80后创业小青年,现任湖南树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大学毕业后的6年时间里,他从家教老本行起航,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为家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目前龙青的企业已吸纳千余名员工就业。
边攒学费边读书
回想这些年,龙青自认为就干了两件有意义的事:一是从小因为生活清贫被逼上了勤工俭学之路,开始了个人创业;二是大学毕业后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带领大学生团队共同创业。
龙青的家乡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大垅乡小塘溪村,“那是一个贫穷却不失秀美的侗乡小山村”。龙青出生于1983年,那年,龙青的父亲因为经营的商船出了事故而欠下巨债。小学、初中和高中,龙青都在自筹学费和刻苦学习中熬着生活,还经历了歧视、嘲笑和白眼。
为了挣学费,龙青扎过钢筋,也打过脚架,半工半读地读完高中,并最终考上怀化学院,成为他家乡的“第二个大学生”。
“大学四年里,为了挣学费和生活费,我干起了贴广告、做家教、开餐馆、在图书馆做兼职等副业,甚至在实习期间单枪匹马南下深圳打工、经商,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7年毕业前夕,龙青辞去了在深圳的高薪职位,回到家乡创办塑料颗粒厂和电瓶厂。“每天起早贪黑,穿梭于怀化市各大废品收购站,采购、装货和卸货,样样亲力亲为。”龙青说,眼见财富唾手可得,但2008年初一场特大冰灾,两家工厂同时倒闭,血本无归。
领着一群80后创业
从零开始,龙青决定从老本行干起,继续做家教,并请来同学和大学老师。
2008年大年初十,他在怀化城北租用几间民房,创办了“圆梦家教中心”,后改名“树仁特色教育学校”。
“当时我们只有一个学生。”龙青说,特色学校创业之初非常艰难,但是他和团队没有气馁,并倾注全部心血。
“如果说,创办特色教育是我们创业的铺路石,那么开办新型驾校则是我们创业腾飞的起点。”龙青说,2009年下半年,他到城区一家驾校学车,发现驾培行业的“潜规则”让学员苦不堪言,很多人花了钱,但没有学到文明驾驶的过硬技术,有的甚至成为“马路杀手”。
树仁新型驾校自2011年正式运营以来,经营业务稳步攀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年半时间报名量就突破2万人,收入达到8000万元,分校拓展到15个,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成为怀化最大的驾校,并在逐步向全国连锁。
与此同时,龙青及其创业团队还将触角延伸到了IT开发、农林开发、金融服务、仓储物流等项目。目前,树仁集团旗下有数十家分公司,而在这些分公司独当一面的几乎都是与龙青差不多大的创业青年。
帮扶大学生创业
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眼界的拓宽,龙青决定回家乡创业,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并以此谋求集团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依托家乡地处湘黔两省交会处的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以托口电站移民搬迁为契机,带领我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以大垅为核心,将湘黔两省落后的少数民族聚集区14个乡镇整体规划,联合打造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龙青说,为将蓝图变为现实,他带领20多名团队骨干到大垅乡担任村官,在白毛寨启动了新农村中心镇建设,只用了两天时间让110户移民全部签订搬迁协议。
在刚创办特色学校的时候,龙青惦记着贫困的乡亲,出钱将村子里的一些青壮年送到汽修厂、电焊厂、装修厂学手艺,有30多人走出山村。后来又在树仁农林开发公司、树仁驾校为家乡100余人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
此外,为帮扶大学生创业就业,龙青向母校怀化学院捐赠15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租用16个门面设立创业孵化基地,并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和创业园,承办了“企商班”、“营销班”,给立志创业的大学生们提供资金支持、技能培训和实训平台。
目前,树仁集团大学生创业园已有成员1000余人,为大学生提供了数千个实习和就业岗位。
沈杨:90后大学女生刚毕业就开豆腐脑店创业
沈杨,南通人。在山东青岛上大学的时候,在一家豆腐脑店勤工俭学,对做豆腐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年6月份大学刚毕业,她就想着自创一个豆腐脑品牌,9月31日就开了这家豆腐脑店,专注打造高品质豆腐脑。
早上6:30店铺开门,第一锅豆腐脑刚好做好。做一锅豆腐脑需要半个小时,而泡豆子需要6个小时。所以从豆子到豆腐脑需要经历6个多小时的等待。为了让客人吃到最新鲜可口的豆腐脑,沈杨每天很早就来店里提前准备。
这是今天最先出炉的豆腐脑。据沈杨介绍,他们店的豆腐脑分北方和南通两种口味,北方口味的豆腐脑是用红汤勾芡的,很多南通本地人不是很习惯这种口味,但有很多在南通的北方人会专程来吃。
店门外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沈杨连忙出去迎接,原来是沈杨的妈妈过来看她。听沈杨的妈妈说,家里原本是不支持她开店的。因为他们家里人都在银行上班,所以也希望沈杨能够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其实沈杨在大学的时候就有在网上卖一些蔬菜干,听说生意还不错。后来她还在蛋糕房打过工,做了一段时间的蛋糕。大概就是沈杨对做美食的这股热忱打动了她的家人,终于在开豆腐脑店这件事上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与肯定。
工作的间隙,沈杨经常跟员工们交流。谈到比较难搞的客人,沈杨说,有个大婶第一次来他们店,抱怨他们店的豆腐脑贵;第二次来因为生意太好豆腐脑都卖光了,大婶又抱怨说豆腐脑店怎么连豆腐脑都没有。面对这样的抱怨,沈杨一般都是一笑置之。她说,不用解释,因为他们也不会听解释,还是用品质说话吧。大婶说归说,还是经常光顾他们店的。想必一定是他们店的口味留住了大婶的胃。说起豆腐脑的口味,沈杨还是很自信的。因为那是她自己悉心研制出来的,她说点豆腐就像是做化学实验,非常神奇,她很享受这过程。
为保证食材的品质,沈杨都是亲自去采购食材。据说,外面很多豆腐脑的店都会用骨汤粉,而他们家都是用新鲜的筒骨、扇子骨熬的汤。她说,食材的品质非常重要,虽然她现在还处于回本阶段,但绝不会因为牟利而降低食材品质。她相信只有这样,她的店才会越做越好。
本从来都不去菜市场的沈杨自从开店以来,就经常往农批中心跑。她说做什么事一开始总会犹豫不决,需要有人鬼使神差地在后面踹一脚。当初她就是在买麻辣烫的时候,正好看到对面的房子在转让,当即就打了电话然后把钱给了,后来房东却说不能做餐饮,又把钱退给了她。但到了那个地步,她想开店的热情已经达到最高点,当她看到旁边一间铺子也在转让,就立马拿下了。她说,租了房子就没有退路了,心里也就踏实了。
沈杨在经营豆腐脑店之余也会经常健身。她认为健康的身体对于开餐饮店是很重要的。
沈杨一直喜欢美食,能把自己的兴趣作为职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虽然豆腐脑店刚开业不久,但是店里的其它点心已经非常丰富了。
每一碗豆腐脑沈杨都会认真对待,现在每天店里能卖出100多碗豆腐脑。开业那会儿,每天能卖四五百碗。很多外地的同学想拿她的技术自己开店,但她一心想做自己的加盟品牌。
因为开餐饮店的缘故,沈杨不能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去做美甲。她之前在朋友开的美甲店帮忙的时候就很喜欢做美甲,现在因为要做豆腐脑,只能跟美甲说拜拜了。但就像她说的一样,人生就是失去一些,得到一些。
沈杨在大学里学的是平面设计,所以店铺的设计、摆布都由自己包办。墙面上的速写画也是出自她之手(来源:www.cyonE.com.cn/)。沈杨是在山东青岛上的大学,她发现山东那边大家吃豆制品、面食比较多,那些店的生意也特别好,南通这边这样的店好像不多。她说大学时期,山东的美食对她影响很大,所以她一直想着把那边的美食带到南通来做。
店铺里的大小事情沈杨都是亲力亲为,用她自己的话讲,当初也没想到开店会这么辛苦,就是一不小心找到了店铺,一不小心就傻乎乎地开了店。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早知道其中的艰辛与不易的话,一开始可能就不会开始。正因为没有想太多,所以才开始,然后再逐步调到正轨上。
市面上很多豆腐脑一抖就破了,沈杨做豆腐脑坚持用好料,她说他们家的豆腐脑金属勺子挂在上面晃都不会破。
店铺一般晚上7:00打烊,沈杨每天都会等到打烊才会离店。她说希望明年将分店开到商场里去,锁定年轻人市场,在夏天推出甜品式豆花,如桂花糖豆花、酒酿豆花、冰镇豆花等。她觉得现在南通人对豆制品的接受程度不如北方人高,但是她想把这类的美食辐射得更广一点,相信明天会更好!
毕业后自主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2.自主创业成功案例
4.自主创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