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90后专科毕业如何创业案例

90后专科毕业如何创业案例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90后专科毕业如何创业案例

  专科生,或许他们的学习知识量不高,但是他们精在技术,利用好自己的优势,也能在创业路上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专科毕业如何创业相关文章。

  90后专科毕业如何创业案例:90后计算机专科生创业:毕业不足一月即成千万富翁

  计算机互联网行业自进入中国以来,一直一次又一次的创造着奇迹,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等都是行业中人所共知的大佬,也许有人会想他们都有基础都是名校出身,都有背景,那么你看看以下的报道,我相信你一定有所改变。

  计算机互联网成就财富积累,成就人生梦想

  广州“90后”大学生雷浪声,毕业还没满一个月,其所率团队开发的手机软件就被腾讯以6000万人民币的天价全资收购,雷以最快速度成为“千万富翁”。迅速拥有财富后,他在始兴县城给父母买了一套最好的房子,自己却依然保持着无房无车的朴素本色。2013年,其公司在招聘新人时,部分岗位注明“只招大专生”,体现了其“英雄莫问出处”的用人理念。

  腾讯为收购其公司花费逾6000万

  雷浪声是一名90后大学生,2009年9月,他入读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游戏专业,这是学校当年新开的专业。在大学期间,雷浪声对手机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利用课余时间临摹手机桌面,上网浏览最新的技术动态。他在论坛上发的手机评测帖子,曾被太平洋网评为精华帖置顶。雷浪声在学校的交际圈子很小,但是在互联网上却拥有许多资源,他通过互联网认识了创业团队的成员。大二时,他决心毕业后做UI设计(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2011年暑假,雷浪声与几个在网上结识的80后朋友来到深圳,租了一间终日不见阳光的小民房,组成一个6人团队,开始了手机软件开发之旅。雷浪声说:“那段时间,我们的活动范围不足500米,有时连续加班30多小时。”大二暑假还未过完,团队的第一款产品“刷机精灵”第一版本正式上线测试。当天晚上,6个人在小黑屋附近的烧烤档喝个大醉,压抑的心情释放成泪水。

  不久,雷浪声所在团队就得到百万级的天使投资基金。2011年8月中旬,团队注册成立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一名队员的网名叫“瓶子”,于是他们就为公司取名为“深圳瓶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底,雷浪声的团队接受了1800万元投资入股。2012年,百度、盛大、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开始插足刷机行业,其他的大小竞争对手陆续涌现出来,面对巨大行业竞争压力,团队加速产品更新迭代,持续保持在行业领先位置,赢得国内互联网巨头的青睐和关注。

  2012年8月,也就是雷浪声毕业还没到一个月,腾讯CEO亲自出马,以6000万元人民币全资收购雷浪声的公司。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雷浪声说,没有人想到会有这么好的结果,6人再次来到路边的烧烤档庆祝。

  回报父母,专科生也有厚重责任感,第一桶金为父母

  刚毕业的大学生拿到这笔财富有什么感受?雷浪声只说了一句话;“父母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话还没说完,他又忍不住放声大哭。拿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雷浪声并没有给自己买房买车,而是在韶关始兴县城买了一套当地最好的房子给父母。他说:“我还年轻,最需要的是沉下心来,车、房那些东西容易使人浮躁。”直到现在,他在深圳还是无房无车一族。

  从一个青涩学子摇身变成千万富翁,这条创业路走到今日,雷浪声感触良多。他说:“创业不是靠单打独斗,需要团队的高效分工协作,每个人都要能够独当一面。勇敢挑战困难、担当压力是人生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不浮躁不虚伪,善于总结失败经验并用心去沉淀,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

  2013年年初,公司面向全社会招聘,招聘计划中的11个岗位中,有7个岗位指明要招大专生。看来,这群90后创业团队对人才的概念,不局限于高学历。

  90后专科毕业如何创业案例:一个90后专科生的创业青春梦

  蒲青良,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2014届毕业生,现任广东红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和众多普通的高等学校学生一样,初进大学校园时,他有着对未来道路的迷惘和惶恐,但是又有着和其他学生不一样的地方,在自己平凡的校园生活里,创造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路——创业之路!

  蒲青良身上有着一股韧劲,踏实、坚持是从小的教育赋予他的品格,而如今,90后大学生大跨度的身份转变更是赢得周围同学的敬佩与艳羡。蒲青良提起他的创业之路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光环背后总离不开不懈的坚持和越挫越勇的决心,他将自己形容成一只雏鹰,展翅欲飞。

  关注生活细节 创业之心萌芽而出

  蒲青良曾经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经常代表省里面参加各类跆拳道比赛,最远的一次代表中国去新加坡参加亚洲青少年锦标赛。但是后来因为脚受伤,不得不退役,离开了他喜欢的跆拳道,离开了他的团队。曾经有同学问他,觉得当时训练苦么?蒲青良笑着说,我喜欢跆拳道,当时训练觉得很有意思,不觉得苦。也许正因为有这段不平常的经历,让蒲青良看起来比同龄人多了几份成熟和稳重。

  作为运动会的他,那么小就要背着大包小包跟着队里面到处参加比赛。自己换洗的衣服一大推,“鬼精灵”的他就在想怎么样既可以有干净的衣服穿,而又不至于手洗那么麻烦呢。

  后来蒲青良成功考入机电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专门学习机电机械设备的设计修理维护。在大一入学后不久,蒲青良寝室的一位室友就说厕所那么小,传统洗衣机放不进来,洗衣服都不方便,要是有折叠洗衣机就好了。一语中的,从年少时一直盘旋的那个疑问终于找到了解题方法,为什么他不能设计一款这样的洗衣机?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开始构思折叠洗衣机。

  他查阅资料了解洗衣机的相关原理,刚开始时他没有向任何人说起,怕别人笑话,他父母也不支持,觉得一个专科学生搞产品研发完全是异想天开。在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后,蒲青良还是对如何防水、洗衣机动力、洗衣机配件规格不甚明白。无可奈何下,他决定拆下来看看。蒲青良拆烂了两台洗衣机,最后到第三台才总算弄清楚。

  接着蒲青良了解市场需求,又专门向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老师学习了调查问卷的编制,其后又将市内几个大的商圈“问”了个遍。了解市场需求,了解目标受众群体,让他的设计更贴近于民。正如苹果之于他的受众,是引导时尚引导消费。而蒲青良也是基于这种考量,让自己的设计引导消费,让生活便捷。

  敢想敢做 冷门变热门

  蒲青良经过几个月的资料搜集,问卷调查,惊讶的发现“折叠式洗衣机”竟然还是行业空白,像海尔、美的都还没有类似的产品设计,如果能设计出产品,并投入市场,在夹缝中求生,也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研发的路来。这个惊讶的发现,点燃了蒲青良身上的兴奋点,利用他课堂所学,以及几个月来日以继夜的“图书馆生活”开始了他的“梦想照入现实”。

  最开始时,他买了几张图纸自己用手画图,用手画好了用二维设计软件画出来,然后用三维设计软件画出来,但是能否将设计图付诸于实践,还要经历成百上千次实验。蒲青良与学校机电系的几位老师进行了深入了交流,听取了他们中肯的意见,老师们认为这个产品在涡轮的动力还应该改进设计。蒲青良意识到自己的智慧是有限的,应该组建一个团队。古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于是一个致力于研发和装配新型便携式智能小家电产品的“young boy”团队在他的指挥下正式成立。机电系又向蒲青良提供了机电系专门的实验室,这里拥有各种开发工具、测试仪器,可以满足小型工控系统、电子产品、电子类教学仪器的设计研发与制作需求的基本条件。

  研发初期困难重重,知识结构的断层加上经验的欠缺使得蒲青良的产品开发进度一度中止,但是蒲青良依然没有放弃,他说“小时候那么苦的训练都熬过来了,这点小挫折算什么”。他坚信现在的迷茫源自于专业知识积累的薄弱和灵活变通能力的不足。为了攻坚克难,他在实验室里面又继续研读相关技术研发的报告,学习机电、电气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当别人在愉快的享受夜晚时,他游走于邻近几所大学的图书馆;当别人在惬意的享受暑假时,他在实验室修改图纸,完善产品设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了一年多的反复修改和测试之后,他的产品初样终于初见雏形。他采用圆台型构造以增加其稳定性,在轮筒内部增加褶皱,配合波轮搅水以增强摩擦力,从而增强洗涤效果。

  产品初步完成设计后,蒲青良又在老师的鼓励下成功申请了两项技术专利:折叠软体洗衣机和一体式波轮专利(专利号201220317979.1、201220318004.0)

  恰逢其时,项目专利申请通过,就得知重庆市教委要组织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好消息。蒲青良代表学校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三等奖,自此有了第一笔创业金,他用这笔奖励金研发出了一个折叠洗衣机的样品。创业大赛结束后,他的项目顺利通过学院审核入驻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蒲青良的研究脚步依然没有停止,他开始思考采用何种方法洗涤。最终在老师的建议下,他选择在洗衣机里加一个离子发生器,产生离子分解污渍,既能洗干净衣服,又不会增加臭氧浓度。就这样,蒲青良在机电系实验室开始了下一步的研发道路。这里还发生了件趣事,在实验中他曾试着与工厂洽谈生产所必须的配件材料,但是人家一听数量很少,就直接拒绝了生产,最后只能被迫选择可伸缩的晾衣杆来代替。蒲青良和他的小伙伴们跑遍了学校周边的商店,都没有选到适合的,后来他们又跑到陈家坪批发市场,拿着游标卡尺对比的买。商户傻眼了,他们自个儿似乎还很有苦中作乐的感觉。

  创业项目获肯定,机会接踵而至

  是金子总会发光。某天蒲青良接到重庆晚报记者的电话说在重庆市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看到他的项目,很感兴趣想要采访。蒲青良就很激动,人生第一次被报纸采访。接下来,接二连三的电话向他抛来橄榄枝,有订货的有寻求项目合作的,那一天就定了1万多台他设计的洗衣机,净利润80多万。接下来几天就有源源不断的电话打进来,有打到学校直接告诉学校要订货的,也有各路媒体记者都来采访的,一夜之间,一炮而红。

  似乎还没完,海尔也在这时也找上了门,刚开始他还有些不敢相信直到对方报名来意,并将他接到重庆海尔工业园参观。他才确认原来一切都是真的。到了海尔园区,他参观海尔的生产线,看了海尔的文化墙。并表示可以提供宿舍,并送去青岛海尔中科院工作,带领一支团队专门研究家电小型化。

  蒲青良说他当时就懵了,彻底懵了。给家里打电话,家里让他可以去海尔看看,学学海尔的先进知识。接着,在大二结束后,他就到了海尔,海尔安排专门的人教他知识,还请了全球咨询改善集团中国区的董事王奎专门讲企业管理。在质量管控莫工的指导下,又学习了企业质量管控的标准和要求以及如何做企业质量管控。

  蒲青良在海尔学习的时候,海尔的工程师开玩笑的说他是海尔的VIP,说他们所有人午餐都是6块钱而蒲青良是12块钱,说他们住的是4人间,而蒲青良住的是单间。

  在大赛中磨砺自己 叩起创业希望之门

  蒲青良在去海尔工作的时候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他又参加了“中国梦•我们的创业梦”比赛。有600多家企业参赛报名,都是各个行业出色的民营企业,有著名的重庆化妆品品牌匠人、重庆著名家居品牌木客家居,也有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一名的创业团队等等,能和他们同台竞技本身就是一种荣幸。比赛过程很艰难,但是蒲青良却再一次幸运地拿到了最佳创意奖,并在比赛当场就获得了三屋投资集团300万的投资。

  他说: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只会让你赢我一次,但决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让你赢我,他也用实力证明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能力不比其他学校低。后来他被重庆商报评为了重庆最具有代表性的创业者,代表了重庆市青年创业的能力,也代表了90后大学生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很多人打电话找蒲青良合作,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他拿到1千万的创业投资,公司总资产1500万元。

  比赛结束后,蒲青良毅然回到海尔辞职。海尔的王部长很惊讶。蒲青良却告诉他:自己很想要创业,与海尔的合作可以保证有份很好的工作,但是却让我丢失了原来的梦想——创业的梦想!

  王部长真诚的告诉他,好吧,你走吧,希望有一天你还能和海尔合作,海尔的门永远向你敞开。王部长还告诉他要不断学习。祝福他希望能打造类似海尔这样的世界型企业,为国家增光。

  蒲青良说:“那还很遥远。”

  王部长却说:“说不会,很多成功的人21岁的时候都不如你,你21岁的时候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相信你的明天一定会更精彩。”

  那一刻,蒲青良被王部长的话语深深感动。

  90后专科毕业如何创业案例:许法卿:一名专科毕业生的创业奇迹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体育场、2014年巴西世界杯主会场,这些顶级赛场上的辉煌灯火,竟然出自一名大学专科毕业生创办的公司。

  这个人就是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生许法卿,正是他一手创办的“达森灯光”点亮了这些闻名于世的体育场馆。

  2003年,学习外贸英语专业的许法卿放弃了专升本的机会,走出校门开始打拼。2005年,许法卿毅然只身南下广州,开始了“南漂”生涯。

  初到广州的许法卿,人生地不熟。找工作的那段日子,他风餐露宿,备尝艰辛。“晚上只能睡石板凳,一天的伙食费只能限制在一块五毛钱,最少的时候身上只剩下五块钱。”即便如此,他没有退却,硬是咬牙留了下来。

  坚持就是胜利。后来,许法卿在当地一家灯具厂找到了工作。面对来之不易的工作,许法卿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在他的全力付出下,一步一个脚印,到2008年,工作仅3年的许法卿,便升职担任公司销售副总。

  此时,他的内心深处,开始不可遏制地激荡着创业的冲动。

  说干就干,3万元的启动资金,加上许法卿只有3个人的团队,2008年8月,广州市白云区,一间极不起眼的小办公房里,一家名为“大森电子”的企业挂牌成立。

  底子薄、实力小,许法卿却提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我们要在LED舞台灯这个领域‘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公司初生,生存是最大的问题。生死存亡之际,他却坚决不去接触曾经做销售副总时接触的老客户,“我不能做对不起以前老板的事”。资金再紧张,他从一开始就坚决不欠别人的钱,成为业内熟知的“从不欠供应商钱的那家企业”。

  他认为这是一个企业诚信经营的第一步,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赢得了合作伙伴的绝对信任,“同你做生意虽然利润不大,但真的很痛快很轻松”。

  得人心者赢市场。到许法卿完成伦敦奥运项目时,不过是公司成立的第四个年头。此后,巴西世界杯主场馆照明、BBC电视台演播厅、美国LDI灯光展助力工程、日本富士电视台主楼外墙面。

  仅仅几年,一个年轻的LED灯光品牌已经步入了世界灯光舞台的中心,成为中国LED灯具产业在全球照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许法卿没有食言。他说,他的竞争力来自于永不止步的创新。

  非技术出身的许法卿,对于创新近乎痴迷。在达森,研发是唯一不设投入上限的部门,而研发团队的许多创意竟然都来自于这个学外贸英语的“门外汉”。在他的一手推动下,达森如今已经创造出了近200项专利。

  就这样,从最初的舞台灯光出发,如今的达森已经覆盖了舞台灯光、民用娱乐、商业照明、 景观亮化、农业照明、灯光物联网等六大领域。

  2015年12月31日,广州达森灯光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舞台灯光制造企业。

  公司上市,是他的梦想之一,当初没有继续在大学深造的他还有两个梦想:一是去大学里演讲,写几本不错的书,激发更多的人去追求梦想;二是举办一场个人演唱会,挥舞着吉他在达森创造的光彩舞台上激情演唱。

63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