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90后小伙做销售创业案例

90后小伙做销售创业案例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90后小伙做销售创业案例

  销售,或许载人看来并不是那么有技术含量的活,只需要会察言观色,能言善道就能拿下客户。但是也有些90后把销售做出了事业。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小伙做销售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90后小伙做销售创业案例:90后创业小伙开公司销售POS机 创百万利润

  创业之前,他曾在某个金融公司上班,月收入过万元。但是他却辞去高薪工作,选择了创业。目前,他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现在,公司已经创造了数百万的利润。他就是90后创业小伙陈明。下面搜晒网小编带大家看一下他的创业故事吧。

  “家里并不富裕,读书时的学费,都是母亲东拼西凑来的”,这个90后创业小伙说。创业前,他在金融公司上班,辞职时月收入上万。因为工作的缘故,他常与POS机商家接触,辞职后,他在永川创办了重庆协心公司,干起了POS机服务商。

  他家里并不富裕,开公司的资金,全靠他自己想办法。第一年,陈明陆续接到点业务,但根本没赚多少钱。“跑一星期才卖一台。”陈明刚开始与人打交道时经验不多,“自己逼着自己往前冲,不冲也没有退路。”在去年8月一位新员工陈黎加入后,公司业务有起色。

  陈黎干过的事情多,高中毕业后卖过方便面,开过餐馆,在加入协心前,他刚从北方一工地上辞职。“干销售是先推销自己,瞄准客户的需求。”陈黎说,他粗略地看过一些销售书籍,选择了一些与自己性格相符的销售技巧。

  他对荣昌、大足比较熟悉,在他的努力下,上班首月百年销售数百台POS机。“他那个月拿了近10万元工资。”陈明说,陈黎比陈明大三岁,现在是公司的“二把手”。 在两人的努力下,公司走上了正轨。

  今年6月初,他的pos机公司从小民房,搬到了沿街敞亮的新楼里。昨天上午,公司最后一拨员工也搬进了新办公室。今年上半年,陈明的公司就创造了数百万元的利润。

  90后小伙做销售创业案例:重庆90后小伙种嫩姜创业,10万元起家,5年销售6000万

  他叫陈正全,一个来自农村的90后小伙,家里一贫如洗,15岁的他被迫到工地打工。然而仅仅半年,他的月收入从600元到近3万。在17岁时,他选择回乡种嫩姜,靠着十万元资金,短短5年,竟然年销售达6000万。

  1、15岁外出打工,17岁为何月赚近3万

  陈正全,1990年出生在重庆綦江一个小山村。在他两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了叔叔,家里一贫如洗。母亲也没有出去找钱,就种点庄稼吃饭。

  看到家里窘迫的生活,2005年6月,15岁的陈正全决定瞒着父母外出打工。经过老乡的引荐,他进了工地做零工,每月赚取几百块钱维持生活。

  然而半年后,他却有了每月两三万元的收入,而这几乎是其他老乡月收入的二十倍。陈正全到底做了什么?

  原来,当时陈正全打听到,安装和操作这种又高又大的塔吊工资很高,但却很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所以很多人不敢做。但陈正全从小就胆大,而且工资又高,所以他决定学这个技术活。

  白天,陈正全就紧跟着师傅,看他如何操作。师傅不教自己,他就等到了晚上,悄悄溜进关门的工地,偷偷练习白天师傅操作的环节。不到一个月,陈正全不仅会了安装操作,居然还学会了维修。

  靠着这股子疯劲,他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这一个月,他赚了近3万元。

  2、在菜市场发现商机

  出门在外近一年,陈正全虽然心里十分想念父母,但是为了能多赚点钱,让父母生活得更好,2006年的春节,陈正全没有回家。

  大年三十时,他决定给工友做顿年夜饭,便跑到附近菜市场去买菜,结果却让他发现了震惊的一幕:“菜市场的出口那里,我就看到了几芽嫩姜。然后我走过去一问,他就说两元钱一两。然后我就再问了一遍,他还是说两元钱一两。”

  回到工地后,陈正全把菜交给工友,就马不停蹄地去了网吧。经过查找资料,他发现很多农民种的都是老姜,像这嫩姜的话,种的地方还是挺少的。当时他就想:我要去种姜。

  3、10万元起家,借力生姜收购老板

  没有技术,也没有销路,想要种仔姜,从何着手呢?

  2007年8月,陈正全带着靠塔吊积攒的十万元,来到了四川乐山这个有名的仔姜种植地。然而,他第一件事情不是种姜,反而是要去找人,他找到了当地仔姜行业收购生姜的老板——魏宏。

  魏宏每年发往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市的生姜就有两千多吨,当地无人能比,而且技术还是一把好手。陈正全想找他合作,来补充自己缺少的技术和销路。然而,魏宏当面就直接拒绝了他。

  被拒后,陈正全出人意料地租下了一块没人要的低洼地,只因为这块地紧邻着魏宏的生姜地。陈正全要跟魏宏做邻居,这样既可以偷偷地跟着学种姜,还可以有机会跟魏宏套近乎。

  2008年5月,正值生姜收获季节,魏宏忙得不可开交,陈正全便跟在魏宏左右,为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几天下来,细心的陈正全终于发现了魏宏的一根软肋——卖的都是时令姜,卖不出高价。

  于是,他便告诉魏宏,两个人可以合作建立大棚,提前种姜,让仔姜提前10天-20天上市,这样就能贵几倍。到错时上市可以带来的高利润后,魏宏同意合作。

  陈正全立马转手了塔吊生意,凑齐了三十万元,跟魏宏一人投资一半,建起了三十亩生姜基地。

  2009年5月,他们的仔姜果真提前上市十多天,当时市场上一斤十几块的价格,让陈正全自己就足足赚了六十万元。

  4、从年销售1000万到6000万

  接下来,陈正全跟魏宏乘胜追击,到了2010年底,基地规模已经由三十亩扩大到了四百亩,销售额增长到一千万元。这时,陈正全有了更大的野心,他放出话说,一年后实现销售额六千万。他要怎么做到呢?

  2011年3月,陈正全回到重庆老家,承包了三座像这样的荒山,共六百多亩,之后,便快马加鞭地进了二十万元的姜种,准备播种。

  可是,把希望放在老家的陈正全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因为年龄小,家里又穷,荒山附近的村民都怕给他打工拿不到工资。然而,如果找不到工人种姜,二十万元的姜种,不等天下雨,自己就会发霉变质。

  冷静下来后,陈正全立马想到一个办法——马路边高调发现金。

  他从自己村里找了很多邻居给自己干活,干完活后,他便大张旗鼓地坐在路口给工人挨个发钱。这一招果真很奏效,第二天,山头来了很多要给他干活的工人。

  到了2011年7月,陈正全前往海南开辟了一千亩生姜基地,用于生产在冬季可以上市的仔姜。巧打时间差,让陈正全的生姜生意实现了一年四季的循环。通过魏宏和自己新开发的客户,每年销往四川、重庆等各省市的生姜就有五千多吨,年销售额也达到了六千万元。

  90后小伙做销售创业案例:90后小伙5千元创业 开店4个月销售额30万

  冯磊磊来自洛宁县河底镇河底村,今年刚满23岁,是个标准的90后。2007年,初中毕业的冯磊磊跟随父亲到江苏,在一家工厂里做钳工,每月薪水在4000元左右。2011年10月,冯磊磊回到洛阳后,在洛阳师范学院附近开设自己的第一家饰品店。经过2年的发展,冯磊磊现在已经是4家饰品店的老板,资产超过百万元。不过,他最终的梦想是回到老家,为家乡事业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回忆 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

  10月19日,大河报记者见到冯磊磊时,他穿着一身牛仔服,戴一副黑框眼镜,留着浓密的胡子。

  冯磊磊来自洛宁县河底镇河底村,他的父母都是农民。2007年夏天,初中毕业后的冯磊磊没有考上高中,跟随父亲到苏州打工。

  在苏州打工时,冯磊磊做的是钳工,月薪一般能够拿到四千元。“孩子那个时候跟着我住,每天早上6点起床,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才能到工厂。”冯磊磊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非常能吃苦,上班几乎从没迟到过。 2009年冬天,他骑车上班的路上遭遇车祸,头部颅盖骨骨折,在医院住了快2个月。这次车祸,也是冯磊磊从打工走向创业的转折点。

  改变 辞去工作寻找创业机会

  刚到苏州打工时,因为能吃苦,冯磊磊对辛苦、无聊的工厂工作并没有太多抱怨。他不想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出车祸之后,他辞掉了厂里的工作,准备另谋职业。

  冯磊磊打工攒了1万多元,他用这些钱到外面旅游一圈,希望寻找一个合适的生意做。在云南香格里拉,他认识了一位卖玉器的商人。这个商人称自己每年只摆摊卖4个月的玉器就能赚到几十万。

  听过玉器商人的介绍后,冯磊磊动了心,打算回洛阳做玉器生意。不过,当冯磊磊回到洛阳后,发现做玉器生意并不合适。冯磊磊的一个朋友告诉他,在洛阳卖小饰品或许也能赚钱。这位朋友在郑州一家饰品店打工,了解饰品行业的情况,冯磊磊听说后,就跟着朋友到郑州的饰品店里打工2个月。

  梦想 为家乡事业作贡献

  在熟悉饰品行业的基本情况后,冯磊磊从郑州回到洛阳,开始筹备创办属于自己的第一家饰品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开店需要大量资金,可是他手里只有5000多元。

  冯磊磊东拼西凑了启动资金,花2个月考察市场,最终将饰品店地址选在洛阳师范学院附近。“这里的租金在洛阳市区最便宜,但是人气非常旺。”冯磊磊说道,洛阳师范学院女生居多,她们都是小饰品的重点消费者。2011年11月4日,冯磊磊的第一家饰品店正式开业,前4个月销售额就超过30万元。现在,冯磊磊已经在洛阳市区和宜阳县开设了4家饰品店,并且打算开设自己的公司。

  对于将来,冯磊磊希望事业稳定后,能够回到老家办农产品深加工厂,为农村事业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我从农村走出来,还是希望将来回到农村去。”冯磊磊说道。

63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