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90后创业者自白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创业并不是一件只凭热情就可以做的事情,它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国内的创业圈子里,失败者或许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他们的自白有时却比胜利宣言更加打动人心。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创业者自白相关文章

  一个90后创业者分享自己三次创业的经历

  陈哲,是一名90后,和大多数中国的年轻人一样,从小接收着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带来的巨大红利。使得有机会在小的时候可以接触到计算机及互联网,了解到从信息产业中崛起的一代企业家,这些人影响着他,并在那时心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曾经的他给互联网杂志投过稿、开发过程序,现在的他在前两次创业经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坚持自我,尝到了创业为他带来的宝贵财富。

  以下是90后创业者陈哲自述的创业经历:

  第一次创业:

  2011年初,读高一的我开始了休学创业,和朋友一起开始了北漂生活。团购市场刚刚兴起,资本市场大量投资公司开始涌入这个市场,我们也认定这个市场存在着巨大机会,凭着激情和热度就开始踏上了第一次创业。

  做了和团购相关的电商平台团送网,由于竞争对手的大量出现,业务规模出现了严重降低。业务也从给团购网站提供商品的电商平台,变成了一个专门给企业供应商品的团购平台(现在看就是个伪命题),在微博了发了无数私信后,我们在北京见过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去过了李开复老师成立的创新工场,商业计划书的PPT几乎投过了北京各大风险投资公司的邮箱。

  风光的一面就是《创业邦》杂志有一期在一个角落里提到过我们的项目,再有就是接受过《电脑报》对我个人的一次专访,也就这些算是小小的成功吧,虽然那时我已经知道那个项目离结束已经不远了。

  创业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活,和大多数初次创业的企业一样,我们一路搬家从刚开始团队住着5000租金一个月东城区,辗转到离机场不远的顺义,最后搬到了通州还住过了几天地下室,也算是为了创业这个梦想辗转奔波吧!像所有北漂青年一样,我们承受着梦想的重量。

  这次创业让我从理论的世界走向了现实,以前看CCTV出品的《赢在中国》,总是觉得创业是件很轻松的事情,而风投公司的投资经理都是行业中的精英,就想靠简单的几页商业计划书就打动投资人其实没那么容易。

  同时还验证了一个叫做六度空间的理论,多年前在网上听过俞敏洪的演讲中提到:“当你想认识一个陌生人时,你和任何一个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曾经出现在CCTV《赢在中国》上的某位知名企业家,在后来在北京真就见到了。再后来认识了很多人,有创业者有投资人,还有各行各业的一些精英,在和他们交流中你会发现,他们说的问题普遍具有前瞻性,提前看到了项目问题的存在,多与行业顶尖的人接触,接受他们的质疑,对企业的成长一定是飞快的,当然也不要盲目的相信权威,多一些自己的思考。

  接下来你是不是也想试试,下一个你想见谁?、还是奥巴马?

  第二次创业:

  之后回到家乡辽宁抚顺,休整了几个月,自己又做了一个平板电脑的测评网站。当时一直在给《电脑报》写稿子(连续写了半年关于软件方面的小豆腐块),那段时间国产平板大量出现,价格也越来越低,电脑报在新的一年把平板电脑和手机页面合并变成了一个专版。

  我觉得是机会来了,就做一个专门报道平板电脑方面的网站《平板电脑一族》,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包括和电脑报方面的合作(在电脑报论坛当过很长时间的版主),在资金财力人员都很有限的情况下,联合商家做了一些关于线上线下的活动。

  直到上了大学,由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平板电脑网站慢慢的开始荒废了起来。做平板电脑这类IT电子的测评网站平台,包括其他数码产品网站几乎没有在北方成功的先例,尤其对消费类数码产品这块,很难第一时间拿到新产,慢慢的网站停止了更新,这算是第二次创业失败吧。

  这次创业离我要的目标离得实在差了一些。但是我知道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跟着自己的心走,就算没有做成功至少也不会很痛苦,心态上就比较平和。

  我喜欢互联网和消费数码,做的项目都会与它们相关,在不赚钱和没人理解的时刻,至少不会很痛苦,因为我热爱这份事业。在兴趣中不寻求任何回报,在孤独时享受自我沉淀的过程,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有很多收获。其实不光是创业,做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

  第三次创业:

  在大二的上半年有了第三次创业的经历,这次创业较上次的单打独斗,正规了许多,自己变成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2013年8月成立的阜新圣岳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所在地辽宁阜新是新中国的煤都,一个资源转型城市,互联网创业环境都比南方差很多,也许对我来说这是不是代表更多的机会?

  这次的创业项目是做地方门户类网站,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在阜新190万人口的城市,为什么就没有没一个做起来的本地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我不去试一试。

  我开始尝试做第一阜新网,由于起步资金有限了,我选择在某一细分领域发力,提高影响力。

  网站和论坛先是不痛不痒运营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关注到阜新公交线路在网络的导航是错的,于是便开始和同事一起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在和同事人工收集了二周左右,完成了第一版的阜新公交线路大全,并纳入到了微信公众账号的系统中来。很多机会和想法都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得来的。

  在漫长的公司运营,上班下班,联合商家做活动,为自己的创业梦奔波着,现在公司做了一年多了,也遇到了一些发展运营上的瓶颈。

  但是我一直在挑战自己,一路创业一路坚持,因为我知道创业就是种态度和精神,就是让人生变到更加与众不同和挑战的自我……哪怕是失败与痛苦,那何尝不是另一种享受呢。

  一个94后创业者的自白:来北京创业三个月,我差点饿死

  本文主角陈扬斐在创业的路途上遭遇2次挫败,第二次的梦想破灭让这个1994年出生的大男孩穷困潦倒。“我就是一匹野马,没有人能抓的住。”如他所说,大多数90后都天不怕地不怕,但这也正是90后的弱点,太过自信。

  陈扬斐并没有光鲜亮丽的学历,读完了初中,他怀着对互联网的兴趣又去学了两年计算机。然后,只身从江西老家来到上海闯荡,打过零工、混过工地。两年后,他回到江西跟一个朋友一起做了一个二手房中介,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上海+互联网”是他的梦想。于是,他再次开始了魔都闯荡。这次是做了一个水果O2O项目。模式很简单。通过整合线下水果店铺聚合用户,提供免费的水果配送平台。“3个月组建了一支40人的地推团队”。但因为运营方面不成熟,加上一些私人原因,这个项目最终只坚持了6个月。

  他后来如此描述,“找了两个合伙人,无限畅想,互相称对方CEO、董事长、总经理,各种吹牛逼,喝得烂醉如泥”。

  “有人说,你这个项目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上海创业气氛不浓,市场不太行。”听了一番鸡汤,陈扬斐产生了去北京创业的念头。也凑巧,他此时遇到了后来的合伙人(陈扬斐称其为师傅)。陈扬斐便带着所有的积蓄和4张额度近50万的信用卡,随师傅进京。

  这一次是做一个影视相关项目,采用“影视+团购”的形式。“我师傅有北影资源,项目模式就是在电影上映前,把剧本放出来让用户参与剧本创作,然后在电影推出之后,靠卖门票和电影道具(周边)实现盈利。”陈扬斐向i黑马介绍。

  万万没想到,这也是他“噩梦”的开始。“在北京3个月,所有的开支都是我出的,赔了将近30万进去。账号还有20多万的债务。”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饼,让陈扬斐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财力,“差点饿死在北京”。后来,因为和投资方在占股比例和防稀释条款方面存在争议,即将到手的200万融资也化为泡影。最终陈扬斐选择退出。

  “一个是累了,一个是和他(指上文提到的“师傅”)有些地方很难相处。”陈扬斐又一次回到了上海,在北京的3个月经历,不堪回首。

  “还是上海这边好,起码现实。”陈扬斐觉得,在上海星巴克也不会有超过3个人讨论移动互联网创业,而在北京一家沙县小吃店里就有好几个人聊着市场、融资和投资人。

  “年轻确实是资本,但不能这么浪费。”现在的陈扬斐只想冷静冷静,好好沉淀一下。

  以下为陈扬斐的反思

  不要把90后这个标签当成创业的资本,不要把所有希望放在融资上,那些来自XXX公司的高管并不能帮助你什么,还有就是要找个认可你的投资人。

  90后最大的弱点

  其实大多数90后都是天不怕地不怕,但这也是我们90后的弱点,太过于自信。其实自信在创业中是非常好的鸡汤,但是一旦碰到某些在市场上摸滚打爬多年的80后老油条,我们只要默默敬仰的份。我就是和一个认识不到一星期80后合伙人,听他说了几天的鸡汤,看他画的大饼,以及那全球最创新的idea,带着我所有的积蓄,以及4张额度将近50万的信用卡来到北京,可三个月后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差点饿死在北京。

  创业时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90后

  对于90后这个标签,在互联网这个圈内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各种吊炸天的90后拿到XXX融资。所以起初,当时为了能炒作,我师傅就就推荐我为CEO,而他作为幕后推手,只为把我推向风口浪尖。可以说是为了名气,不如说是为了炒作。

  曾经为了那个梦想的蓝图,全程由我那个合伙人来出方案,共招了5名90后,加起来共7个人,全都是持股免薪,每个人都身兼数职,缺一不可。我们拿着一个90后创业团队的战旗,走向了创业的战场。可最后才发现,90后这个标签就和马戏团的小丑一样,关注你,只是因为你好玩。

  融资不是希望

  融资并不是万能的,不融资也是万万不能的。但是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融资上。不要认为融资了,就能招更优秀的人,因为在下一秒,那个优秀人就会离你而去,选择另一家公司。不要认为融资了,就能扭转战局,因为在下一秒,你的竞争对手就会超过你。不要认为融资是希望,假设在你预计内没有完成融资怎么办?假设没钱挖那些大牛怎么办?假设没钱去和竞争对手竞争怎办?困难只要一个,而方法却有无数个,并不是把所有困难都放在融资后。

  真正专注的并不是融资,也不要在快没钱的时候去融资,因为那些你以为可以融资的资本会在你急需融资的情况下一分不值。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存活,能长久活下去才是成功。

  不要认为大公司的高管都很牛叉

  不要认为来自拿到X轮融资的公司,已经上市的XXX公司的高管认为很牛叉。因为他的那些能力在一个创业公司不一定行得通,虽然可以和人家介绍,你公司的C什么O来自XXX公司,但这些都“然并卵”,不是所有高管在创业型公司都能有强劲的执行力来从0到1的。每个人都有它的价值,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创业公司发挥。反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在创业公司喝几碗鸡汤,一口气跑完42公里马拉松都不是事!

  一定要找认可你的投资人

  当时在我们产品快出来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个投资人,当时我们还并没有估值,当时沟通后愿意投我们200万,而且只要我们百分之20的股权。几经讨论后,我们接受了这笔投资,当时在我们这个阶段能拿到融资的可谓少之又少。然而,就这么一个融资让我一无所有。

  我依稀的还记得,当时我们都做好下一步打算,预算虽然紧张,但足够我们存活个大半年,在这段期间只要能转型,实现盈利就可以。没错,当我们这群90后和一个80后还在享受这种融资后喜悦的时候,投资人撤资了。在投资人电话都不接我的情况下,算了下财务,公司账户已经负债20万。

  其实我是想写那个带我去北京创业的师傅,不过现在我想已经没有必要了,我非常感谢我的那个80后合伙人,他让我知道了90后能做什么,90后这个标签能带来多大的影响。所以,既然我将来再创业,我也不会把90后作为一个标签。

  90后创业者的自白

  这两天闲了下来,分析一下这半年的创业情况,自己从中吸取教训,也希望能给后边的创业者提供一个反面教材,不要犯我犯过的错误。先 讲一下创业之前的工作情况,2012年6月份本科毕业,当年2月份还未毕业时进入一家创业中公司,从运营专员开始做起,跟随公司一起成长,一年半时间做到 运营总监,薪酬翻了十倍,拿到了公司股份,成为公司小股东。参与的公司的网站做到了业内知名的水平,自己从光杆司令到带50人左右的运营团队,在这一年半 的时间学到的东西很多,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对整个行业有了很深的理解。2013年8月份离职,9月份开始创业,做的业务跟原来公司一样,2014年4月份 宣布创业失败,团队解散。下面分析一下我认为创业失败的几个原因:

  一、创业动机不对。创业,有的人是为了兴趣,有的人是为了梦想,还有的人 是为了改变世界,大部分人还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简单的说就是赚钱。我属于最后一种为了名利。其实最后一种并不能说不对,我犯的错误是过分追求名利。 我自己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对于名利特别看重,在上一家公司时,一年下来工资条上的数字的变化,可以写一部励志都市剧了。可是我一直都不满足,不管这个数字 增长到多少,对我来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幸福感,到了第二个月如果这个数字没有继续上涨则幸福感迅速降到零。

  另外一个就是对名的追求,团队 的项目在业内开始渐渐有了名气,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老大的知名度也渐渐高了起来,自己作为幕后的工作者,心里不久就开始羡慕嫉妒恨了,这个也是导致决定创业 的原因。现在总结来看,价值观的扭曲导致自己对名利的过分追求,产生了创业决定,实际上并不理智。因此第一个原因,其实是自己的价值观有问题。

  二、 创业时机不对。在我决定创业的那个月,恰好是整个行业的一个转折点。我做的是电商导购行业,对上游的平台依赖很强。我决定创业的那个月,上游平台发生政策 变化,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大影响,整个行业由高速发展变为平稳发展的时期,这个时间开始从头做起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同时资本市场不再看好,融资变成一件很 困难的事情。马太效应也开始显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当时我的情况,只有自己的一点积蓄,仅仅可以支撑一个进场费,融资无望,已经分析出这个问题,按照理性判断,这个创业时机显然不成熟,应该终止。但是由于上面的第一条,当时对名利的过分追求,导致自己做出了非理性的决定,也为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三、 无融资能力。我的这个融资,不是片面的指找投资人融资,包括其他任何的可以得到的资金。比如,你有个土豪亲戚或者富二代朋友,可以说服他们投钱进来。再或 者众筹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最近男人袜的CEO陈伯乐,在屡屡在投资人那里碰壁以后,他通过众筹的方式,实现了天使期的融资。我个人缺少融资的能力,身边 有一些这种资源,如果自己努力一下或许会争取的到资金。然而我在这方面做的努力少之又少,自己对这些股权和融资方面的操作也无经验所以公司,从开始到最 后,运营的资金都是自己存的那点家底,杯水车薪。

  四、团队建设不足。整个公司运营的过程中,团队最大的时候七个人。我擅长运营,然后一个技 术合伙人,其他全部都是运营。推广和产品两方面,没有擅长做的人,长期处于缺位状态。最后导致我们的产品做的很垃圾,推广也毫无建树。开始对这两方面的忽 略,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整个运营擅长,所以重兵放在运营,其他的方面根本没有任何想法。 等到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资金已经用的差不多了,无力去招募人才补这个空缺。

  总之,这次创业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 金钱和物质还有名利这些东西无法维持恒久的幸福感,精神上的充实才能维持恒久的幸福感。另外对创业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创业不是一定要自己当老大带领一帮 兄弟打天下,加入牛逼的团队,做牛逼的事情一样是在创业,能不能当老大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有着不一样的经验,但是,成功是最终结果,看被人的成功创业经历,也会让自己学习到不少的知识,一些非常励志的创业故事,不妨花点时间来看看。

90后创业者自白

创业并不是一件只凭热情就可以做的事情,它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国内的创业圈子里,失败者或许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他们的自白有时却比胜利宣言更加打动人心。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创业者自白相关文章。 一个90后创业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90后创业者张天一
    90后创业者张天一

    年轻的大学生逐梦者,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以为自己追求地最正确。身为北大研究生的张天一大学一毕业就不顾周遭人异样的眼神,做了自己的选择去

  • 90后创业者余佳文
    90后创业者余佳文

    论说当今的90后新贵们,其中谁的争议最多,当属余佳文。今天我们不谈事情好坏,只是通过他的事迹更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

  • 90后创业者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辛酸
    90后创业者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辛酸

    创业成功光鲜亮丽的背后,藏着的是创业者默默留下的眼泪。90后创业看似一炮而红,但是背地里他们吃过的苦又有多少人制定。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

  • 90后创业者有哪些误区
    90后创业者有哪些误区

    创业过程中,错误的看法思路,往往会使创业在还没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一半,那么创业者该如何避免哪些误区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创业

6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