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47岁创业案例

47岁创业案例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47岁创业案例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47岁创业的成功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案例一

  大佬归来:47岁秦朔新征程

  在蛰伏了四个多月后,秦朔携他的自媒体创业项目秦朔朋友圈归来!

  秦朔今年6月从《第一财经日报》辞职,因吴晓波“最后一个看门狗离开”的文章成为传媒行业大事件。而秦朔的去向也被广泛关注。作为操盘《南风窗》、《第一财经日报》这些大媒体的总编辑,对他这种独孤求败段位的传媒大佬而言,再换一家媒体干总编辑的意义也不大。

  熟悉秦朔的人会知道,他是真正配得上“胸中有情怀”的文人。他也是国内少有的坚持在一线写作的总编辑,《第一财经日报》头版有个社论专栏《一财日日谈》,就是秦朔每天在写,而且从2012年初一直写到离职。有时候,秦朔参加论坛等社会活动太忙,也会有一财日报高层为之代笔,“但是,秦总极为严谨,对文章的要求很高,总是会将代笔的文章大改或重写,久而久之,就没有人为之代笔了。”一财日报高层曾向笔者透露。

  秦朔表示,自己已经47岁了,不逼自己一下可能真的就老了。创业会回归初心,做一个创作者,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写一个评论,每周五会做一个视频。用自己对商业感受力、洞察力为推动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做一点事。

  这位在市场化媒体中最有发言权的媒体大佬,在转身新媒体创业后,打算做什么?

  Q

  记者:秦朔朋友圈打算做什么?

  A

  秦朔:目前秦朔朋友圈有两个产品,微信公号和视频脱口秀。未来会淡化秦朔朋友圈这个中文名,更多强调Chin@Moments,因为我自己这个符号过去有专业的人格和媒体经历,可以作为一个入口的东西。但事实上我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这里面。

  微信公号与之前在第一财经做的在框架上差不多,包括经济、金融、投资、商业、生活等等,但比较有特点的是两个方面:

  一、内容生产不只是一个人的探索,我一个人固定在礼拜一写一个专栏,礼拜五出一个视频。公众号每天会出两条内容,定位是统一的调性,内容生产有三个圈层:我的团队,我相识的媒体人朋友,和过去采访过的人士。会有约稿、推荐、定制的模式。总之是开放的。希望有一个栏目面向90后,让团队里的年轻人做,我只做好把关。希望做的比较开放,不要让人家以为秦朔太书卷气,掉书袋。

  二、我们把礼拜六那天叫“朋友日”,回到在《南风窗》的状态当好编辑,介绍我的朋友。想做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有生气、有特点的、开放的、能吸取更多优秀内容的东西。我自己的特点是有情怀有思考有些洞察力,能够构建一个底色,但还是要更加开放。

  Q

  记者:您在一财期间,一直坚持一线写作,是非常善于写作的人,为何选择脱口秀的形式?

  A

  秦朔:因为视频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从版权意义上更容易保护。我在《南风窗》时期也经常出去演讲,也想尝试一下视频这种形式。现在音频、视频的趋势很明显,在表现方法上视频包含更多信息容量,想尝试一下,视频转换成音频还可以收听。

  Q

  记者:顾名思义,“秦朔朋友圈”应该包含高端访问。但是高端访问曲高和寡,如何将其打造成一款有传播度的产品?

  A

  秦朔:这个名字是我同学吴晓波取的。最早我想叫文明+,我还是这个传统调调的,吴晓波建议要接地气。“你的特长就是人脉啊,大家比较信任你,适合这种在朋友圈寻找话题,深层讨论。”后来策划时,团队认为一个人严肃的访问对采访对象来说已经接受了很多次,都有了现成的答案。如果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和你一起做采访,即使不够专业但能问出很萌的问题,新老搭配做高端访问。可能会有一些鲜活的易传播的细节。但我认为这种方式还是不太适合我。

  我希望自己更独立和超然一些。创业之初曾有一个人说的一句话让我深受刺激:“节目成败与否决定于秦总的人脉能变现多少。”但我觉得还是要把事情本身做好,否则可持续性就会有问题。希望做的内容还是有一些学者色彩在里面。传播形式上可能还需要摸索,会尝试一些互动、鲜活新颖的方式。

  Q

  记者:如果选择采访对象会有什么标准?

  A

  秦朔:第一个是要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的、变革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敢于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有的成功只是数字,而有的人即使失败也是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关键是能不能有新的想法去尝试,有没有百折不挠的勇气。第二个是商业文明,商业活动很多,文明是商业活动中有创新性的,符合商业行为准则和秩序的,可复制、传承、延伸的观念和模式、方法、标准、技术等等。会从这2个角度观察选取。

  Q

  记者:您离开一财时写过一篇上万字的《新时期中国财经媒体回顾与启示》,提到媒体的商业模式还可以有电商交易O2O支付,秦朔朋友圈会怎样设计商业模式?

  A

  秦朔:目前已经考虑进去新的商业模式。未来也许会发布电商平台。但第一个阶段精力有限,也是商业门外汉,首先要把内容粉丝这样的基础工作做好,经营好精准的粉丝。现在感觉创业很难计划,自己说不清什么是靠谱的。像吴晓波的转型大课,一开始就是搏一把,但现在做成了,未来做成最有影响力的民营培训公司也未可知。还有他的杨梅酒——吴酒,也是一个尝试,也成功了。他的一个得力干将去做酒厂负责人,计划明年卖到20万瓶,创造一个杨梅酒品类中的品牌代表。这些都是他创业之前不曾想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很难从一开始计划好,都需要在实践中去碰,去摸索、检验。

  Q

  记者:吴晓波给您最重要启示的什么?

  A

  秦朔:和晓波1986年就认识,30年了,有很多交集点。04年一起吃饭,他说想写企业史,当时下不定决心,我说全中国能做这个的事不多,有能力做这个事的人比如刘洲伟、牛文文都在忙别的,你应该做。

  他对我的影响最重要的一个是下决心创业这件事,一个是回归到创作的初心上,管理者蛮多的,但持之以恒写作的人并不多,我喜欢读书研究看论文,再晚几年就写不动了。我觉得创业能更好的延长自己的创作生命力。第二个影响是,我是河南人家国情怀很重,吴晓波是浙江人,市场经济意识强一些,所以涉足移动互联网也较早,而我是在移动互联网趋势完全确立下来才下决心进来,这种敏锐要向他学习。

  Q

  记者:您当初创办一财和创业自媒体区别在哪里?

  A

  秦朔:1994年王志纲从新华社出去,当时我问他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他说一方面是很自由空间很大,另外是有一些不适应和失落,比如看不到内参了。对我来说,原来一财管1400多人,摊子很大,全球驻站也很多,好像全世界哪都有一财人。但现在全职员工是6个人,还有实习生,其他职能外包。原来大家都说我没有架子,很nice,其实我也有官僚气,高高在上,一吆喝就有人过来,有些同事的名字我也叫不出。现在事事都是在自己操心自己做,原来很讨厌天天开会,现在坐在家里没会,刚出来的时候挺不适应的。

  但是,人在那个熟悉的环境里思维容易失去鲜活。现在来看,未来不是过去的延伸,未来是要自己去探索的,这样的感觉很不同。之前拥有的虽然多,但都是已经存在的,现在虽然拥有的少,但将拥有的都是新的东西。过了不适应之后,会更加享受创业的自由和快乐。

  Q

  记者:在您任期内,一财实现了发刊词中提到的大部分目标?您的秦朔朋友圈有没有发刊词吗,会提什么目标?

  A

  秦朔:我刚刚还在修改发刊词。我对我职业生涯的前半段可以说是非常的知足和满足了。未来只要能不断刷新自己延续自己的创作精神生命就很满足。抱负愿景也有,比如希望做财经领域领先的专业新媒体品牌。我理解自媒体不是个人媒体,是指移动互联网上民营的这类品牌和体系。未来会淡化秦朔朋友圈,秦朔朋友圈只作为一个入口,把chin@moments 发展成一个主要的品牌。英文名是团队中的一个85后想到的,Chin是秦的意思,@代表互联网,还有中国时刻的意思。恰好契合秦朔朋友圈的理念“记录中国时刻 推动商业文明”。

  Q

  记者:您觉得牌照重要吗?

  A

  秦朔:可以说很重要也不重要。把关非常重要,目前我们是每篇稿子三个人看。困难也是有的,活动没牌照不能采访,这只能通过时间去解决,未来会越来越开放,被采访报道的主体会更加市场化。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能既拥有创业的灵活自由又拥有体制内的牌照。

  Q

  记者:您觉得财经自媒体没有出现科技里面那么多成功的KOL(意见领袖),原因是什么?

  A

  秦朔:这个原因很多,我现在想到一个,财经金融的专业化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一些管制的影响。科技行业里政府管制很少,主要新闻是公司创造的,甚至自媒体就在新闻现场。但金融领域是政策主导,很多公司的命运与政策密切相关。如果有一天一行三会让自媒体去采访了,说明自媒体真正发展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程度。在宏观经济部门,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很少见到自媒体身影。只能在外围评论观察。媒体是环境的产物。财经自媒体没有科技专业程度高,一部分原因是环境养分供给不充足。

  Q

  记者:主流财经媒体的关注对象很集中,如大型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给自媒体的空间是否很大?

  A

  秦朔:我认为留下的空间非常大。这些年,中国财经媒体的话语里面财经成分重,宏大的风格重。所以现在财经媒体自媒体写大话题的很多,大家都习惯宏大叙事,所以总是浮在表面上,大家都面目一样,很难创造新的价值。要敢在财经、金融领域做细分,敢做垂直。

  Q

  记者:有观点认为新媒体红利期已过,您对新媒体前景怎么看?

  A

  秦朔: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了五年左右的时间,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甚至广播将依次进入拐点,也就是主营业务收入不再增长,回不去了。我们能清晰看到,80、90、00后人口是互联网化的,之前的人口还会有成为互联网用户的可能性,大趋势已经形成,互联网浪潮持续个十年八年没问题,未来三五年还是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期,增长速度可能没那么快,但还是在红利期之中。只是增长强度可能没有以前那么高。

  Q

  记者:在您的《回顾与启示》文章中,2011年之前的媒体变迁都是以10年为单位的,2011年往后就没有以时间为单位,原因是传媒发展太快吗?

  A

  秦朔:是的,传媒和商业的发展都是在加速度,未来内容获取渠道也会更加多样化、便捷化。技术改变和颠覆了既有的模式,让我们原有的价值链一去不复返。比如,虽然在阿里出现之后还有线下店,但是定价体系完全不同了。

  Q

  记者:秦朔朋友圈目标用户是什么样的人群?

  A

  秦朔:刚开始的定位是社会精英和“双创”一代,但我觉得定位这个东西要靠市场检验。比如90后栏目开起来之后,可能就有一部分人群是在国外读大学的留学生,有中西比较,有异国风情,会带来更多的年轻人,他们既有情怀责任心,又能够很好的互动,带来清新的东西。

  我本人是四平八稳不喜欢特别极端。传统时代,很多媒体就是总编辑的影子,而互联网时代,总编辑也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最近约一篇稿子,大学女教授写韩剧教给我们的恋爱秘籍,这种风格不是我的影子,但是很风趣,很文雅有意思。现在我不得不开放,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那很窄。未来我们还是有一定平台属性,必须做各种新的尝试。

  Q

  记者:过去主要做新闻,现在主要传播?

  A

  秦朔:自媒体做纯资讯不是优势。我把穿透力与生活相结合,出一些很难用过去的新闻体例去定义的东西,更多要面向未来。用我那点对商业的洞察力、感受力为推动中国的商业文明做点事。

  案例二

  尹明善:47岁创业的亿万富翁

  “我是在乡下卖掉针,获得资金,再到重庆进货;有一个相识的年轻人卖鸡蛋,是先在乡下拿钱收购鸡蛋,然后运到重庆卖掉。我主动找他商量,讲”融资“的办法:我们两人的资金可以合在一起用,我在乡下卖针卖得的每一分钱都交给你去买鸡蛋,你可以多几块钱多收购一些鸡蛋;到重庆你卖掉鸡蛋后把钱交给我,我就可以多购进一些针头线脑。现在看来,这其实是非常成功的资本运作,而我当时只有12岁”。

  12岁的孩子不得不“做生意”,与其说是尹明善的聪明能干,还不如说是尹明善少年时代的艰辛困苦。虽然,当时的磨难,并不一定就是能构成今天辉煌的必然前提;但,已成为了“穷人的孩子”的尹明善,早早便不得不为生计着急奔波的经历,却无疑为他后来的大器晚成锻造了不可缺少的素质。

  生意做了一年多,赚了十几块钱。他把钱都给了母亲,赤手空拳地到重庆求学读书。

  他考上公立中学,并因成绩优异而获得了助学金。

  命运首次翻手将他托起。一入课堂,他就成了这里最出类拔萃的学生。学习成绩扶摇直上,入校不久就能倒背整本地理课本;高一第一学期解完了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题;高一下半期自修完大学数学专业的课本;高中二年级,解答出当时中国数学界一些顶尖难题。

  为了“全面发展”,他还刻意在其它方面下功夫。中学时就能在报上发表文章;自学音乐、作曲,写了很多为同学称道的曲子;酷爱体育理论,对排兵布阵有天然兴趣;18岁,成为重庆一中女子篮球教练,率领球队比赛一举夺冠。

  正当他稍有得意之时,命运却又覆手将他打翻

  1958年春天反右复查,高中三年级的他,因被揭发“有右派言论”而被踢出学校;1961年上升为“反革命”,发配到塑料厂监督劳动。从此,历经20多年“牛鬼蛇神”的日子,朋友反目,恋人断交,进步年年无望,运动场场有份。“政治上有问题”的人大家敬而远之,他也自甘戚戚,天天在书本里埋藏。大凡一个人经历了20多年的压抑,稍一松懈,他的一切就可能很快“过期”。但尹明善却实实在在地看了20多年的书,久而久之,甚至养成了为学习而学习,陶醉在学习的过程中,而并不奢望读书肯定能有一个最后的结果。

  1979年,命运终于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也落实了政策。一位官员向他宣布平反决定时说:“尹明善,你还年轻,你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

  当时,尹明善想:是的,我还年轻!姜子牙八十一岁出山,我今年四十一岁,一切都并不算晚。

  虽然,1986年他到长沙时,曾不无羡慕过那些远比他年轻的同行,曾发出过“老了”的叹息,但是,实际在他尹明善的内心本质里,则永远没有“老了”的观念。既然“姜子牙八十一岁还能出山”,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六十多岁,对一个欲干一番事业的人,又怎么不是年轻呢?!

  是呀!对比“姜子牙八十一岁还能出山”那标杆,的确,只要你想干,能动手干,一切年龄都并不为晚,你总能干出些什么的。

61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