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才能创新创业
大学生如何才能创新创业
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是怎么才能做到创新创业的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应该怎么做才好?为此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分享大学生如何才能创新创业,欢迎参阅。
大学生如何才能创新创业
新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未来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每个人都对发明有所了解,发明是在无前人引导的情况下为了生活的需求而做出一些东西,一般人难以做到。而创新却不是这样,它不需要我们整天抱着头的空想去做出一些连科学家都难以做出的东西,它只需要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将一些已有的东西做一些改动,来适应我们的需求。
创业,是就业的最高形式。他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以创造价值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创业的路上需要我们能够担当更多的责任和风险,就像马云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初升的太阳。”但是追逐梦想是幸福人生的起点,为了理想去奋斗,就需要认识创业、准备好创业的素质,提前进行创业的演练。
一,不能正确的认识创业。不少大学生把创业看得很神圣,认为只有高科技、高资本才能完成创业;有的把创业看得一文不值,认为是找不到工作或工作失败后迫不得已而做的一件事;还有的把创业同各种素质锻炼混为一淡,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缺乏自我认知。对市场和自我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盲目追赶创业的潮流,成为大学生的又一个时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把创业作为攀比、竞争的手段,而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或是否具备了创业的成熟条件,;另一方面,又有一部分同学在创业方面的选择上,缺少对市场的深入调查分析,一味追求热门行业。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为了更快的进入社会,并使自己尽快的强大起来,大学生就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一种趋势。它定会使我国的就业形势发生巨大的改变,并对我国的长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从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现状考虑也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其创新能力极具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七宗罪
第一宗罪:空有创新创业热情,还很难持续
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来得快,说来就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大有横空出世舍我其谁的鸡血范儿。但这种创业热情来得快,也走得快,因为很多创业的问题没有考虑到,遇到实际情况特别是挑战和困难,很容易泄气和退缩,抗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弱。这是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容易犯的通病,对待创新创业不够认真,缺少一点仪式感和尊严感,有点儿戏的意思。成都某高校食品科学系6名研究生筹资20万元,打算在成都开20家“六味面馆”连锁店,4个多月后,第一家店就挂牌转让。
第二宗罪:没有足够的人生体验和社会阅历,不是对市场敏感的成熟创业者
为什么很多投资者和成功的企业家不看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呢?原因就在于大学生不够成熟,没有足够的人生体验和社会阅历。创业过程中,不够靠谱。按理讲大学生没有什么包袱,最能够甩开膀子干,事实却是信誓旦旦全身心投入,但根本没有“all in”的决心和成熟的创业规划。智联招聘《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表示,2013、2014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为2.3%、2.9%,而2015年比例“猛”地达到了6.3%,比2014年翻了一番。而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创业的人群中,三年后仍坚持创业的比例为47.5%,这也意味着没有抓住市场,52.5%大学生创业者没有熬过三年。
第三宗罪:没钱没资源没技术,还眼高手低
大学生容易犯的另外一个毛病,就是眼高手低。重庆某高校学生开了一家网站,注册用户已有100多万人,但他不知道怎么利用网站盈利,只坐等收购或风投垂青,结果至今仍为生计发愁。自命不凡,以为有一个创新创业的概念,然后就可以当上CEO,娶上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除了啃老依赖亲朋好友给钱创业的,大多数大学生一没有钱二没有资源三还没有技术。新东方创始人、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俞敏洪就说过,他接触的那么多大学生项目里,95%是没有创新的。这跟中国高校的科研氛围有关系,但也跟大学生自己在创新创业中的心态和行为直接相关。
第四宗罪:缺少团队管理和运营机制经验,创始成员撕逼的情况会经常出现
俗话讲得好,没有当过小混混,怎么能成为大BOSS?!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99%的大学生没有在一线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的经验和团队管理训练,直接上手带团队,非常缺少实战的经验。一旦涉及到利益,和当团队越来越大的时候,创始成员之间甚至是好朋友都开始撕逼了。西少爷肉夹馍就是宋鑫、孟兵、罗高景几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创业的品牌,结果不到一年就爆出内部出现分歧和股权之争,都不知道找I律师、快法务这样的法律服务平台帮助解决。
第五宗罪: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创业项目的融资,都比社会人群难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要么觉得商业化是一件害羞的事,要么就是商业化没有思考透彻,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比社会人群要难。我知道3名大学生买了100件保健产品“试水”,并认为每件产品哪怕只赚10元,有100万人买就能赚1000万。于是他们做起来成了传说中的微商,到产品卖不动了才知道,新保健品是需要更健康的销售模式和巨额广告作支撑的。而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融资,也是因为太嫩没有把项目模式计划周全,视野相对很窄,得不到投资人的青睐。
第六宗罪:高校对待大学生创新创业纸上谈兵的多落到实处的少,要么过于呵护要么后期扶持乏力
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其实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中国的高校,目前在国家创新创业战略和浪潮下,有雷声大雨点小的嫌疑,纸上谈兵的太多落到实处的太少,创业比赛太多创业实践太少。一些高校管得太多过于呵护,不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还有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前期很支持,后期的扶持却很乏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环节离不开资金、项目、场所等硬条件的支持,这对学校的实力提出了挑战。一些学校更愿意做短期内能够收到成效的功利性探索,而不愿对创新创业工作有过多的、系统的投入,更缺少高效率、能落地的执行力。实际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就是要有深度的孵化指导,要扶上马再送一程,否则失败的风险还会更高。
第七宗罪:歪曲理解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和号召,忽视学业基础和能力训练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重庆的具体政策是,大学生休学创业可保留学籍三年。对此,俞敏洪也说过,“有些可能根本还没有做好创业准备,或者没有资本的,故意休学,但其实并不是去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时候,容易歪曲理解国家的政策和号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大学的学业基础和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训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能平地而起的,很可能就是空中楼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像比尔盖茨这样中途辍学创新创业都成功的太少,目前最突出的全世界也只有他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好事,但这需要知识、能力、经验和机遇等等,创新创业已经不是九死一生了,而是万死一生,我们必须加倍认真的对待。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