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大学生创业的难处

时间: 黄宇晴1068 分享

  近年来,国大学生创业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大学生创业难在哪里呢?为此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分享大学生创业的难处,欢迎参阅。

  大学生的创业观念与创业实践之间存在明显滞后

  大学生创业作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事物,存在一些问题,这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应该成为否定大学生创业的理由。只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解析,我们才能够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方面存在着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首先,大学生创业的微观保障机制存在不足。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将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方式,在宏观政策层面给予了众多的激励和支持。与此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和典型报道,在社会上营造了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但是,与宏观层面所形成的这种支持相比,我国在微观层面对于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保障机制建设还是比较滞后的。创业与就业不同之处在于,创业活动面临着比就业更大的风险,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创业者在数量上偏少的根本原因。考虑到大学生在创业经验、心理素质和经济能力方面的特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在一个社会中,丰富和持续不断的创业活动,事实上需要针对个人的微观保障机制作为制度前提。这些制度能够提升创业者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创业者由于创业失败所可能陷入到的困境。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制度保障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大学生创业所应该发挥的作用还没得到有效发挥。比如,大学生由于创业经验不足,如何更好保障自身权利是创业面临的难题。

  其次,大学生的创业观念与创业实践之间存在明显滞后。大学生是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者,在就业观念方面对于自主创业也表现出了更大的接纳程度。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就业观念的形成和实际就业行为之间还存在着差距。由于受到现实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实就业行为与就业观念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尽管大多数大学生在观念层面已经接受了自主创业的观念,但现实社会环境中创业所面临的约束和困难,也使得大学生的创业行为难以落实。

  最后,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不足。相较于就业,创业活动对于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比较高的要求。创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包括过硬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娴熟的沟通技巧,丰富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等方面。纵观这些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者,都具备上述综合能力。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角度来看,创业能力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根源。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还比较薄弱,导致大学生普遍存在创业能力低下的状况。

  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期间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可以带来非常多的机会,然而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面临着创业率低,成功率低等问题。这些状况表明,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仍然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一)大学毕业生本身的问题

  1、对于创业的认知太过片面,心态成熟度不够。现在还是有着相当数量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是新颖的概念或是在创意上没有形成系统可行的周密计划。与此同时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往往会存在急于求成的问题,急功近利,老是希望可以快速地取得成功,但是忽略了过程的复杂性和困难度。

  2、欠缺个人能力。个人能力涵盖了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行自主创业,对于创业者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自主创业者不但要能够准确分析风险,眼光锐利,看准行业情况,对市场的了解较为深入。而且还要善于与人交往,具备相当的组织领导才能,懂得灵活变通。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创业者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遇到的困难。

  3、自主创业中大学毕业生社会经验明显欠缺。在校内的学习,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而很少有实践的机会。大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却在必要的实践能力以及经营管理的经验上过于缺乏。

  4、缺乏创业意识。多数大学毕业生虽然觉得创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可以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然而他们同时又希望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从而承担较小的风险。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更为容易实现的后者被选中的机率就会大得多。

  (二)外部环境的影响

  1、良好自主创业的环境匮乏。尽管大学生自主创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可是在部分地区政府或相关单位与高校对相关政策的实施并不积极,没能把政策落到实处。

  2、缺乏资金。在大学生创业中,资金很明显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资金不足,是创业过程中遇到最多的困难,往往会使好的想法难以实施,以致错失良机。

  3、家庭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多数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过于传统。在他们的观念中毕业之后找到一份工作环境舒适,社会地位高,低风险,高收入的工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可以稳定地发展,而不用过度操劳。

  (三)高校在创业方面的教育不足。近些年来,各高校逐渐意识到在学生就业中自主创业的重要性,然而创业教育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普及。即便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也只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并未加强学生创业技能方面的培养。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实状况

  1、创业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加。跟据教育部最新的统计,截至2013年6月,中国大陆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总计达到九万一千余人,相比往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地方各级政府与高校共为大学生设立的创业扶持资金达到了十九亿元;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两千多个,总面积达四百万平方米;举办创业培训超过六千场,覆盖学生达百万余人;举办各类创业论坛、创业大赛、创业讲座等活动上万场,参加人数超过了一百八十万人次。

  2、自主创业成功几率比较低。2012年11月,新华网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主题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有关数据显示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网友中有超过三成网友表示毕业后将选择自主创业。这其中,有14.1%的网友表示有创业意愿并且会付诸实践;有17.8%的网友表示会选择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创业;同时有67.0%的网友则表示根本不想创业,希望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剩余1.1%的网友则选择了“其他”。12月,一项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披露,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实际上仅有2.01%,与此同时,根据同年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不但自主创业的比例低,而且成功率也非常低,仅有1.9%—2.8%。教育部最近的一项报告也显示:全国九十多家较早创办的学生企业到目前为止赢利的仅占21%;学生创办的公司,五年内仅有不到35%能够生存下来。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来形容毫不为过。

  猜你感兴趣:

1.大学生创业难处

2.大学生创业缺乏经验

3.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

4.大学生创业创新的优势与劣势

348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