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时间: 黄宇晴1068 分享

  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也是需要做好培养的,这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怎样做好培养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欢迎参阅。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与方法

  一、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认识高度,营造整体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将创业精神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度。其次要从观念上改变单纯为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只对少数人进行创业教育的做法,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从而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再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

  具体途径有: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开展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造舞台;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重视相关师资建设

  从目前环境看,除几个学校试点外,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普遍存在师资环境差、学生有想法却苦于缺乏针对性科学指导、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的社会舞台等现象。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途径有: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以结对的形式进行导师与学生的定期交流;校方提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并由导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体验企业创新创业文化内核,感悟成功人士心得,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教学客体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实践主体,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和学有所用。

  三、积极搭建平台,重视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包括让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具备职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学校应积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合理增加实验和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加入到校办企业中去,使学生得到市场磨炼。

  具体途径有: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竞赛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去认真思考创新与创业,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推出创新实验室,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强化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提高综合能力;组织大学生加入到校办企业中去,建立孵化器,从资金上支持学生创业,学用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亲身参加创业实践的各种机会,通过不断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最终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

  四、 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和扶助大学生创新创业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校行为,而且还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行为,它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强化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学校、政府、社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政府与社会应当从各种政策和规定上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法律保障和社会支持,真正建构起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

  关于创新创业问题,哈佛商学院教授斯蒂文先生总结得非常好,他说:“创新创业是不拘泥于资源约束的前提下把握机会,整合资源。课堂教学和课外培养双环节都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想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从教育、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培养,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此语诚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富有创业精神和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的达成除依靠高校的力量外,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协作,并建立一个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以优化创业环境,保障创业活动顺利开展与实施。作为以培养社会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转变教育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创业型的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才能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浅谈大学生创业团队精神的培养

  我国创业教育普及程度低,创业教育模式系统性差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创业教育亟待加强。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已将创业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高等教育是架设经济与教育的桥梁。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进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大多是以群体进行的,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团队精神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在校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部分问题需要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团队精神。

  一、大学生创业离不开团队合作精神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从一个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榜第一位的成功企业家身上,我们无疑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团队是一群以互助互利、团结一致为统一目标而坚毅奋斗到底的一群人。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业务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是在集体讨论研究和决策以及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的基础上,强调通过队员奋斗得到胜利果实,这些果实超过个人业绩的总和。

  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能保证团队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个性张扬、发挥能力特长能够确保团队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合作方式可以产生真正的内聚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个人安排在合适能力发挥的岗位,充分展示团队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没有良好的合作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每一个队员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要切实可行而又具有挑战意义的目标,能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为企业注入生命活力。社会上不乏批评当今大学生,认为张扬个性的大学生们,缺少团队精神,更多的重视个人主义。团队精神的发挥需要个性的张扬,只有懂得张扬个性的人,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懂得发挥自身优势的人。一个团队的运作,需要团队中的不同成员发挥各自不同的能力和作用,而个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人的个性所决定的。外向的人善于与人交往,能在公关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而内向的人更善于实干,能在科研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可以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正是由于他们的不同的独特个性,才可以使他们在团队中担任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工作,使整个创业团队正常运作。

  创业想要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在整个企业的运营上,从生产到管理到服务,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配合,是不可能生产出好的商品,更不可能提供给消费者满意的服务。虽然普通员工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核心人员始终凝聚在一起拼搏。

  二、大学生创业团队精神所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各种模拟式的创业训练,以培养创业能力,创业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做到平等、协商,团队内部能够根据各位同学在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方面的情况,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补其所缺,创业团队内没有权利、物质上的利害关系。当大学生们走向社会自己组织创业时,各种模拟式的创业需要进行实干时,其个人心理素质、性格与个性上的缺失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

  大学生创业存在着经验欠缺、资金短缺、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将在创业发展中逐步完善解决,但团队精神是创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很有个性,自信心较强,有的甚至刚愎自用,这对创业发展极为不利。

  1、心理素质。创业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充满着很多变数和挑战,可能让人产生挫折感。现在的大学生创业,多数缺乏百折不挠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稍遇困难就容易退缩,怨天尤人,相互指责。现在的某些大学生从小没有吃过苦、缺乏劳动锻炼,动手能力较差。而创业是需要亲力亲为的,不能有丝毫的懒惰、拖沓。

  2、性格欠佳。自卑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这一消极有害的心理在不少大学生身上存在,影响他们在创业中的相互协作。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面对团队创业问题,常常产生自卑心理,不敢相信自己,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够。有些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在创业中他们缺乏自信心,勇气不足。自卑心理源于他人对自己的不能客观评价和自己对自己的消极暗示。强烈的自卑心理会成为他们在创业团队合作的最大障碍。

  3、过于自信。自信是对自己能力、实力上信心的一种自我感觉,与自己的才智、技能水准高低有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对待某一事有能力和信心,把握度很高,那么他的自信心就强。而过分的自信,是坑害自我的祸根,对自己对事业起不到什么好作用。过分的自信,不切自我实际的自信,是没有自我约束行为规范的一种表现。在创业团队中,任凭自己想象工作,不能理智克服情感,自高自大,是不切实际过分的自信,自我表现形式往往以自我感觉为主如果不能克服感情因素,容易造成过分自信,在能力、实力上,自我把握失衡,是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一种自不量力的放大自我,于已不利,同时损害了整个创业团队。

  4、不善交流。如果一个大学生不善交流或不会沟通,不善与他人合作,即使专业技能再优秀,也很难有用武之地。大学生沟通能力欠佳主要有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严重影响了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内心时有一种孤寂、渺小、自卑、困惑的感觉。这种感觉便影响到大学生沟通与交流。

343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