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共青团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对帮助青年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营造青年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都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欢迎参阅。
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1. 山东省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状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确保充分就业历来都是党和政府重点关注并努力争取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当前青年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臻激烈,青年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
山东省共青团积极响应团的十六大、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有关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建设的要求,准确把握青年就业创业在就业工作全局中所处于的重要位置,认真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工作并以初见成效。目前,山东省顺应市场规律,建成了包括专业对口型、服务型、素质拓展型等多个类型在内的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推动了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多种类型的见习基地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符合青年的现实需求,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实现了共青团工作和组织模式与商业模式的结合。
截止到目前为止,山东省共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890个,这些基地多为山东省内的大中型集团以及科研机构。很多青年人在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这种“硬着陆”加剧了就业要求与工作经验不相匹配的矛盾。青年人进入见习基地后,通过针对性技能培训,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并对企业特有的行为模式有所了解,求职能力和实践技能得以深化,有效地解决了就业要求与工作经验不相配的矛盾,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通过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充分利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根据青年人的专业特色合理安排见习基地的行业取向,平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进一步完善青年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切实保障对青年就业的落实效果,提高青年人未来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一、省内共青团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结构类型多样,涵盖的岗位类型以及青年就业创业的途径呈现多样化。
山东省共青团创业就业见习基地所涵盖的岗位类型以及青年就业创业的途径呈现多样化。2009—2010年,团中央总共公布七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名单,通过整理分析,山东省有近千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山东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所设置的岗位类别多种多样,通过分析这批名单上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岗位的设置以及需求,可以将其分为专业对口型、素质拓展性、服务型以及其他类型。经对比分类,其中专业对口型有495个,占总数的55.6%;服务型有188个,占总数的21.1%;素质拓展型有112个,占总数的12.6%;其他类型有95个,占总数的10.7%。数据显示,专业对口类和服务类岗位仍占据主导地位,对青年的需求量较大。青年就业的途径也呈现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所学专业,省内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青年就业的需求在专业基础上扩展到其他方面,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
二、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稳步发展。
山东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在山东省各个地市均有分布,
1.2山东省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维护运行状况。
山东省各级团组织把把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作为服务青年的重要载体扎实推进,有效促进了青年就业创业。自山东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创立以来,各地团组织按照团中央统一部署,以“提升质量、规范管理、加强对接”为目标,通过加强调研分析、开展见习岗位对接月、完善《见习基地管理办法》、扩大宣传范围和深度等有力措施,使见习基地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1年1月5日,山东省累计建立见习基地2686家,2010年新增基地1250家,2010年新增上岗20457人,新增录用17548人,增加幅度较大。
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提供良好的实习岗位,尽力满足广大青年就业创业的需求。见习生范围上,在团中央提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青年、下岗待业青年以及青年农民工等四类的基础上,增加在校大学生;见习基地范围上,由团中央以企业单位为主拓展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四类,进而实现见习基地与见习青年覆盖领域的双向拓展。
2.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岗位对接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团市委积极为企业与在校大学生搭建平台,帮助企业选拔人才,让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使广大青年加深见习基地与青年的相互了解。同时,协调有关部委、整合社会资源,将资源向基层见习企业倾斜。紧紧抓住寒暑假期间青年及大学生见习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集中开展就业创业活动,组织各种见习招聘会、见习岗位双选会、创业研讨会。区分不同青年类别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别的服务,使各方面工作有效开展。建立省、市、区三级共青团组织纵向联动,校、地、企三方力量横向合作的良好工作局面,切实密切了见习岗位与青年求职者的对接。
见习基地工作逐步转化成为一项长期性重要工作
1.积极响应政府有关政策,拓宽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的服务渠道。积极响应《“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关于共同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将共青团见习基地组织的高校毕业生见习纳入“三年百万”计划,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下发有关配套文件。为方便青年参与见习活动,团省委积极拓宽服务渠道,确保广大青年能通过创业网络平台以及“见习基地进校园——见习岗位与大学生面对面”等多种渠道参与见习。形成了有代表性的6条见习岗位对接的路径。一是依托共青团组织网络对接;二是联合团属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对接;三是成立专门机构对接;四是通过招聘会、推介会等模式集中对接;五是以专项活动促进对接;六是以热线、网站等常设渠道对接。
2.建立了较为有效的工作机制制度。一是各级团组织职责明确、衔接顺畅的工作体制初步形成。二是建立了见习基地工作考评制度。三是各地形成了见习基地信息月报、运行情况季度分析等工作制度,促进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及时了解青年对见习基地和见习岗位的需求情况,全面掌握已建基地和在建基地的运行情况,跟踪做好对进站见习青年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服务。及时总结经验、树立见习基地典型,形成全社会都关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良好氛围的形成。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稳步发展
“青年创业见习基地”若要长期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需要从各种问题与不足中寻找创新与制胜点。从目前社会就业形势来看,常规就业岗位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大学生以及各种技术人才,而且新型产业链也不能得到政府和各行政部门的管理与合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显示,我国青年就业问题日益凸显,2001年以来,35岁以下的青年占下岗失业人员总数的70%,青年成为失业人员的主体。2005年开始,20 世纪80 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的同时,90年代出生的人口也将陆续达到就业年龄。可见,我国就业工作的战略重点已经从解决下岗人员就业逐渐转移到解决青年的就业问题上。
因此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首先,指导思想作为一个公司和就业岗位的核心灵魂,在见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在有些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导致工作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部分团干部的思想认识里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团干部和管理人员对于招工现象显示出消极态度,其认为现在就业的青年能力不高,在工作中不能处理好任务的协调性。建议有关部门定期召开青年就业会议,明确见习基地的指导思想,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给就业青年定位。
其次,调查显示,基础建设体系不完善,没有及时总结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案例。体系包括就业导向不一致,管理机构不合理,实习以及见习使用资源不能满足实习人员的培训规划,而且岗位培训的内涵界定不清,工作定位模糊。随着社会培训力量的逐渐增强,我们需要各培训机构和企业部门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来鼓提高青年就业创新能力。关于见习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只是表面上显示见习基地和岗位总量较多。这是由于管理部门追求表面工作而不注重实际效率,忽视建设常规标准,以致于青年工作效率降低,即使有技术也不能展现,因此不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再者,由于建设方面的缺陷,工作环境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心理,由此就业人员会表现出轻视与热情态度不高等现状。
指引道路是一个就业岗位和见习基地不可避免的责任。这就要求其应该开展必备的就业形势教育。摆在管理人员的面前有两个缺陷:一是就业人员与就业岗位得不到对接,得不到应有的就业信息。二是在就业的情况下,管理约束机制不完善,人员擅自离岗,见习氛围不能活跃见习青年的心理。由此看出,开展就业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但现有的部分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不能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而且组织与管理还是延续以前传统的模式,不能使就业方式灵活多样,有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专题活动引导就业青年了解政策和运用政策,以此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资金供应不足也是现在见习建设基地不足的地方。充足的资金是就业岗位和见习基地的支柱力量,它能开展有效地创业技能培训,这样会培养一批有技术、有素质的人才。其中有部分见习基地和企业管理岗位资金扶持度不够,从而补贴政策也不能完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5个省份下发了有关资金扶持政策的文件,其中9个省份省级团委参与了联合发文,但山西、辽宁等17个省份共青团见习基地中符合文件条件的见习人员已经享受到一定的见习补贴。
.结论和建议。
青年就业见习基地的建立加强了各地市间的交流协作,引导广大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青年以就业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促进全省经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为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建立和发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应该注意行业和专业的针对性,立足于各地的经
济结构类型和青年人才的专业特色,使两者合理充分的结合,促进各地区之间见习基地的协调发展,加强见习基地供求的动态平衡。同时,应注意统筹就业目标和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在见习基地属地管理和就近原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产业给与适当的侧重,平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最大程度避免人才的浪费,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