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热门暴利行业有哪些
大学生创业网讯现在哪个行业好?创业为了赚钱,赚钱为了养家糊口,但是当有足够能力让自己幸福的时候,自己的目标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现在的暴利行业有哪些?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行业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长远目标的“预成功人士”。现在的热门暴利业有哪些?小编推荐十大暴利行业,让暴利从这里开始吧!
1、体育经营管理
代表人物:马克·库班——达拉斯小牛队老板,福布斯2009年全球富豪榜296位,资产净值23亿美元,曾8年入选福布斯富豪榜。
体育不再只是一种拼搏向上的人类精神体现, 已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行业。特别是当体育形成一定规模时,体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密不可分。虽然体育服饰与用具已经造就了李宁,丁世宗,丁水波与徐景南等富豪,但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发展空间。
美国体育产业对于美国经济的贡献占到11%,我国体育产业的贡献则只有0.7%,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国际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初期,身为运动员的姚明也投资到这个行业中。部分通过利用国际赛事交流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发展起来的体育经营管理公司的利润总额与净利润增长率的平均值已达到40%左右。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预言,体育产业将成为世界21世纪四大产业之一。其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是找准其投资发展的突破口。
体育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世界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美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大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在各大行业总产值的排名中居第22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进入了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列。早在2000年,全球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就高达4000亿美元,并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着。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5%。
中国体育市场的产业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中国体育产业才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形态和较为完善的体育行业的制度,中国的体育广告业、体育建筑业、体育博彩业、体育旅游业和体育用品业等具体行业也是在这个时期得以充分发展。
1995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指出中国体育产业要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虽然目前中国体育行业的资产存量、人力资源状况和资本增值效率在快速增长,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的体育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各个环节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体育产业经营方面的经验和模式,是中国体育产业快速成长的捷径。例如,一度被媒体热炒的贝克汉姆转会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运作,其经营手法之妙是体育产业化的经典之作。
2、传媒
代表人物:克莱斯·默多克——2005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49位。
像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却没有出现传媒大亨是不可思议的,这当然与媒体行业长期没有放开有关。
中国提升自身软实力和争取国际舆论话语权的需要日益紧迫,伴着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介入这个行业,必然有传媒巨头脱颖而出。他们会整合电视、广播、报纸、出版、互联网,打造立体化的传媒集团,目前一些地方电台的横向并购已显露出这种趋势。
当然,在这一行业诞生真正的民间富豪,还需要舆论环境的进一步放开。
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从传媒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幅来看,除报纸发行和期刊发行两个行业外,其他各行业的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8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3.6%。
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平面媒体政策相对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渐启、市场拓新先机开始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传媒产业雏形已经形成,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从传媒资本的角度看,中国传媒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明显加快,而且国家的有关政策也开始松动,由原来的严格控制到现在的限制性进入。
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但人均广告支出只有美国的2%到3%,前景看好。中国新媒体用户大多小于三十岁,其中四分之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二到三倍。200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年度增幅更是达到75%。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展示出令人期待的高速增长势头。未来的三到五年,是中国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
3、卡通产业
代表人物:罗伊·迪斯尼——2006年资产12亿美元。
我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但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5%之间。而作为现代第三产业核心的以文化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却仍然发展缓慢。因此我国文化市场供需缺口巨大,特别是卡通产业,即以卡通形象及品牌为核心,由动漫,动画,影视,图书,音像制品以及衍生产品和特许经营产品等所形成的产业链。
据统计我国每年国产动画节目播出市场需求缺口为25万分钟,其制作收入,衍生产品收入和国际市场播放收入合计达200亿元。随着数码和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看图”时代,卡通文化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的卡通行业就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动画片的生产和制作面临新的革命。迪斯尼公司推出一系列大制作的动画巨片,包括取材于安徒生童话的《小美人鱼》(1990)、根据阿拉伯古典名著改编的《一千零一夜故事》(1992)、根据莎翁名著改编的《狮子王》(1994)、反映早期北美殖民生活的《风中奇缘》(1995),以及第一部全部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等等。这些动画大片的推出不但体现了迪斯尼驾驭新技术的能力,而且还引发了“剧场传统”的回归,人们不再守着家里的电视机而是买票到影院里去观看动画片。这是电视取代电影成为最重要的动画媒体之后从没有过的现象。
另一方面,以“梦工厂”为代表的 卡通业界新锐也在与迪斯尼的竞争中逐渐崛起,不断为世界各国的卡通迷们奉上精美的“动画大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非欧美国家的卡通业也正在获得长足的发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中、韩、日三国为代表的东亚卡通业的崛起。
在中国,“中国学派”的出现,把民族文化与动画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部部美轮美奂的动画精品,在世界上为中国卡通界赢得了尊重与赞誉。韩国的卡通艺术基础相对薄弱,但是通过与日本卡通界的交流与合作,也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风格和影响。日本卡通业在经历着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之后,不但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卡通风格,而且还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日本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日本卡通也正在以新的姿态走向全世界。
4、本土服装品牌
代表人物:丁世忠——2009年胡润富豪榜43位,资产150亿元。
去二三线城市的大街上走一走,我们看到的越来越多是本土的消费品牌。除了安踏、特步、361度、李宁等体育服饰品牌,雅仕和卡宾等也纷纷向乔治·阿玛尼和杰尼亚等品牌发起挑战。这些原本在十几年前扮演西方品牌的外包制造者角色的工厂,慢慢开始自主创新建立自己品牌。虽然创新程度有待加强,自然界的规律却慢慢被打破了。“小鱼”们学会了“农村包围城市”,从二三线城市出发包围“大鱼”们直至吞噬。
现在你会发现,用一件名牌的价格零头可以买到几乎品质无差的衣服。如果设计创新再有所加强,那么本土服装品牌崛起的日子就真不远了。
中国本土消费品牌日益崛起,对外国名牌构成挑战,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趋势。任何怀疑这一点的人,只要去福建省小城市晋江的大街上走一走,就会深有感触。
在一段典型的百十米长的街道两侧,有34家出售各种本土品牌产品的商店。向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Adidas)(据信,两家公司今年的在华销售额可能都在10亿美元左右)发起挑战的,是安踏(Anta)、特步(Xtep)、361度、李宁(Li Ning)、星泉(Xingquan)、贵人鸟(K-Bird)和德尔惠(Deerway)等本土竞争对手。七匹狼(Septwolves)、利郎(Lilanz)、宏兴百货(Hongxing Baihuo)、365+1、雅仕(Yashi)和卡宾(Cabeen)则把目标瞄准了乔治 阿玛尼(Giorgio Armani)、雨果博斯(Hugo Boss)和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等品牌。
这些名称也许听起来并不耳熟,甚至很怪异。但现实是,事物的自然秩序正在逆转:小鱼开始吃大鱼了。那些十多年前从西方品牌持有者手中承接外包制造业务的中国公司,如今纷纷成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产品。通常情况下,它们所销售产品的质量与它们过去为外国大牌制造的产品并没有什么差别。
比如安踏、特步、匹克和361度。它们都从外国品牌的代工厂起家,但如今都凭自身实力获得了国际认可,正从耐克和阿迪达斯那里赢得中国市场份额。赞助美国国家篮球协会(NBA)球星的决定,加快了它们向价值链上游迈进的步伐。NBA在中国广受欢迎,部分原因是因为有中国球员姚明和易建联的参与。
在香港上市的匹克和安踏,为姚明在休斯顿火箭队(Houston Rockets)的队员提供赞助,确保了NBA赛事在中国播出时,它们能够吸引到数百万眼球。在这些营销手段的带动下,本土运动服饰品牌今年的国内销售规模迅速扩大。而与此同时,阿迪达斯的业绩大幅滑落。随着业务流向本土竞争对手,阿迪达斯的零售代理商今年关闭了约100家门店。管理人才也被挖走:阿迪达斯集团旗下锐步中国(Reebok China)的总经理郑捷于2008年末跳槽到安踏。
5、 金融投资
代表人物:沃伦·巴菲特——200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一。
尽管中国的资本市场被普遍看好,国际投资大师频频惠顾。但仅靠金融投资而登上富豪榜的本土富豪还未出现。中国能不能出现巴菲特?
一定会。因为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正逐步完善,股市逐渐实现全流通,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引入了做空机制和先进的衍生金融工具,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全球资产配置没什么不可能。当前还差的就是一些时间和更先进的金融投资工具,以中国人的投资智慧,诞生世界知名的投资大师和金融富豪并不遥远。
去年在深圳比亚迪公司总部,巴菲特与中国企业家和投资者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话。有投资者问:如果巴菲特在中国,他能否取得成功?中国内地可否诞生中国式巴菲特?
巴菲特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如果我在中国,我也能取得同样成功。”他称,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是正确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只要投资理念和方法正确,中国也可诞生类似他这样创富的人物。
长久以来,不少国内投资界人士自己怀疑甚至否认长期坚持价值投资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行性,而巴菲特这次却出人意料地公开声称:中国完全可以复制巴式样本。
最近十几年,中国出现了类似于包括巴菲特投资的比亚迪等优秀公司,有了这些超级明星公司,未来才能出现类似于美国那种让巴菲特10年赚到10倍把13亿变成134亿的可口可乐和30多年最高上涨168倍的华盛顿邮报之类的超级明星股。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激荡增长30年,股市也20年大涨25倍,最高上涨60倍。巴菲特表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自己很想多活几年,但就算自己不久离世,也还会坚定地相信,中国文化和比亚迪的文化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良好的经济发展潜力和良好的股市长期上涨潜力,为出现巴菲特45年4361倍的投资业绩神话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未来中国股市出现类似于巴菲特45年4361倍的投资神话的可能性相当大。但把个人财富积累到450亿美元的可能性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私人企业要想象巴菲特那样大规模并购实现规模扩张和财富增长条件还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