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如何打造生本课堂

如何打造生本课堂

时间: 李敏740 分享

如何打造生本课堂

  一直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其最基本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打造生本课堂的策略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生本课堂策略:保证前置性学习的质量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前置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了你的课堂是否高效,决定你的课堂是否开放,甚至说它决定着老师课堂的教学走向。

  前置性学习就是教师在进行一节课堂教学之前的一个设计环节,它根据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情况来确定学习的内容以及所学习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和如此强调前置性学习的重要性,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地为学服务。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先做后学、先会后学,更不可能做到先学后教。通过“前置性作业” 的布置,让学生课前先学起来,使学生有备而来,对课堂充满自信心,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前置性学习与传统的预习是有一定区别的,简单地说,一种强调的是学习内容,另外一种强调的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们小学语文传统的预习内容一般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文章,而前置性学习既有阅读性内容、积累性内容,还有生活性内容。就一篇文章而言,传统的预习对许多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只是将课文粗略读上几遍,对生字词进行圈划,这就算是预习了。这样预习的结果是低效的,最多解决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基本上没有领悟。而前置性学习则是对文章进行系统的学习,学生不仅要读懂课文,提前解决生字词,还要开展延伸阅读,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资料,重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当然,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要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有所变化,有些前置性作业内容可能是雷同的,但是依据不同的课文类型,依据不同的教学预设目标,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是要有所差异的,绝不可以整册教材的前置性作业完全雷同或笼统,这样一方面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的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质量。

  那么,怎么样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完成前置性作业,让其带着准备走进课堂进而更好地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呢?我认为一方面是注意前执行作业布置是要注意把握几项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是注意对前置作业完成情况设置相对应的评价机制。

  1.低入原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按优、中、差三个学生层次来精心设计或选编练习,设计布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用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来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

  2.指导性原则。前置作业的布置必须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必须在作业中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大概思路。前置作业可以是下节课的重点甚至是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是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

  3.个人作业与小组合作作业相结合原则。全部是由个人完成的作业,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以前置性作业尽量安排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和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相结合。

  4.趣味性原则。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颇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

  5.开放性原则。部分作业可以体现开放性,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多面性。根据课文适时适量布置开放作业,让学生“各有说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6.监督原则。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作业提供的信息,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有用的,我们必须做好督促学生高效、按时完成作业的工作。检查批改要及时。班级可建立监督制度,教师检查和抽查监督,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可以组内相互检查批改、组间交叉检查批改、科代表检查批改、教师全收全改、教师抽查批改等手段进行检测作业。

  7.激励评价原则。

  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呈现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要有所用,这样的话,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也可将优秀的作业在班内进行传阅或张贴,每个学期或每个月评出最佳作业(作业之星)并进行奖励。

  评价说明:要根据书写、朗读的流利通顺程度、个人学习与接受他人建议的态度来进行评价。以从高到低,☆☆☆☆☆——☆为标准,看谁得到的☆最多。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这其中既有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如在布置作业时目的不明确,题量过大,题型单一,没有跟进的评价等等,同时也有学生需要对于教师新的教学形式和自我学习方法的适应过程。在这样一步步的实践摸索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对于前置性作业由最初的四分之一的优等生主动高质量的完成到后来近五分之四的学生主动高质量的完成。而这也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 在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由于在合作学习中,缺失整个班级的合作小组运行机制,小组合作泛化、形式化,形成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的局面;学生缺少了独立自主的思维过程等等一些偏差,影响了学习品质的提升。 为此,怎么样才能让小组学习小组交流不流于形式,避免课堂中出现伪交流,伪展示的现象成为实施生本课堂的另一个关键。

  生本课堂策略:实施小组有效合作学习,

  (一)小组管理与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迫使小组先进带动落后,追求整体进步。而这首先就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构结构。小组的构成不能是随机性的,而应依据学生现有的不同发展情况,让一个小组内既有优等生同时又有中等生和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组成。在这样的组成基础上,同时尽量兼顾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善于表达与不善言辞,有领导组织能力的与不善与和别人协作交流的学生等等。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者和管理者,他们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各小班的学习质量,在小组学习中发挥着牵引和桥梁作用。小组捆绑考核的实质是将管理分配到各个小组,由各个小组长进行督促,这样既扩大了督促面,又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这样,如果把每个小组看成是一个小班,那么一间教室就成了若干个小班,高效课堂就等同于小班化教学,无形当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而这样从某一方面来讲也弥补了大班额教学所产生的一些弊端。

  (二)小组内的交流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所当然,我们的课堂就要特别重视个人的和群体性的自主学习。课堂中要遵循独立尝试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共享的原则,进行生生、师生互动。独立尝试有自读、自思、自练等形式,合作学习有互学、互查、互议、互评等方法,而小组合作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合作方式。在小组合作时,要互动学习、过关纠错。而互动学习在预习、和课堂上都可以进行,主要表现课上组内的 A层学生带动B层、C层学生学习,大家共同解决问题。而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让其在小组内互动,切不要走过程,毕竟课堂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全班小组大交流的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而小组小展示的过程就给了每个学生和学习伙伴互动的时机。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要让其组织好组内的交流,避免课堂中小组交流中看似热闹非凡,实则胡聊乱侃,同时教师可以参与薄弱小组的讨论交流,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取得一致的看法。课堂上则通过展示、点评、质疑实现互动。

  生本课堂策略:提高小组大展示的实效

  生本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所以在小组大交流中,就要求我们充分信任学生,教师不要着急去讲,要让学生充分地说。不要在课堂中过分干预学生的思路,我们在他们交流的基础上给予帮助,这样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才真正是以学定教。现在的课堂中,很多的时候不是让学生去自己去感悟文本,而是让学生努力感悟老师的感悟,学生实在课堂中努力寻找老师想要的答案,而并非是老师学生自己真是的有感而发的想法。在学生交流之前,学生估计在哪里理解起来有难度,准备通过哪里加深学生的感悟,这些在课前都要有所预设。当然,在小组大交流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组织,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随心所欲地交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相应的形式设置。

  1.小组问题讨论式 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或学生提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各个组员发表意见,经本组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

  2.角色表演式 目的是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得体的交际,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它可以使学习者在模拟的社交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交际能力,也可以在情境中加深对形象的理解和文本情感的领悟。

  3.游戏竞赛式 团队游戏竞赛是合作学习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友好和合作的气氛,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游戏 竞赛式中,学生都作为不同小组的代表,同以往成绩与自己相当的其他小组成员展开竞赛。教师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安排各小组中相同编号的学生进行比赛,他们水平相当,机会均等,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形式是多样的,我们还可以在小组大交流中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此如疑难破解式、小组辩论式、拼图组合式等等。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需要把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做一个学生背后的推动者、团队的调和者、问题的释疑者和学习的建议者。一言以蔽之,需要我们放手。

  在这个过程中,生本课堂的本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这应该是回归教育的本真。我们要对学生放手,但是并不代表教师无为。有人说:“生本课堂”来了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变得无所事事了,听听学生交流交流就够了,既轻松又简单。如果站在这样的角度来解读“生本的课堂”,我想是浅薄的,相反,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中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精彩发言并给予相应的肯定与鼓励,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而临时生成而进行适时的点拨于引导。其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张力、生命力反而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辛勤的研究性的劳动。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劳动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也更加具有挑战性。设计什么样的前置性作业、设计什么样的开放性问题,这些是一个方面,课堂如何应对学生交流并引领更具深入,都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思考、去设计、去应对。

  1.教师需要思考学生泛泛而谈时,如何引领孩子深入。

  2.教师需要思考在环节转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转移触角与视线。

  3.教师需要思考当学生遭遇到困难时,如何拨开孩子眼中的迷雾。

  4.教师需要思考在什么时候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提升学生思维包括思想上的认识。

  5.教师需要思考在学生精彩生成是基于合适的肯定和鼓励。

  一句话,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的角色,但也不能褪去教师本该承担的角色。

  生本课堂策略:关于设计有效评价练习

  组织有效的练习既是是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的支撑,同时也是对学习进程中学生自身对相应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测手段。对小学生而言,机械枯燥的练习检测容易引发学生对练习内容的反感,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检测需要于实际的课堂预设学习目标相结合。同时。同样的练习内容以什么样方式出现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同时,练习过后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策略与方法。

56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