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數字“〇”的起源是什么

时间: 东艳656 分享

  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那么,數字“〇”的起源是什么?

  數字“〇”的起源

  數字在經濟活動中用途極為廣泛。漢語數碼字有大寫和小寫兩套系統。大寫數碼字是“零、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兆”,小寫數碼字為“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兆”。這些數碼字,除“〇”以外,其余的毫無疑問都是漢字;而“〇”似乎是一個另類:首先,它是一個獨立完整的音義結合體,《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都收有這個“〇”,註音為“líng”,釋義為“數的空位(同零)”,似乎完全具備一個漢字的資格;但是,從書寫上來看,其筆畫是無法分析的,漢語的橫、豎、撇、點、折等五種基本筆畫能夠描寫其他任何漢字的結構,在“〇”這裏卻毫無用武之地。作為其他漢語數碼字,甚至其他所有漢字的一個另類,“〇”在字形上倒與阿拉伯數字的“0”很相似,那這個“〇”是從“0”演變而來的嗎?

  其實,“〇”這個“字”在漢語系統裏,古已有之。撇開“〇”在甲骨文、金文中就用作構字符不談,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〇”作為獨立的負載特定意義的符號,就常見於當時的古星圖。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五星占》,列有從秦始皇六年到漢文帝三年期間木星、土星、金星的位置,其中“〇”就是表示“星”的符號(劉雲友《中國天文史上的一個重要發現》,《文物》1974年第11期)。表示“星”義的“〇”的讀音,迄今發現的最早記錄是,“唐史載武後制字十二”,其中“〇”音義同“星”(明·顧起元《說略》卷十五)。

  武周制字“〇”表“星”義,與表示數值0概念的“〇”沒有語義聯系。而隋唐宮廷樂譜《燕樂半字譜》用“〇”表示樂譜中的空位,相當於今天的休止符,似與表數值0概念的“〇”不無關聯:隋唐樂譜中的“〇”在功能上已經很接近位值計數時的空位。有意思的是,隋唐樂譜用“〇”代表休止符,而現代簡譜用“0”來記錄休止符,這絕不僅僅是一種巧合:“〇”從隋唐樂譜中的空位符號,完全可能泛化為包括數值計數在內的一般意義的空位符;而阿拉伯數字“0”本來表示一般的0概念,借用到簡譜中記錄音樂空位,又具有“返源”的意味。

  隋唐樂譜空位符號“〇”在使用上的泛化很快在後世成為現實:刊刻於宋紹興31年(公元1161年)前後的現存最早的韻圖《韻鏡》,就大量使用了“〇”這個符號,表示無此音節,即有此音而無此字,──“〇”在這裏代表音節的空位;與此大致同時,人們在圈點刻本書時,在段落與段落之間也用“〇”做標識,“〇”還有專門的讀音:讀若“圈”,──“〇”在這裏代表段落間的空位。還是在此前後,金世宗大定20年(宋孝宗淳熙7年,公元1180年)修成《大明歷》,首創用“〇”來表示天文歷法計數中的位值空位(《金史》卷二十一,卷二十二),──至此,“〇”的性質發生了質的變化,它可用來代表計數中的位值空位,正式演變成數碼字“〇”。

  有人認為:“南宋蔡沈的《律呂新書》內,把118098用文字表示為十一萬八千□□九十八。這□□即代表空白。畫方時一快變成〇了。大約江南在南宋末,北方在金末元初,數學著述中都出現了〇的符號。”(蔡美彪主編《中國通史》第七冊,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其實,這裏的“□”也好,快寫成“〇”也好,與表示0概念的“〇”明顯不同:它這裏一個系位需用兩個“〇”,一個表系數,一個表位數,不具有0概念系位合一的性質。所以,《律呂新書》的數字表示法只是個人的書寫行為,它顯然不是數碼字“〇”的真正來源。至於“江南在南宋末,北方在金末元初,數學著述中都出現了〇的符號”,這正是當時“〇”已正式演變成為數碼字的必然結果。

  “〇”何時取得、如何取得“líng”的讀音,是有關數碼字“〇”起源的另一問題。上文已指出,在宋金時代表示0概念之前,“〇”曾有過兩個讀音:一是武周制字表“星”義的“星”音,再就是宋代刊書標識段落間空位的“圈”音。0概念的“〇”與“星”義“星”音的“〇”只是偶然同形,可略而不談;而0概念的“〇”既是脫胎於表示樂譜空位、音節空位、段落間空位的“〇”,為何沒把“圈”的讀音一同借來,倒是有點耐人尋味。“〇”讀若“圈”,這個讀音如同把“〇”讀作“環”、“框”一樣,音響形象(能指)與概念(所指)聯系過於緊密,不太具有符號的任意性特點,所以行而不遠。“〇”取得“líng”的讀音,當與“零落”之“零”演變為漢語大寫數碼字“零”有關。《說文》:“零,余雨也。”段註:“謂徐徐而下之雨……引申之意為零星,為雕零。”“零星”又引申為“零頭”。用漢字“零”表0概念,首見例同“〇”表0概念一樣,也在宋紹興年間:趙彥衛《雲麓漫鈔》:“城成,周六裏半零六十五步,高三丈。”“零”和“〇”都表示0概念,所指相同;沒有合適讀音的“〇”借用“零”音,非常自然。宋·丁度《集韻》卷四:“零……又姓。或作□,亦從泠,古作□。”“零”作姓氏可寫做“□”,快書成“〇”,“零”“□”“〇”在這裏通用,“〇”讀“零”音,很好理解。

  總之,“〇”表示0概念,是從用來標識樂譜空位、音節空位或段落間空位的符號“〇” 變化來的,又借用了同樣產生了0概念詞義的“零”的讀音;“〇”和“零”表示0概念的首見例都在南宋初年;它與阿拉伯數字“0”沒有演變上的源流關系。

3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