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内陆河
中国最大的内陆河
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是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塔里木河。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介
塔里木河由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汇流而成。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千米,最后流入台特马湖,塔里木河全长2137千米,仅次于伏尔加河、锡尔—纳伦河、阿姆—喷赤—瓦赫什河和乌拉尔河,为世界第5大内流河,中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历史上塔里木河河道南北摆动,迁徙无定。最后一次在1921年,主流东流入孔雀河注入罗布泊。1952年在尉犁县附近筑坝,同孔雀河分离,河水复经铁干里克故道流向台特马湖。塔里木河周边因为有塔里木河水的滋润而变成绿洲地带。塔里木河流域远离海洋,深处中亚内陆,四周高山环绕,大陆性气候非常明显,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四季气候悬殊,气候变化剧烈。
地理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处天山和昆仑山之间,包括周边山区总面积105万平方千米,占新疆总面积的63%。盆地面积53万平方千米,盆地中心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千米,山前平原和绿洲仅19.24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流域地理坐标为东经71°39''-93°45''、北纬34°20''-43°39'',北倚天山,西临帕米尔高原,南靠昆仑山、阿尔金山,三面高山耸立,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以下分为山麓砾漠带、冲洪积平原绿洲带、塔克拉玛干沙漠区。
自然环境
气候温度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绕,属大陆性暖温带、极端干旱沙漠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温差大,多风沙、浮尘天气,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年平均日较差14℃-16℃,年最大日较差一般在30℃以上。年平均气温在10.6℃-11.5℃之间。夏酷冬寒,夏季7月份平均气温为20℃-30℃,极端最高气温43.6℃。冬季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0℃至20℃,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0.9℃,≥10℃积温多在4000-4500℃之间,持续180-200天,日照时数在3000时左右,平均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740千瓦.公顷.a,无霜期187-233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4-42.8毫米,蒸发量1125-1600毫米(以折算E-601型蒸发皿计算)。干旱指数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增大,在17-50之间。干流地区多风沙、浮尘天气,以下游地区最为严重,起沙风(≧5米/秒)年均出现次数202天,最大风速40米/秒,主导风向为北东到东北东。
土壤类型
塔里木河流域土壤比较简单,除风沙土外,主要为水成型土壤,流域土壤主要为胡杨林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残余沼泽土、残余盐土、龟裂土、风沙土和绿洲土组成,总面积7278.66万亩。流域土壤的分布受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垂直河道有明显的规律性,一般河漫滩上分布着盐化草甸土或盐化草甸胡杨林土,自然堤或老河漫滩上分布着胡杨林盐土或灌木林盐土,在牛轭湖或阶地旁洼地上分布着沼泽土,在阶地或河间洼地上分布着典型盐土或草甸盐土,河间古老冲积平原上分布着荒漠化盐土、荒漠化草甸土或风沙土。
植被分布
塔里木河流域的植被由山地和平原植被组成。山地植被具有强烈的旱化和荒漠化特征,中、低山带超旱生灌木,寒生灌木是最具代表性的旱化植被。其主要表现是植被种类贫乏,结构单纯,生长稀疏。横贯全流域广泛分布着胡杨、灰杨、沙枣、铃铛刺、红柳、盐穗木、白刺、苏枸杞、骆驼刺、罗布麻、甘草、芦苇、香蒲、拂子茅等。作为建群种或优势种在流域构成一定面积群落的为胡杨林和柽柳灌丛,纯草类面积较小。植被的发育程度与分布、地形水系和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距河道越近,植物种类越丰富,生长也好,反之植物种类越单纯,生长也越差。在灌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因生态条件的变化,自然植被特点也已改变。塔里木河流域林业用地总面积286.65万公顷,流域草地总面积2389.84万公顷。
历史变迁
“塔里木”在古突厥语中,意为"注入湖泊、沙漠的河水支流"。"塔里木河"一名见于《清史稿》,系维语,意为"无缰之马"和"田地、种田"双重含义。就前者而言,流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干道,河道含沙量大,冲淤变化频繁,河流经常改道,在中游地区造成南北宽达百公里左右的冲积平原,河道曲折,汊流众多,芦苇水草丛生,浩浩荡荡形成一派"水上迷宫"景象。就后者而言,它自西向东,蜿蜒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加上塔河两岸胡杨林浓荫蔽日,形成天然绿色长廊,沃野千里。千百年来,有关塔河的传文不绝于书,一般史籍文献称此河为计戍河、葱岭河,而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载是《山海经》:"河山昆仑,潜行地下,至葱岭山于阗国,复分歧流出,合而东注泑泽,至而复行积石,为中国河。"在《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当时的塔里木盆地被称作"西域",其"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今帕米尔高原),一出于阗(今和田),……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今罗布泊)。"这和今天塔里木盆地水系概式大体是吻合的。又按郦道元著《水经注·河水篇》记载,在北魏(公元5-6世纪)时塔里木河是南北两河入于罗布泊。塔里木"北河",上游由喀什噶尔河和阿克苏河构成,流经沙雅南汇渭干河(龟兹川水),入轮台境转向东北,沿今群尔库木沙漠北边的塔里木河故河道(现为农垦29团农田排水容泄区),在库尔勒西南入孔雀河流至罗布泊。塔里木"南河"上游由叶尔羌河和和田河及克里雅河构成,大体上是沿现塔里木河之南的阿合达里亚更南段,经铁干里克和阿拉干从南入罗布泊。到了唐代按《通典·于阗传》小注讲,"于阗河,名首拔河,亦名树枝河,或云黄河也,北流七百里入计戎河,一名计首河,即葱岭南河,同入盐泽。"葱岭南河一般均指叶尔羌河。又按《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三)讲,"又六十里至拨换城,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今哈拉玉尔滚一带),南临思浑河。"思浑河即今之塔里木河。据此,推测唐代塔里木河中上游河网形势与北魏比较无多大变化,仍分南北两条。
以上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总结的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