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裂谷带
世界上最长裂谷带
世界上最大终于长的裂谷带在哪里?我们在上高中的时候,老师都有给我们讲过,裂谷带形成,大多都是因为板块运最大动,就如同地震一般,东拉西扯地将陆地分开,再灌入点河流,一条裂谷带就形成了。现在就让小编带你们来见识一下这个世界最长的裂谷带吧。
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
东非大裂谷(EastAfricanGreatRift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最长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东非大裂谷卫星图片伤疤。当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朋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大裂谷跨越50多个纬度,总长6500千米。说它是东非大裂谷,可它从南土耳其开始,一直到莫桑比克海岸,横跨亚洲和非洲。 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古往今来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形成原因
据地质学家们考察研究认为,大约3000万年以前,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使得同阿拉伯古陆块相分离的大陆漂移运动而形成这个裂谷。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地壳处在大运动时期,整个区域出现抬升现象,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产生巨大的张力,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之下,地壳发生大断裂,从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运动不断的进行,地壳的断裂不断产生,地下熔岩不断的涌出,渐渐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则变成众多的山峰,而断裂的下陷地带则成为大裂谷的谷底。
东非大裂谷下陷开始于渐新世,主要断裂运动发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错动时期从上新世一直延续到第四纪。北段形成红海,使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分离;马达加斯加岛在几条活动裂谷扩张作用下,也与非洲大陆分裂开。
裂谷地貌
大裂谷中那些割裂最深的“伤口”,都已经被水灌满,形成了40多个带状和串珠状的湖泊群。未被湖水占据的裂谷,是一条巨大而狭长的凹槽一样的沟谷,宽度大约50千米,两边是陡峭的悬崖,高差最大的达千米以上。谷底有两条平行的深长裂隙,深达地壳底部,是地下炽热岩浆喷出的通道,这条通道使裂谷带成为大陆上最活跃的火山带和地震带,共拥有10多座活火山和70多座死火山。
东非大裂谷形成了很奇异的地貌形态:坦噶尼喀湖深1435米,马拉维湖深706米,分别为世界第二和第四深的湖。但由于它们位于非洲大陆上地势最低的深沟,如果把湖水抽干,那这两个湖底将分别低于海平面653米和243米;另一方面,沿裂隙涌上来的熔岩流,构成裂谷两岸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最高海拔将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在高原的上面还遍布高大的火山锥,如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高山上的雪峰与裂谷的碧波遥相辉映,神奇又壮观。
大裂谷地区地势开阔,人烟稀少,大小湖泊是热带动物赖以生存的宝贵水源,所以这里动物种类繁多,许多国家都在这里开辟了自然动物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裂谷分支
与河流一样,裂谷也是有分支的。
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分为东西两支。
1、东支裂谷带
东支裂谷带是主裂谷,沿维多利亚湖东侧,向北经坦桑尼亚、肯尼亚中部,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长约5800公里,再往北与西亚的约旦河谷相接;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喀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阿尔伯特湖,至阿伯特尼罗河谷,长约1700公里。裂谷带一般深达1000-2000m,宽30-300公里,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如埃塞俄比亚高原东侧大裂谷带中的阿萨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m,是非洲陆地上的最低点。 东非裂谷火山带共有活火山30余座。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全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约几十至200公里,谷底大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
2、西支裂谷带
西支裂谷带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由南向北穿过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向北逐渐消失,规模比较小,全长1700多公里。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这些湖泊多狭长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长670千米,东西宽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平均水深达1130米,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红海为世界第三深湖。
火山活动集中地区
现代火山活动中心集中在三个地区,一是乌干达-卢旺达-扎伊尔边界的西裂谷系,自1912-1977年就有过13次火山喷发,尼拉贡戈火山至今仍在活动;二是埃塞俄比亚阿费尔(阿曼)坳陷的埃尔塔火山和阿夫代拉火山,自1960-1977年曾发生过多次喷发;三是坦桑尼亚纳特龙(坦桑)湖南部的格高雷(Grgory)裂谷上的伦盖(坦桑)火山,自1954到1966年曾有过多次喷发,喷出岩为碳酸盐岩类,有较高含量的碳酸钠,为世界所罕见。位于肯尼图尔卡纳湖南端的特雷基火山在80-90年代间也曾多次喷发。现代火山活动区,温泉广泛发育,火山喷气活动明显,多为水蒸气和含硫气体,这是火山现今的活动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