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基础知识试题练习(2)
民法基础知识试题练习
16、下列情形中,属于无因管理的是( )。
A、甲清扫马路上的积雪 B、承揽人保管定作人提供的原料
C、乙跳入河中救起落水儿童 D、医生抢救病人
17、甲因债权人乙下落不明而将应交付的货物提存,提存后如货物遇风险而落水,则损失应由( )。
A、甲承担 B、乙承担
C、提存部门承担 D、甲、乙分担
18、依据《担保法》,企业法人的内部职能部门作保证人的条件是( )。
A、有清偿能力 B、有保证能力
C、企业法人同意 D、企业法人书面授权
19、甲向乙借款10万元,丙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甲届期未还款。则乙( )。
A、只能请求甲偿还
B、只能请求丙偿还
C、应先请求甲偿还,不足部分再请求丙偿还
D、既可以请求甲偿还,也可以请求丙偿还
20、甲、乙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先交货,货到一个月内付款。交货期届至时,甲发现乙有转移资产以逃避债务的行为。对此,甲可行使( )。
A、同时履行抗辩权 B、先诉抗辩权
C、不安抗辩权 D、先履行抗辩权
21、甲赠与乙一部手机。一个月后,乙将甲之子丙打成重伤。则( )。
A、甲有权撤销对乙的赠与 B、丙有权撤销其父对乙的赠与
C、甲无权撤销对乙的赠与 D、甲有权解除赠与合同
22、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名合同的是( )。
A、借用合同 B、保管合同 C、租赁合同 D、委托合同
23、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的取得采用( )。
A、登记原则 B、先申请原则
C、加注标记原则 D、自动保护原则
24、下列选项中,属于侵害专利权的行为是( )。
A、善意侵权 B、先行实施
C、假冒他人专利 D、非营利实施
25、按照商标的使用对象,可以将商标分为( )。
A、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 B、平面商标和立体商标
C、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D、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遗产范围的是( )。
A、奖金 B、珍贵文物 C、荣誉称号 D、国库券
27、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则其放弃继承的遗产应适用( )。
A、转继承 B、代位继承 C、遗赠 D、法定继承
28、继承人在遗产处理前未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 )。
A、接受继承 B、放弃继承 C、丧失继承权 D、转继承
29、依据《继承法》,转继承人必须是( )。
A、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 B、继承人的继承人
C、被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 D、被继承人的继承人
30、下列选项中,既可适用于违约责任,又可适用于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是(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不可抗力 D、第三人过错
民法基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撤销权是指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对已经成立的合同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的权利,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
2、【答案】D。解析:《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3、【答案】B。解析:《合伙企业法》第53条规定:“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丙与甲、乙之间的约定对外无效。
4、【答案】D。解析:双方法律行为指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买卖行为是最典型的双方法律行为。追认、撤销和立遗嘱的行为均属于单方法律行为。
5、【答案】C。解析:条件和期限的区别在于,作为条件的附款必须是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如果不属于将来或者该事实是确定要发生的,则不能成为条件附款,而属于期限附款。甲父死亡属于将来一定会发生的事实,因此该合同属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始期是使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期限,终期是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终止的期限。该合同约定甲父死亡时,房屋的买卖合同生效,因此该合同属于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
6、【答案】A。解析:《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具有身份性质的行为,如结婚、离婚、遗嘱等,代理人没有代为意思表示的余地,此类身份行为强调特定主体的本人的意思,故不得代理。
7、【答案】B。解析:双方代理又称同时代理,是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的情况,即一个人既作为卖方的代理人又作为买方的代理人。本题乙的行为正是典型的双方代理行为。
8、【答案】D。解析:按照《民通意见》第29条的规定,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在公民下落不明又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下,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过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如果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因此李某既可以申请宣告张某失踪也可以申请宣告张某死亡。
9、【答案】D。解析: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除斥期间的制度价值之一即促使表意人及时纠正意思表示的瑕疵,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即为除斥期间。
10、【答案】B。解析:用益物权在我国现行民法和民法学理论中,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
11、【答案】B。解析:乙卖手机属于无权处分行为,但根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善意受让人可以取得所有权。本题中丙不知情,且以市场价购得手机,故属于善意第三人,因此甲无权请求丙返还手机,其损失只能请求乙赔偿。
12、【答案】C。解析:甲越界建房侵入乙的宅基地,已经侵犯了乙合法拥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故D项错误,C项正确。
13、【答案】D。解析:依照担保产生的原因,担保可分为法定担保和约定担保。所谓法定担保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的担保,留置即为法定担保。而抵押、质押和定金均是由当事人约定产生,即为约定担保。
14、【答案】B。解析:《物权法》第212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因此本题B项正确。
15、【答案】A。解析: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是根据债的标的物属性的不同而划分的。特定之债的标的是特定物,在债成立时就须业已存在,具有不可代替性;而种类之债只需在种类物中确定一定量即可。
16、【答案】C。解析:无因管理是当事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谋利益。此时的“他人”必须为特定人,因此A项错误。B项属于约定义务,D项属于职务义务,均不属于无因管理,只有C项正确。
17、【答案】B。解析:根据《合同法》第101条的规定,甲将货物提存的行为合法有效,故根据《合同法》第103条的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因此该损失由债权人乙承担。
18、【答案】D。解析:我国《担保法》第10条规定,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19、【答案】D。解析:根据《担保法》第18条的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未届期清偿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因此乙既可请求甲偿还,也可以请求丙偿还。
20、【答案】C。解析:我国合同法上的不安抗辩权是指,先给付义务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义务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或者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或者有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以及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有权中止自己的履行。
21、【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92条的规定,当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时,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22、【答案】A。解析:无名合同,是相对于有名合同的法律概念,是法律上尚未确定一定的名称与规则的合同,具体是指《合同法》分则明文规定的十五类合同之外的合同。
23、【答案】D。解析: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故属于自动保护原则。
24、【答案】C。解析:善意侵权,是指在不知情的状态下销售或者使用了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产品的行为,可不承担侵权责任。先行实施是指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开始制造与专利产品相同的产品或者使用与专利技术相通的技术,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准备的,依法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该项技术,故不属于侵权行为。非营利实施是指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不视为侵权行为的情形。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项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25、【答案】C。解析:按照商标的使用对象进行分类,可以把商标分为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26、【答案】C。解析:荣誉称号实质上就是由外部机构(通常是比较权威的组织,尤其是政府机关)所授予的具有光荣名誉性质的名称,它意味着某种肯定、认可或鼓励。它属于身份权,不能继承,因此不属于遗产范围。
27、【答案】D。解析:《继承法》第2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28、【答案】A。解析:我国《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权的,视为接受继承。
29、【答案】B。解析:转继承指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又死亡的,由该死亡的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继承其应当继承的份额的法律制度。
30、【答案】C。解析:不可抗力是对损害后果法定的免责事由,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中均经常适用。《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一般只发生在侵权责任,所以排除。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负违约责任。所以本题C项正确。
看过“民法基础知识“的人还看了:
4.民法通则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