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生育津贴申领的条件

时间: 泽慧0 分享

生育津贴是指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那么,生育津贴申领的条件包括哪些呢?

生育津贴申领的条件

生育津贴申领的条件包括什么

生育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只适用于达到法定婚龄的已婚女性劳动者,并且还必须符合和服从国家计划 生育的规定。不符合法定年龄的已婚女性劳动者的生育和不符合或不服从国家计划 生育规定的生育,都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1、符合国家计划 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 生育手术。

2、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在生育(流产)时仍在参保的职工,按有关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不超过本单位工资总额 1%的生育保险费用,国家则采取税前列支的办法来间接资助,可见生育社会保险费用仍然由用人单位负担。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的生育保险则由国家财政单独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用人单位,由本单位承担女职工的生育费用。

生育保险的报销流程是怎样的

生育保险报销流程,是指用人单位及职工本人就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等费用,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期间的看护假假期津贴,向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的一个程序。

1、女职工怀孕后、流产或计划 生育手术前,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

2、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签发医疗证;

3、生育女职工产假满30天内,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办理待遇结算;

4、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支付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

参保职工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可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1)符合国家、省、市计划 生育政策规定;

(2)分娩或实施计划 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

(3)产前检查费和生产费用,当事人携带结婚证、社保卡(市民卡)及街道开具的计生证明到生育保险定点医院直接刷卡结算。

(4)申报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贴,需填写《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并加盖单位公章,提供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孩子的)、出院小结等材料,于每月1-10日之间的工作日前往市医保中心生育科办理申报手续。(相关手续应在分娩后一年内办理)

要注意,并不是只要开始参加了生育保险,那么之后因为怀孕生产产生的费用,就一定可以申请报销。享受生育保险待遇,需要申请报销生育保险的,需要满足规定的条件,其中就明确规定了,需要参加生育保险至少连续缴费超过了12个月,同时在生育子女的时候忍让还在继续参保的,那么之后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生育补贴的标准是多少

生育津贴的标准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乘以规定的假期天数。具体计算公式可能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北京除享受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外,可另享受生育奖励假30天,也就是女职工最少可享128天产假。

因此,具体的生育津贴标准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生育补贴是给单位还是给个人

生育津贴是给个人的,但一般情况下,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统一申领,不直接发给个人。

在产假、计划 生育手术假期间,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原工资标准一次性支付生育保险费,并按照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生育保险费。统筹地区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金融机构直接向职工发放生育津贴。另外,如果生育津贴低于员工个人的工资标准,那么差额部分还需要单位补齐。

生育津贴计算公式大全

生育津贴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

1、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

2、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8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那么,生育津贴怎么算?

女职工怀孕期间,企业是会拿到国家的生育津贴的,这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的,用来发放产假期间的工资。至于有多少,这和公司在社保处申报的工资基数有关。生育津贴怎么算?

1、生育津贴计算公式: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30x产假天数。;

2、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4、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216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