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猪苓的方法
种植猪苓的方法
猪苓种植土壤选择20厘米以上腐殖质土层为佳,微酸性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盐碱地和草炭地不宦栽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种植猪苓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猪苓的方法
1.选地整地
最好选择海拔高度1000~2000米的林下,坡向东南或西南即半荫坡,土层深厚、腐殖多,疏松的砂质壤上,植被物为桦木、橡、槭、桦等林下。
2.繁殖方法
目前人工栽培多栽小猪苓进行繁殖。
3.栽培时间
最好在春季3-4月或秋季7~8月,这时猪苓正度过休眠期进入生长期,密环菌也处在生长期,两者可相互建立良好共生关系。
4.栽培方法
采用坑栽,一般坑深50厘米,长宽各70厘米,林下栽培,既防止破坏森林,又能给猪苓创造适宜的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栽培前首先要培育好密坏菌的菌床或菌材,一般用长有密环菌的朽树根、树枝、树皮作菌种和砍的新树棒(粗约10厘米,长50~60厘米的短节)堆放在坑内,盖土20~25厘米,温度适宜,经过1~2个月即可使用,也可使用培育好准备栽天麻的菌材,或栽过天麻尚未腐烂又没长杂菌的老棒来栽培猪苓,一窝用5根菌棒,下种菌核0.18千克,栽时选完整无伤的新鲜野生小猪苓,或把猪苓核分成小块,每块大小如核桃一般,用手指压紧使菌核扯断的菌丝断面与菌材紧密结合,一根菌材上可压放苓块7~8个,栽好一根,用腐殖上把四周培好,不留空隙。以此类推,一般只栽一层,最好盖腐殖土20~25厘米,略高出地面,两年后可以采挖。
(五)采收加工
猪苓多年生习性,一两年内产量不高,栽培三四年才是繁殖旺盛时期,收获中要注意表面土层中的菌核,全年都可以采收,以夏秋季采收为好,色黑质硬的称为老核,这就是商品猪苓,也就是第一代第二代猪苓,色泽鲜嫩的灰褐色或黄色苓,一般核体松软,可作种核。
在收获时要去老留幼,将已收获的猪苓菌核去杂刷洗,弄得干干净净,然后在日光下自然晾晒,干后即可装运销售,用麻袋或竹箩装,放干燥处保存,猪苓外皮乌黑光泽,体重,坚实,断面洁白或黄色者为佳,告诉大家这些,希望大家种植这个能够在明年大丰收。
种植猪苓的知识
【原植物】猪苓属真菌类,寄生于枫叶、槲树及其他之树干猪苓(Po|y.umbellatus,Fries)之菌体也。
【形 态】猪苓虽为直径普通三厘左右之块状,然往往有大者,其直径达二尺,形状类似猪粪,故有此名。外面呈黑色或黑褐色,内部呈白色,内此部即菌体出子实而分歧,其每头有菌伞。
【应用】猪苓为利尿止渴药。用于水肿、淋疾及糖尿病患者之口渴。一回之用量为2至5克。本品用于由脚部上行水肿,为利尿药。妊娠之由下肢向上,腹部所起之浮肿,善能排出尿之不快,而投于催微渴时,则最适当。
猪苓一般药理作用:
①抗肿瘤作用;②增强免疫功能作用;③抗菌作用。猪苓气薄味淡,性沉降,利窍行水,为除湿利水要药,用于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证,单味可见效,如《伤寒论》之五苓散;《名医指掌》四苓散等。
猪苓的特性
猪苓具喜冷凉、阴郁、湿润,怕干旱的特性。在地温5-25℃条件下均生长。西北产区地温在17-19℃时生长良好,10℃时萌发,22℃时子实体开放;华北产区平均地温达9.5℃时萌发,12℃左右时新苓生长膨大,14℃左右时新苓萌发多,个体增长快。土壤含水量在30-50%,PH值5-7腐殖质土、砂壤土为宜。
猪苓的生活史分担孢子、菌丝体、菌核、子实体四个阶段。担孢子是子实体产生的有性孢子(长卵状椭圆形,一端有尖,无色,平滑,7-10×3-4毫米),萌发后形成初生菌丝体,初生菌丝体质配后产生双核的次生菌丝,诸多次生菌丝紧密缠结成菌核。菌核主要是储存养分,耐高、低温和干旱。
在不适宜的条件下,能够长时间保持休眠状态,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即可在菌丝体的任何部分萌发产生新的菌丝。一般在3月下旬,表土层5厘米处温度达到8-9℃时,菌核开始生长,菌核体上萌发出许多白色毛点,随着气温的升高,毛点不断长大变厚,形成肥嫩有光泽的白色菌核,逐渐向地表生长。8、9月地温达12-20℃时,菌核生长进入旺盛期,体积、重量迅速增加。菌核色泽从基部到中间由白变黄。此时如遇连阴雨天,空气湿度增高,部分菌核生长出子实体,开放散出孢子。随着地温下降,子实体很快枯烂。
10月以后,当地温降至8-9℃时,猪苓停止生长,进入冬眠。翌年春又萌发分生新的菌核。如此年得继生,群体合聚形成一窝。土壤肥沃,营养丰富,菌核大而多,分叉少,俗称“猪屎苓”;土质瘠薄,养料不足,结苓小,分叉多,俗称“鸡屎苓”。在外界环境条件极端不利时,猪苓将停止生长,菌核老化,色泽变为深黑色,核体出现大小孔眼,直至腐烂。
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是一种寄生与反寄生的营养关系,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共生关系。
猜你感兴趣:
4.人工种植猪苓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