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的种植技术
中国蔬菜的种植技术
在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措施上,要求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中国蔬菜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蔬菜的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蔬菜的种植技术
(一)整地: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基本上是靠土壤提供,所以选择的土壤必需具有适宜的肥力,并能不间断的提供给水分、养分、空气及适当的温度,能够保证各个生育阶段的要求。蔬菜种植是一种集约型农业,要求精耕细作程度高,所以要对土壤进行翻、松、碎、混、压、平等到措施,做到耕作细作,耕层深厚,疏松透气、热量适中,使土壤疏松,增强吸水及透水性,对改良土壤。
(二)播种:露地育苗在播种后要盖上覆盖物如草木灰、草、松毛等便于保证土壤湿度,同时,由于空气对流及阳光直射,蒸发作用强,所以前期要勤浇水,待出苗后才逐渐减少浇水次数;而地膜育苗则播种后畦面一次性浇透水,盖上覆盖物,然后在盖膜,待出苗完全后去掉覆盖物,在晴天10-17时去掉薄膜进行降温炼苗,择日移栽。
(三)定植:把育好的幼苗从苗床移栽到大田或栽培床上。结合耕作施入大量的腐熟有机肥,人粪尿,通过耕翻整地作基肥,利于幼苗早期生长发育。如果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料,往往由于分解过程中产生高温或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造成“烧根”或诱导“地蛆”等地下害虫危害作物根部
(四)施肥:蔬菜生长迅速,复种指数高、需肥量较大。但不同蔬菜对肥料需求取决于作物、品种、根系吸收能力、产量高低、生长期长短、生长速度以及环境条件等。凡根系发达、入土深、侧根多、根毛发达蔬菜品种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养分,对肥料吸收及需要量大,反之则少。
(五)灌溉、排水:蔬菜的需水量远比其它作物多,在蔬菜生长发育的一生中,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需求量也不相同。苗期根系小,吸水量不多,但对土壤湿度要求严格,既要保证足够水分,又要适当控制,以利根系健壮生长,防止徒长。一般进入旺盛生长期则需要大量水分。各种蔬菜对水分的要求受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和对水分消耗量的多少而定。大体看,凡根系强大、能较大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蔬菜抗旱力强。而叶面积较大,组织柔嫩,蒸腾作用旺盛的则抗旱力弱。
(六)病害防治:蔬菜的一生最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主要的病害有霜霉病:受病部位叶片正面呈不规则病斑,背面潮湿时能看到白霜状霉,花感病时成绿色,此病在高湿低温下较易流行,倒伏变黄萎蔫而死;软腐病:从伤口开始感病,初期呈浸润半透明状,以后扩大为明显的水渍状,表皮下陷上面有白色细菌溢浓,病部除了维管束组织外全部腐烂,呈粘滑软腐状有恶臭;病毒病 主要表现为花叶、明脉,心叶扭曲,严重时植株矮缩、不结球、不结实,主要由蚜虫带毒传播。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用50%多菌灵粉剂、70%甲基托布津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避开作物感病期选用抗病品种,消除田间病残株,减少病原菌。
(七)虫害防治:蔬菜害地下部分有葱蝇、蛴螬、蝼蛄、地老虎;为害地上部分有菜粉蝶、夜蛾类、蚜虫、菜叶蜂、蜗牛、红蜘蛛、粘虫等。防治方法上采用:适时翻耕晒田,消灭田间杂草,病残株,使用腐熟有机肥料,合理轮作,选用抗虫品种。药剂防治:地下害虫药剂防治多采用拌种、药剂沟施、浇根、毒土法等,选用药剂有40%辛硫磷,用量为每亩300-400毫升。地上部分害虫多采用喷雾法,选用药剂有功夫、速灭杀丁等,用量为600-800倍液。
中国蔬菜的种植特点
生产季节性短缺。
受气候和自身生长条件影响,蔬菜价格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秋季,蔬菜大量上市,蔬菜供应总量充足,菜价降至最低。冬春季,北方露地菜退市,设施蔬菜生长速度缓慢,市场供给偏紧,菜价上涨。
异地流通成常态。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蔬菜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合作化程度大幅提高,蔬菜品种产区化特征明显。“冬季南菜北运、夏季北菜南运”的流通特点突出,蔬菜运输半径明显扩大,流通成本相应提高。
需求尚处于平衡态势。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城市居民数量增加,对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量相应增大。
另一方面,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公款消费、集团消费受到有效遏制,高档餐饮消费明显降温,销售价格及规模都有所回落,受此影响,蔬菜餐饮性消费尤其是过度浪费性消费有所减少。
上述两因素共同作用,蔬菜总体需求增长不明显,尚处于平衡态势。
我国蔬菜需求主要是国内需求,国外出口数量较低
整体上看, 我国蔬菜需求主要是国内需求。尽管近年来蔬菜国外出口的数量增幅很大,但是,相比国内需求其绝对数仍然很小。
相比1990 年,2014 年蔬菜出口数量增长巨大, 但是其总量仍然只有755.99 万吨,还不到国内消费总量的1%左右。
国内需求人均占有量趋于稳定
在需求数量上,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蔬菜需求在城市和农村表现出比较一致的趋势:先下降而后逐步稳定。
中国蔬菜的种植技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