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生活的文章欣赏
中国的茶道来自平民大众的日常生活,那茶道生活的文章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茶道生活的文章欣赏,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生活的文章欣赏1
精行俭德 方得茶香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从这些俗语中可以看出茶在生活中的分量。岁末年初,普洱茶作为日常用品和情感交流的媒介,以其特有的文化与存储价值,又一次带动趋冷的茶市场升温。
每当茶市场火的时候,却也是消费者最迷糊的时候。对普洱茶产业来说,炒作或虚假宣传对市场而言都是一种伤害和透支。微商等新的营销模式将茶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提到了新高度,但虚假的保健功效和编造的故事也伴随其中。
不过,有这样一位常州的茶人,经营着与众不同的“茶经”。他叫韩陆,喝茶三十年、做茶十多年。在他的茶店中,笔者见到这样一幕:一茶客在品了几口茶之后,说买一桶“七饼”吧。韩陆说,“你先买一饼回家喝,喝完再来买”。笔者和茶客都为此举感到不解,这不像买卖人所为。韩陆说,七个饼我可以卖给七个人,七个人可以享受到这款茶。七个人就是七台播种机,他们会告诉别人真正的普洱茶是什么样的,价格多少是合理的。“我希望每一饼普洱茶都能成为茶文化的载体,希望每一个有缘喝到的人都能成为文化的播种机。” 听言此处,再品其茶,感觉无比心安。心安,在当下可谓是奢侈品。
韩陆的举动,契合了茶圣陆羽的一句话:“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人对茶有何种态度,就对世界有何种态度。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市场和愿景。
十几年前,普洱刚开始被公众熟悉时,韩陆已走遍六大茶山,“我走到哪个山头都有‘亲戚’,知道哪个山头出好茶,知道茶性。后来开始自己做茶,我觉得这样可以让深山里的茶卖个好价钱,让山里老人们能有钱看病,孩子们可以有钱上学。那些高价茶只是让某些人腰包鼓了,与茶农没有任何关系”。
韩陆将茶馆开在中华第一佛塔——常州市天宁宝塔附近,与红梅花园近在咫尺,钟声悠扬间让人的焦躁之心瞬间平静。“花开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在这里,韩陆简化了生活,简化了心灵,也简化了茶的商业气。可谓不弃传统方得茶气,饱满丰韵的茶气透着虔诚。
然而,正如前文所言,很多茶商却没有韩陆那样的胸怀和境界。毕竟,懂茶的消费者还是少数,多数消费者面对古树茶、老茶、手工茶、台地茶等一系列名词,有些晕。由此商家的目的也就达到一半了,佐以故事之后,成交是顺其自然的事,额度大小则因人而异。譬如,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动辄三四十年甚至百年的普洱老茶,不仅价高、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让公众心生质疑甚至产生排斥之意,这样便透支了公众对普洱茶的热情与向往。
二十年前,普洱茶价格每个人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彼时每个商家都希望手中的茶变现,彼时有存茶静等升值想法的茶农更是不多。更何况,茶在几十年间的仓储或流通中肯定会遇到湿仓、霉变等损耗。即便有些茶几经岁月成为老茶,但也大多在藏家手中,少有在市场上流通。像老茶客们熟知的中茶商标青铁饼、88青等同款同年份的茶,在不同卖家开价相差十倍亦是常事,成交需要凭主观感受及信任。
缺乏通用的行业标准,加之真伪难辨导致了当下有些普洱新茶通过“做仓”冒充老茶,入眼的普洱不是名山就是名寨出品……这些乱象需要业界的自律与自我约束,也需要消费者理性消费并适时将商家的“越陈越香”等理念转化为“存新茶喝老茶”的行动,而不是一味地追老追名。
茶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茶商还是消费者都应呵护其文气与茶气。茶商要做好文化的传播者,消费者则需用知识武装自己,慢慢品出茶给身心带来的改变与感受。唯有如此,茶才能更好地滋养每一个人。如今,多数茶商注重包装,注重讲故事,这都没错,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念好茶经,依靠品质方能行远,方能茶香四海。
茶道生活的文章欣赏2
深山拜师,先帮茶痴修“凉亭”
“茶叶要卖得好,外形、口味、香气都要让人能竖得起大拇指,”2011年冬天的一个深夜,胡明忽然从被窝里坐起来,“我想研制扁型梅红。”
胡明说,一款茶叶,首先型要好,看上去很美,才会有人买,接下去才是闻香品茗。就像男人娶老婆一样,第一印象很重要,专家评茶,茶叶的外型也占到20%~30%的比重。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要投入多少钱?而且成功的几率还不大。”老婆卢江梅咕哝了一句,红茶哪有长成那样的!并不支持丈夫。
胡明是个固执的人,他一边日以继夜地研制,一边向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求教。
“如果不想要卷曲形的茶叶,做成珠茶是可行的,扁平型嘛……”专家们摇摇头。
几个月过去,卢江梅突然想到了武夷山一位制作红茶的高手,李师傅,原是浙江人,对西湖龙井很有感情。
2009年,李师傅曾找上门来:“我做得出最好的红茶,你们有最棒的西湖龙井。我们强强联合,可以打一番天下。”
李师傅是个茶痴,研制了一辈子红茶,做得一手好茶,却不懂如何营销,一辈子的家当都投了进去,妻子不理解,离开了他。
卢江梅同意将李师傅的茶放在她杭州的专卖店试试看。“可他的茶又没有包装,又没有品牌,几个月都没人买。后来我舅舅一个电话打给他,说:呶,你的茶叶拿回去。”从此断了联系。
当初没有留联系方式,要找到李师傅很困难,胡明苦苦寻找一个多月,今年7月,终于听说,省内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有一位奇怪的茶叶师傅,“做茶叶很厉害的”。
胡明沿着只有一辆车宽的盘山公路,一路寻一路问,找到李师傅家。
当时李师傅家正在造房子,用卢江梅的话来说:“这哪像房子,根本就是一圈凉亭。”因为专注于制作茶叶,李师傅的生活很简单,房子只是一层平房,院子周围有一圈黄色的柱子,的确有点凉亭的味道。一间“凉亭”,一只藏獒,就是李师傅的所有家当。
虽然房子简陋,但是院子可不小,占地约一亩,是光滑的水泥地坪——用来晒茶叶。
刚开始胡明来找李师傅学习,李师傅态度很冷淡。但胡明没有放弃,在李师傅家住了下来,还提出要出资帮助李师傅修缮“凉亭”,李师傅见胡明确有诚意,终于答应收他为徒。
茶道生活的文章欣赏3
奶奶煮的茶,淡淡清香洒满了我的童年 每每回味,总有余香
有些滋味,它也许是从林间逶迤而来,轻轻的蔓延到你的鼻翼,或许匍匐于水面之上,在一个有风的黄昏,唤醒你有些慵懒的思绪。只要有一些风,只要风还有记忆, 这些浸沁到灵魂的深处的味道,就会一丝丝一缕缕,在你不经意间,散发出来。
我不知该用怎样的笔墨去还原奶奶的少女时代,纤纤细手,翠袖罗衫,正神情娴静的坐在花格窗下,仔细的挑拣着药材,然后逐一放在纱罗里,轻轻筛选,捣药,配药,终日的忙碌让她全身都散发着奇异的芳香,如果是林黛玉在世,恐怕也会自叹不如。奶奶从小聪颖过人,能背诵几百味中草药的药性,并有一颗慈悲之心,常跟随太爷爷去给人看病,也会扎旱针,竟然是半个医生。当时有歌谣流传,山东有个田老玉,田老玉家的好闺女。 奶奶就像一部经典,哪怕里面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富有内涵,奶奶的人生,平平淡淡,更像一杯清茶,每每回味,总有余香。
奶奶煮得一手好茶,无论怎样清贫的日子,居室里总是茶香萦绕。常常记得午后的阳光从西窗透入屋内,能看到微小的尘埃在光线中徘徊,一缕缕茶香随着静尘在室内曼延,奶奶坐在小炭炉旁边,戴着老花镜,做着针线活,炭炉上煮着枣茶,红红的大枣,还有褐色的竹叶,茶汤浓浓的,甜丝丝的味道中夹裹着淡淡的清香,在这居室里,与时光和光同尘,洒满了我的童年。 那时的我体弱多病,轻则咳嗽,重则发烧,好像一阵寒风就能吹走我摇曳的生命,我来到这尘世的目的大概就是为了打磨奶奶的心境而来,父母亲每日里都在田地里劳作,我像包裹一样被寄放在奶奶这里,一切都是听天由命。
到了秋冬季节 ,咳嗽时常发作,有时整夜都咳,厉害时好像要把肠胃都咳出来,白色的药片在胃里一分钟也不能停留,哗哗的随即吐出,奶奶决定不再让我吃药,于是每天煮茶,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那红红的大枣,褐色的竹叶,在砂锅里漂动着,散发着甜丝丝的香气,还有从地里挖来的麦冬之类,这是后来才知道的。浓浓的茶甘甜而清香,一杯茶喝下去,仿佛饮尽了林间清爽的风,竟把我从困厄蹇涩中唤醒,连呼吸,也清爽了许多,每天三次的一杯茶,竟然拽住了我飘逸的灵魂,把我和大地紧紧连在一起,让竹子的韧性,慢慢渗透到我的骨骼里,即使到了冬天,浑身也散发着温情。奶奶粗糙的双手,单薄的身躯,小小的脚板,她几乎所有的智慧和情感,都用在我身上了,在那个荒寒的岁月里,奶奶把一个柔弱的我从生之困蹇中解救出来,让我的生命有了翠竹般的韧性。
奶奶在院里西墙边种了一些竹子,靠东墙种了两棵大枣树。童年时的我,每当竹叶茂盛时,就跟奶奶拿着小篮子采集竹叶,奶奶的小脚是典型的三寸金莲,有时候要站在凳子上去采,她颤颤巍巍的身体,微风中飘动着的白发,在绿竹的衬托下,苍凉而古朴,我的人之初,奶奶的人之暮,在这苍茫的天地间犹如冬季光秃秃的大枣树与依旧泛青的翠竹折叠在一起,相伴相依。
奶奶常说,百草有性,百花有情,世间万物都有灵通。在奶奶眼里,花花草草都是宝贝,连家常之物, 也能治病,像茄子把,藕把,葱须,玉米须和丝瓜络等等,奶奶都要收藏起来,在她手里,这些东西都具有药力,屋门两旁,经年累月的悬挂着两串红红的辣椒,“不怕枪,不怕刀,就怕门上挂辣椒”,大概为的是驱逐苍蝇和蚊虫吧。
后来母亲得了慢性肝炎,在当时贫困的家境下想要治好这种病是多么难啊,除了大夫给开的最起码的治疗药片,奶奶每日里都要去地里采摘蒲公英,回来配上红糖熬制,竟奇迹般的把母亲的病治好了。
奶奶治好过不少人的病,尤其是村子里孩子们生病,奶奶都快是神仙一把抓了,但用的都是偏方,几乎不花钱的。奶奶去世二十多年了,奶奶的故事还在流传着。 奶奶的一生藏药于室,怀慈于心,如同这绵绵的茶香,余味悠长。
茶道生活的文章欣赏相关文章:
4.关于茶道的文章
6.品味茶道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