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中华煎茶道的形成历史

中华煎茶道的形成历史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中华煎茶道的形成历史

  中国煎茶道萌芽于西晋,酝酿于东晋南北朝以迄盛唐,形成于中唐代宗、德宗朝,兴盛于中晚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华煎茶道的形成历史,希望对您有用。

  中华煎茶道的形成历史

  (一)陆羽《茶经》奠定煎茶道的基础

  陆羽(733—804),一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号桑苎翁、竟陵子、东冈子,复州竟陵县(今湖北天门市)人。幼遭遗弃,竟陵龙盖寺智积和尚将其收养。一生坎坷,居无定所,闲云野鹤,四海为家。交友广泛,“天下贤士大夫,半与之游”,诸如崔国辅、皎然、皇甫冉、皇甫曾、刘长卿、戴叔伦、颜真卿、张志和、李冶、怀素、灵澈、孟郊、权德舆等,陆羽都曾与其来往。“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燕永日”(《全唐文·陆文学自传》)。“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徘徊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之接舆也。久之,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新唐书·陆羽传》)。(插茶圣陆羽像)

  陆羽终生未娶,孑然一身,执著于茶的研究,用心血和汗水铸成不朽之《茶经》。茶道之形成,陆羽功莫大焉。陆羽《茶经》三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十章。现将陆羽《茶经》关于煎茶道的茶艺、茶礼、茶境、茶修四要素记叙概述如下:

  1.茶艺

  煎茶道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茶经》“四之器”列茶器24事,即风炉(含灰承)、筥、炭挝、火夹、鍑、交床、夹、纸囊、碾(含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鹾簋(含揭)、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共24件,加上陈列茶器的具列和统贮茶器和具列的都篮,总共全套26件。

  (2)择水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茶经·五之煮》)。陆羽主张煎茶用水以山水为上,尤其是泉水为嘉。

  (3)取火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 (《茶经·五之煮》)。

  (4)候汤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 (《茶经·五之煮》)。

  (5)习茶

  习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加盐)、酌茶、品茶等,主要方法是以鍑盛水置风炉上,取火候汤,二沸时投茶入鍑,以竹夹环搅,虽加盐调味,但不加其它佐料。待三沸时茶便煎成,立即用瓢舀到茶碗中乘热饮用。

  2.茶礼

  《茶经》“五之煮”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一次煎茶少则三碗,多不过五碗。客人五位,则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则行五碗茶,缺两碗,则以最先舀出的“隽永”来补。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五碗,所缺一碗以“隽永”补。若八人以上则两炉、三炉同时煮,再以人数多少来确定酌分碗数。

  3.茶境

  《茶经》“九之略”章有“若松间石上可坐”,“若瞰泉临涧”,“若援藟跻岩,引絙入洞”,则茶事活动可在松间石上,泉边涧侧,甚至山洞中进行。“十之图”章又载:“用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在室内进行茶事活动,在四壁陈挂写有《茶经》内容的挂轴,开后世悬挂书画挂轴的先河。

  陆羽煎茶道,对环境的选择重在自然,多选在林间石上、泉边溪畔等幽雅的自然环境中。或在厅堂书斋,四壁常悬挂书画条幅。

  4.茶修

  “茶之为物,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茶经·一之源》)。饮茶利于“精行俭德”,使人强身健体。

  在《茶经》“四之器”中,风炉的设计就应用了儒家《易经》的“八卦”和阴阳家的“五行”学说。风炉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样。鍑的设计为:“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正令、务远、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茶经》不仅阐发饮茶的养生功用,已将饮茶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旨在培养俭德、正令、务远、守中。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茶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华茶道的正式形成。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奠基人,也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

  (二)皎然确立“茶道”之名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吴兴县)人,是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主要活动于上元、贞元年间(公元760~804年)。早年信仰道教,天宝后期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徙居湖州乌程杼山妙喜寺。皎然博学多识,不仅精通佛教经典,又旁涉经史诸子,为文清丽,尤工于诗,著作颇丰,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等著作并传于世。皎然还撰有《茶诀》一书,由于久佚,不得其详。皎然常与陆羽酬诗唱和,共同探讨茶道艺术,对中国茶道的创立及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堪称中国茶道之父。皎然是陆羽的一生中交往时间最长、情谊亦最深厚的良师益友,他们在湖州所倡导的茶道对当时的茶文化影响甚巨,更对后代茶道及茶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皎然不仅知茶、爱茶,更写下多篇茶诗。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盛赞剡溪茶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并生动描绘了一饮、再饮、三饮的感受。“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他认为饮茶不仅能涤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门径,三饮便可得道全真。皎然的“茶道”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通过“饮茶之道”来修道、悟道,达到涤昏寐、清心神、破烦恼、全真葆性。皎然诗首倡“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并陆羽。

  (三)常伯熊润色《茶经》,致力茶道实践

  约撰于八世纪末的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

  常伯熊,大约是泗州临淮县(今淮河下游安徽江苏交界一带)人,与陆羽同时代,生平事迹不详,从其“著黄被衫、乌纱帽”的装束来看,似乎为道士。李季卿宣慰江南是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其时陆羽在《茶记》的基础上修改而完成了《茶论》,常伯熊又对《茶论》进行了润色修改,使得《茶论》广为流传,“于是茶道大行”。他不仅从理论上对陆羽《茶论》(《茶经》的前身)进行了广泛的润色,而且擅长实践,娴熟茶艺,是中华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

  综上所述,八世纪下半叶,值中唐代宗、德宗朝时期,煎茶茶艺完备,籍茶而修道的思想确立,注重茶道的环境,具备了初步的茶道礼仪,这一切标志着中华茶道的正式形成。皎然是中华茶道之父,陆羽是中华茶道的奠基人,常伯熊是中华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华茶道的形成过程中,皎然、陆羽、常伯熊之功尤大。

  中华煎茶道的步骤

  1. 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发出一些细微的声音,陆羽称之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

  2. 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陆羽称之为“二沸”。这时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用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

  3. 稍后,锅中的水完全沸腾,陆羽称之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

  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前三碗味道较好,后两碗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饮”。这就是唐代比较流行的煎茶道。

中华煎茶道的形成历史相关文章:

1.日本茶道煎茶道的发展历史

2.日本煎茶道的发展历史

3.唐代煎茶道的茶艺步骤

4.日本煎茶道的基本介绍

5.茶道历史文化简介

6.唐宋煎茶道茶艺介绍

328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