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日本茶文化的研究现状

日本茶文化的研究现状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日本茶文化的研究现状

  日本茶文化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文化的研究现状,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文化的研究现状

  日本茶道发展到今日已有一套固定的规矩和一个复杂的程序和典礼。与我国茶道比较,日本典礼的规矩更严厉,这是通过精心提炼后构成的最周全、最简练的动作。如入茶馆前要净手,进茶馆要折腰、脱鞋、以表谦逊和洁净。日本有一句格言:“茶馆中人人平等。”早年,把标志阶层和地位的东西留在茶馆外,武士的宝剑、佩刀、珠宝等都不能带进茶馆。如今虽不着重这些,但进茶馆不能窃窃私语,由于茶会有必要坚持“调和、尊敬、纯洁、安定”的环境。

  茶馆除了考究室外的幽雅环境,还很考究室内的规划与装修。通常壁上挂一幅古拙的书画,再配上一枝或几枝鲜花装修,虽简略却显得典雅幽静。茶客进入茶馆后,应安静、恭谨地跪在“榻榻米”上,身穿和服的茶人也跪在榻榻米上,先打开绸巾擦茶具、茶勺;用开水温热茶碗,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茶碗小而精致,通常运用黑色陶器,日本人认为幽暗的色彩自有朴素、清寂之美。

  献茶前先上点心,以解茶的苦涩味,然后接着献茶。献茶的礼仪很考究:茶主人跪着,悄悄将茶碗转两下,将碗上斑纹图画对着客人,客人双手接过茶碗,悄悄转上两圈,将碗上斑纹图画对着献茶人,并将茶碗举至脑门,表明行礼。然后分三次喝完,即三转茶碗轻啜慢品。喝茶时嘴中要宣布吱吱响声,表明对茶的赞扬。饮毕,客人要讲一些吉祥的话,特别要赞许茶具的精巧,环境规划的优雅以及谢谢主人的招待。这一切完成后,茶道就完毕。当然在茶道的最高礼遇中,献茶前请客人吃丰富甘旨的“怀石照料”,即用鱼、蔬菜、海草、竹荀等精制的菜肴。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历史

  日本茶道的源流,应上溯至8世纪上半叶。那时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国贵族书院式的茶道模式。可是,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纪,千利休提倡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书院式的茶道,发展为草庵式的茶道,从茶室建筑、装饰和摆设,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样式和吃茶礼仪,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禅一昧”的说法,茶道也因此成为修炼精神和交际礼法之道。

  这些年来,我多次出入茶室,感受到茶室的特殊韵味。草庵式茶室是原木结构、草葺人字形屋顶,内外均为土墙。窗框是苇编的,不镶玻璃,糊上白色的日本纸,一切保持原色,顺其自然。茶室都很狭窄,仅有二铺席乃至一铺席半的面积。但整个茶室色彩沉静,使茶人容易达到纯粹的精神交流。

  作为茶室组成部分的庭园,叫做露地,地形细长,是进出茶室的必经之路。在前庭置石灯笼和踏脚石,底部和周围缀满苔藓。踏脚石由约7至15块的奇数组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摆法顺其自然,以不引人注目为度。同时种植松、竹,日本人认为松是纯洁的表现,青竹是“清寂”的表现。茶室与露地相配合,营造出一种枯淡的气氛。

  茶室室内的惟一装饰就是设有一个壁龛,内挂一画轴或字幅。画轴一般多是日本水墨山水画,其最大特色,就是画面留下很大的余白,这种余白不是作为简单的“虚”的“无”,而是一种充实的“无”,即用“无心的心”来填补和充实。也就是渗进了强烈的禅的“无中万般有”的艺术思想。不摆脱虚妄之念,是无法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的。比如画风,风本是无色,作为无色的色,在水墨画面却存在无限的色。有如清代画家金冬心所言:“能画一枝风有声”,以无声、无色而达到“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在柔和的线与色中潜藏着敏锐的禅机,不用禅的“心眼”是感受不到的。

  壁龛内还置一个花瓶,多为竹制,上面吊一支花或插上一朵小花。小花瓣上点一滴水珠子,在茶室昏暗的光线下,像是散落的一颗珍珠,晶莹欲滴,托出一朵小花比百花更加生辉。

  总之,草庵式茶室里里外外,与茶道的“空寂”的精神,以及“和敬清寂”的理想是完全协调一致的。正如南坊宗启的茶道书《南坊录》所说的:“一宇草庵二铺席,充满了空寂”。

  现代以来,茶室虽多非草庵,惟其茶道的简素精神不变。有一回,笔者出席一年一度的明治神宫的传统春季茶道仪式,到了茶室入口,那里置有一个利用天然石凿成的石钵,钵内满是苔藓,盛满纯净的水。进入茶室之前,用石钵里的水洗手和漱口,以起到净化精神的作用。走进茶室,室内的光特别柔和,置身其间,首先就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室内别无其他摆设,不繁不丽,席地而坐,将视线投向壁龛,壁龛里挂着一幅古字残片,置身于这种独具匠心的艺术空间,会引起人们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茶道仪式就在这样静寂低徊的氛围中开始了。

  这时候,如果将视线投落在窄小的榻榻米上,在自然的光照下,庭园的竹透过纸窗投在铺席上的影子,简直就像泼上去的一幅竹水墨画!也许惟有这时候,茶客落入冥想,就会心生一种美的“空寂”与“幽玄”。置身于这种境界,对千利休“径通茶室来品茗,世人聚此绝俗念”这样一首和歌就会有更深切的体味。

  据说,上述提及的《南坊录》的作者,是千利休的高足。他亲录了从千利休那里习来的“空寂茶”的心得,是一部难得的茶文化经典著作。其中一段话很好地阐述了千利休的“空寂茶”的精神,他写道:“空寂本意,是表示佛的清净无垢的世界。草庵式茶道乃拂却尘芥,主客诚心相交,不言规矩和法式,惟生火、煮水、吃茶而已,别无他事。亦即佛心显露之所在也。只拘泥于礼法,则会堕入于凡俗。……皆不可悟得茶道之髓也。”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以“心”来感受,是体会不到南坊宗启所云:“一盅茶,品味,禅也在茶中”。

日本茶文化的研究现状相关文章:

1.日本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2.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现状

3.日本茶道发展现状分析

4.日本茶道的发展现状分析

5.茶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6.国外茶文化的研究现状

28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