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的发展轨迹
日本茶道的发展轨迹
日本茶道的发展也有其历史轨迹,日本茶道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茶道的发展轨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日本茶道的发展
茶道起源于中国,但如今说起茶道首先想到的却会是日本,颇感叹息。日本茶道延续我国唐宋时期的风格,将“禅”融入到茶道中,后以“寂”为精神内核,形成现在的日本茶道,中间的波折曲奇颇感兴趣,遂翻阅书本了解学习,并粗略整理日本茶道的发展,与大家分享。
毋庸置疑,日本是没有原生茶树的,理所当然的,最初他们也就没有喝茶的习惯。但自从奈良时代的遣唐使把茶叶带回日本后,茶,便开始在日本逐步发展起来。从无到有,自然珍贵。茶在刚刚传入日本的时候,也是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的奢侈品,作为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茶道也只局限于皇室周围,内容形式也多模仿大唐。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日本天台宗始祖)将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据说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这一时期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
荣西禅师到了镰仓时代,被视为日本茶祖的禅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并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他于公元一二一一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此书上卷前半段借用中国阴阳五行辩证关系阐叙吃茶养生的道理,上卷的后半部分,论述了茶的名字、产地、树形、采茶季节和制茶技术;下卷提出于治疗各种病的方法,概括起来是“吃茶法”和”桑沥法”。就是在这段时间,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到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并逐步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这一时期,武士阶层为主角的“斗茶”成为茶文化的主流,到十三世纪,新兴的武士阶级凭借雄厚的财力经常举办以品尝各地茶叶来赌博的斗茶会,极尽奢华以用来炫耀财富并扩大交际。
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对斗茶进行了提炼,为向宗教性质的“书院茶”过渡准备了条件。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他隐居的京都东山建造了“同仁斋”,地面用榻榻米铺满,一共用了四张半。这种全室铺满榻榻米的建筑设计为后世所借鉴, 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室”。此前的斗茶会在较大的空间举行,显得喧闹而不注重礼仪;而同仁斋将开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间进行了缩小和封闭,这就给茶道的形成创造了稳定的室内空间。这种房间称为书院式建筑,在其中进行的茶会就称为“书院茶”。
“书院茶”要求茶室绝对肃静,主客问答简明扼要,从而一扫斗茶的杂乱之风。书院茶完成了将外来的大唐文化与日本文化的结合的任务,并且基本确立了现行的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
到室町时代末期,茶道的诞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日本茶道的发展
武野绍鸥是继村田珠光之后的又一位杰出大茶人,他对村田珠光的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还把和歌理论输入了茶道,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素淡、典雅的风格再现于茶道,使日本茶道进一步的民族化了。
而在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和喝茶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千利休将标准茶室的四张半榻榻米缩小为三张甚至两张,并将室内的装饰简化到最小的限度,使茶道的精神世界最大限度的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使得茶道更易于为一般大众所接受,从此结束了日本中世茶道界百家争鸣的局面。
同时,千利休还将茶道从禅茶一体的宗教文化还原为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他不拘于世间公认的名茶具,将生活用品随手拈来作为茶道用具,强调体味和“本心”;并主张大大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道的趣味。
茶道的“四规七则”就是由他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的。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和"就是和睦,表现为主客之间的和睦;"敬"就是尊敬,表现为上下关系分明,有礼仪;"清"就是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寂"就是凝神、摒弃欲望,表现为茶室中的气氛恬静、茶人们表情庄重,凝神静气。所谓“七则”就是:茶要浓、淡适宜;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茶水的温度要与季节相适应;插花要新鲜;时间要早些,如客人通常提前十五到三十分钟到达;不下雨也要准备雨具;要照顾好所有的顾客,包括客人的客人。
约当我们的明代时,日本茶道的三大流派,三大时期已完成其二,唐代的淹茶,宋代的点茶,或者对应叫团茶与抹茶在日本诠释了。自然主义的煎茶,大约是在相当于明代的中后期登场。
日本煎茶道发端于日本江户时期,煎茶作为盛行于明代的饮茶方法之一,是由黄檗禅僧传入日本的“普茶料理”。高僧隐元隆琦1654年东渡扶桑将中国明代的泡茶法带入日本。
曾为黄檗山万福寺僧人的被誉为“卖茶翁”的柴山菊泉,将自由精神,文人意趣与明式泡茶法饮茶趣味相互融合,奠定了日本煎茶道精神与形式的基础。
经创立煎茶道花月庵流的田中鹤翁,小川流创立者小川可进等人的弘扬,最终确立了煎茶道的地位,并诞生诸多流派。日本煎茶道崇尚中国明代的文人风尚,以追求自由,不拘形式而被日本的文人墨客所喜爱。参与的群体亦以文人墨客为主。焚香、挂画、插花、点茶,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四艺,体现在煎茶道里。笔墨纸砚、印谱等亦成为茶席的装点道具。煎茶道不求繁复,崇尚简 洁,提倡“和、敬、清、闲”。一字之别的“闲”,明确了煎茶道个人意趣与抹茶道禅宗趣味的不同。
茶道将精神修养融于生活情趣之中,通过茶会的形式,宾主配合,在幽雅恬静的环境中,以用餐、点茶、鉴赏茶具、谈心等形式陶冶情操,培养朴实无华、自然大方、洁身自好的完美意识和品格;同时,它也使人们在审慎的茶道礼法中养成循规蹈矩和认真的、无条件的履行社会职责,服从社会公德的习惯。
因此,茶道是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国茶道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代,长安城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者。也就是在这个时代,中国茶道开始它的远行。
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在他回国的行李中,就有中国的茶籽,最澄禅师将茶籽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莅临滋贺县梵释寺,僧人们献上清茶一杯。天皇饮后龙心大悦,开始大力推广饮茶,于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
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中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
荣西禅师晚年著《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将茶誉为“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历经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今天中国的茶道正是泡茶道的延续。
如今的日本,却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中国千年前宋代点茶道的仪式,如此精妙神奇的茶道在中土大地已经无处寻觅,无怪乎会有人认为日本是茶道的故乡了。
点茶为道,泡茶亦为道,真正的道存留在清茶的淡香中、留存在饮茶之人的心中……
看了“日本茶道的发展轨迹”的人还看了:
1.日本茶道文化精神
2.日本茶道精神文化
4.关于茶道的文章
8.日本茶道茶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