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饲养>

饲养动物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为加强动物管理工作,众多饲养动物的管理制度出台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动物管理制度范文,一起来看看。

  饲养动物管理制度范文1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制度

  l、严格按人员、物品进出屏障设施的规定和要求操作,单向流动,严禁逆向返回。

  2、准备当天所需物品。(包括鼠笼、饮水、消毒液、饲料等)

  3、按周计划表进行动物的换笼、断乳、配种、卫生、消毒等工作;必须使用消毒液浸泡的镊子夹取动物。

  4、每天记录饲育室内的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出现异常,及时汇报。

  5、及时更换饮水和添加饲料,不得出现断缺。饲料应少加、勤添,避免浪费。饮水瓶内水量不足1/3时应及时更换新灭菌的饮水瓶,防止饮水瓶漏水。

  6、每天坚持检查母鼠生产、哺乳情况,及时调整哺乳仔数,观察动物生长状况及有无漏水等现象,做好卡片记录,工作日记和周报表。

  7、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组并挂牌标记。

  8、饲养人员每天至少应观察动物一次并作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

  9、饲养盒每周更换1―2次。更换笼具时,须用镊子轻夹鼠尾,提起后置入新的饲养盒。

  10、日常工作完毕,应将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清扫地板,彻底擦拭消毒地板一遍,每周五还应对屏障内所有其它区域及物品进行擦拭消毒,之后用消毒液对屏障内所有区域进行喷雾消毒。

  11、按规定开关照明灯、紫外灯。

  饲养动物管理制度范文2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1. 为加强全国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全国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体系,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根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2. 全国执行统一的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尚未制定国家标准的,可依次执行行业或地方标准。

  3. 全国实行统一的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制度。

  4.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研究、保种、繁育、饲养、供应、使用、检测以及动物等一切与实验动物有关的领域和单位。

  第二章 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5. 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维持,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建立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的目的, 在于科学地保护和管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实现种质保证。

  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引进、收集和保存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研究实验动物保种新技术;培育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标准的实验动物种子。

  6. 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是一个网络体系,由各具体品种的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共同组成。

  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从有条件的单位择优建立。这些单位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长期从事实验动物保种工作;

  有较强的实验动物研究技术力量和基础条件;

  有合格的实验动物繁殖设施和检测仪器;

  有突出的实验动物保种技术和研究成果。

  7. 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的申请、审批,按照以下程序执行。

  凡经多数专家推荐的、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单位,均可填写《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申请书》并附相关资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或行业主管部门,报国家科委。

  国家科委接受申请后,组织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考察和评审。评审结果报国家科委批准后,即为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实验动物中心受各自的主管部门领导,业务上接受国家科委的指导和监督。

  8. 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统一负责实验动物的国外引种和为用户提供实验动物种子。其国际交流与技术合作需报国家科委审批。其他任何单位,如需有必要,也可直接向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供本单位做动物实验,但不得作为实验动物种子向用户提供。

  第三章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证

  9. 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证制度。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必须取得许可证。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繁殖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

  10. 从事实验动物繁殖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取得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实验动物种子来源于国家实验动物保种中心,遗传背景清楚,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生产的实验动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具有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的饲养、繁殖环境设施及检测手段;

  使用的实验动物饲料符合国家标准;

  具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

  具有保证正常生产和保证动物质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及检测人员,所有人员持证上岗;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11. 从事实验动物和利用实验动物生产药品、生物制品的单位,取得使用许可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使用的实验动物,必须有合格证;

  实验动物饲育环境及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动物饲料符合国家标准;

  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人员;

  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12. 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的申请、审批,按照以下程序执行:

  1、各申请许可证的单位可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提交申请书,并附上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及相关资料。检测机构,可由各申请单位自行选择。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负责受理许可证申请,并进行考核和审批。凡通过批准的,由国家科委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发给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或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3、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由国家科委统一制定,全国有效。

  13. 取得许可证的单位,必须接受每年的复查。复查合格者,许可证继续有效;任何一项条件复查不合格的,限期三个月进行整改,并接受再次复查。如仍不合格,取消其实验动物生产或使用资格,由发证部门收回许可证。但在条件具备时,可重新提出申请。

  14. 对实验动物生产、使用单位的每年复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组织实施。每年的复查结果报国家科委备案。

  15. 取得许可证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必须对饲养、繁育的实验动物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测。出售时应提供合格证。合格证必须标明: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品种、品系的确切名称;级别;遗传背景或来源;微生物及寄生虫检测状况,并有单位负责人签名。

  16. 实验动物生产单位,供应或出售不合格实验动物,或者合格证内容填写不实的,视情节轻重,可予以警告处分或吊销许可证;给用户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17. 未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一律不准饲养、繁育和经营实验动物。

  未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动物实验和生产药品和生物制品所使用的实验动物,一律视为不合格。

  第四章检测机构

  18.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分国家和省两级管理。

  各级实验动物检测机构以国家标准(DB/T15481)“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基本条件。必须是实际从事检测活动的相对独立实体;不能从事实验动物商业性饲育经营活动;具有合理的人员结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全部技术人员的50%;有检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专用场所。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必须取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并遵守有关规定。

  19.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设在实验动物遗传、微生物、寄生虫、营养及环境设施方面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单位,受国务院有关部门或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主管部门领导,业务上接受国家科委指导和监督。

  20.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是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检验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机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人员的培训机构和具有权威性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服务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实验动物及相关条件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研究;培训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人员;接受委托对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的设立进行审查和年度检查;提供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和仲裁检验报务;进行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21.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申请、审批,按照以下程序执行。

  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单位,均可填写《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申请书》,并附相关资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或行业主管部门,报国家科委。

  国家科委接受申请后,组织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考核和评审,评审结果报国家科委批准后,即为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

  22. 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主要从事实验动物质量的检测服务,依隶属关系受所属主管部门领导。

  23. 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的申请、审批,按照以下程序执行。

  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单位,可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提出申请,填写《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的申请书》,并附相关资料。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委托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对申请单位按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基本条件进行审查(或考试),并提出审查报告。凡审查合格者,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批准并报国家科委备案,即为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

  24.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每两年要接受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组的检查。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每年要接受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查(或考试)。检查不合格者,限期三个月进行整改,并再次接受复查,如仍不合格,则停止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资格。

  第五章 附则

  25. 本办法由国家科委负责解释。

  26.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

  饲养动物管理制度范文3

  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动物防疫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与动物防疫有关的活动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监督。

  第三条 国家对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管理,实行《动物防疫合格证》制度。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监督。

  第五条 动物饲养场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但农民家庭散养的除外:

  (一)选址、布局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

  (二)畜(禽)舍的设计、建筑符合动物防疫要求,采光、通风和污物、污水排放设施齐全,生产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设;

  (三)有患病动物隔离圈舍和病死动物、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四)有专职防治人员;

  (五)出入口设有隔离和消毒设施、设备;

  (六)饲养、防疫、诊疗等人员无人畜共患病;

  (七)防疫制度健全。

  第六条 种公畜站和胚胎生产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选址、布局、设计、建筑、设施、设备、用具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二)种用动物饲养区、采精区或者采胚区与生活区分开,有引进动物、病畜隔离场所;

  (三)有专职防治人员;

  (四)种用动物应当取得健康证明;

  (五)有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六)直接接触繁育动物、精液或者胚胎生产的工作人员无人畜共患病;

  (七)防疫制度健全。

  第七条 孵化厂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选址、布局、设计、建筑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孵化车间的流程应当单向,不可交叉或回流;

  (二)孵化厂与和外界有隔离屏障,并保持一定距离;

  (三)孵化设施、设备和专用工具、用具等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四)有种蛋熏蒸消毒设施;

  (五)有病雏、死雏、蛋壳、废弃蛋等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六)有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七)防疫制度健全。

  第八条 屠宰场(厂、点)、肉类联合加工厂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选址、布局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

  (二)设计、建筑符合动物防疫要求,采光、通风和污物、污水排放设施齐全;

  (三)设有检疫室;

  (四)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待宰间、急宰间和患病动物隔离间;

  (五)有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和污水、污物、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六)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和容器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并有清洗消毒设备;

  (七)有符合防疫要求的屠宰设备和屠宰工具、用具;

  (八)屠宰技术工人和肉品检验人员无人畜共患病和其他可能污染动物产品的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九)防疫制度健全。

  第九条 动物储运、中转、交易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选址、布局、设计、建筑、设施、设备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二)有患病动物隔离间和污水、污物、粪便处理设施;

  (三)有无害化处理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四)防疫制度健全。

  第十条 动物产品经营加工储藏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选址、布局、设计、建筑、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二)有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三)有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四)有采购动物产品检疫情况登记等健全的动物防疫制度;

  (五)直接从事经营加工销售人员无人畜共患病和其他可能污染动物产品的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第十一条 原毛、生皮、骨、角加工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选址、布局、设计、建筑、设施、设备、用具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二)有固定的原料贮存场地;

  (三)有污水、污物处理设施;

  (四)有消毒设施、设备;

  (五)防疫制度健全。

  第十二条 各类动物隔离饲养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选址、布局、设计、建筑、设施、设备、用具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二)必须远离动物生产、屠宰、经营,动物产品加工、经营场所;

  (三)隔离场的出入口有消毒设施、设备;

  (四)有隔离动物的排泄物等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五)饲养、诊疗人员无人畜共患病;

  (六)防疫制度健全。

  第十三条 动物诊疗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选址、布局、设计、建筑、设施、设备、用具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二)必须远离动物生产、屠宰、经营,动物产品加工、经营场所;

  (三)有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四)诊疗人员无人畜共患病;

  (五)防疫制度健全。

  第十四条 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保存使用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选址、布局、设计、建筑、设施、设备、用具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二)具有实验动物、病料、废弃的产品、污水、污物、污染的空气处理设施,符合特殊要求;

  (三)有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保存使用专业知识的人员;

  (四)有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保存使用管理制度;

  (五)实验室污染区和清洁区严格分开;

  (六)有无菌操作设备,并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七)对操作人员等有严格的消毒制度;

  (八)有独立设置的实验动物强毒接种饲养场所;

  (九)防疫制度健全。

  第十五条 本办法所列场所,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呈交书面报告,填写《动物防疫合格证申请表》,申请《动物防疫合格证》。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收到申请报告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申请表》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对动物防疫条件进行现场审核审查,审核合格的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

  本办法所列场所中和动物传染病控制关系密切的特殊场所,可由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动物防疫合格证》有效期一年,需要延长的应于期满30日前申请延长。

  领取《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单位和个人变更发证审查时有关项目的,应当进行变更申请,重新申领《动物防疫合格证》。

  第十七条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单位应定期进行动物防疫质量技术监测。

  第十八条 本办法所列场所,不符本办法规定条件,未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不得开业或投产使用。违者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 《动物防疫合格证》的格式由农业部制定。

  第二十条 发放和考核审验《动物防疫合格证》,按照国家物价、财政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实施。

饲养动物管理制度范文相关文章:

1.动物饲养管理规定范文

2.饲养动物的管理规定范文

3.饲养动物管理办法范文

4.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5.动物饲养管理制度

饲养动物管理制度范文

为加强动物管理工作,众多饲养动物的管理制度出台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动物管理制度范文,一起来看看。 饲养动物管理制度范文1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制度 l、严格按人员、物品进出屏障设施的规定和要求操作,单向流动,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0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