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集邮文化的新思考
网络时代集邮文化的新思考
网络化为集邮宣传创造了新的机遇,并有别于传统的宣传方式。网站的兴起,为集邮宣传开辟了新的阵地;博客的大众性,为集邮者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让自媒体大受欢迎,发展迅速。“互联网+”不但改变集邮者的生活方式与集邮方式,也为集邮宣传进行了新的整合。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网络时代集邮宣传的新思考,希望能帮到你。
现状
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化的步伐一直在稳步推进,为集邮的宣传工作带来新的契机。这种契机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宣传行为的创新,又有互联时代的新发展,这种创新与发展更多地依托于互联网。
传统意义上的集邮宣传,是宣布、传播有关集邮的观点、事实和知识等,用以影响和引导集邮者和集邮活动的过程。其目的是让集邮者树立正确的集邮观,掌握集邮的知识和集邮的方法,提高集邮者的自身素质。集邮宣传依托传统的宣传媒体,对邮政、集邮的信息、会议、活动等重要事件进行宣传的一种行为。对于集邮宣传来讲,传统的宣传手段是通过公开发行的“三刊两报”,以及更多的内部发行的集邮类报刊来实现。网络时代的集邮宣传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一、门户网站的主宰阶段
利用互联网宣传集邮是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投入运行之后,并且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早期的集邮门户网站不是很多。1999年在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和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即将开幕之时,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共同主办 “中国集邮信息网”正式上线,成为那个时期集邮网站的代表,同时运行的还有四达公司的“中国邮币卡网”。这些集邮门户网站在集邮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集邮媒体相比,集邮网站具有报道及时,更新快的特点。这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但当时由于个人计算机用户不是很多,浏览量受地域和联络方式的限制,集邮的动态宣传仅限于一些大城市。
2006年4月23日“湖北集邮网”正式上线运行,并成为国内最主要集邮门户网站,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起到了集邮主导网站的作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首届网络集邮展就是以“湖北集邮网”为平台,2006年11月-2007年2月为展品征集与上传期,2007年3月为展品评审期,2007年4月为成绩公布期。历时6个月的网络集邮展览,展览规模达到了1000框,这是一次完美的尝试,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引起了集邮者的关注,为今后网络集邮展览举办积累了经验。
也就是从2005年开始,个人PC用户大量增加,集邮网站开始大量涌现,集邮的信息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及时,网络在集邮宣传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集邮信息网”王者归来,在新邮信息发布、集邮商品信息预报、集邮活动报道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中国邮政依托互联网平台,集邮网上营业厅正式上线,在2016年度新邮预订时首次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联动,集邮网厅的正式运营,为集邮订户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网购的概念也深入到了集邮者心中。更多的机构开通了网站,不但用于信息发布,还开设拍卖、交流版块,为更多的上网者提供方便。如今更多的人在享受网站这个开放的平台上的资源。
网络时代网站的兴起,为集邮宣传开辟了新的阵地,这种宣传突出了时效性。随着中国网民的不断增加,集邮宣传也占据了互联网的前沿。
二、个人博客的异军突起
博客称为网络日志,是一种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文章的网站。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博客内容以文字为主,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2005年新浪、网易、相继开通了博客平台,吸引了众多个人用户的加盟,无论是明星还是草根,都在享受网络的便捷,喜欢舞文弄墨的集邮者也难挡网络的诱惑,在新浪网站开通个人博客,书写集邮文章,展示集邮活动图片,成为网络集邮宣传的一支不能小觑的队伍。
现在很难查清集邮者中谁是第一个开博者,但2006年是一个分水岭,也就是从这时起,中国集邮者开始接纳并融入到网络集邮中,利用网络这一新兴事物,将自己在集邮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公开发表在网络上,并让能让所有的网民都知道集邮,有目的的用博客来记录集邮,记录生活,宣传集邮。博客首页很难发现集邮人的博客能登上首页,但这些集邮者的博客却在集邮圈中大大的有名,因为集邮者首要关心的还是集邮的事情。每逢重要的集邮活动,这些集邮博客具有现场直播的功能。这些集邮名博中不乏在世界邮展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的人。也有很多邮学家、中华全国集邮联会士、邮展评审员、邮协专职干部,更多的是集邮界的草根博客。像“先睹堂主”邵林、“莫愁轩”葛建亚、“赖景耀”、“邮海扬帆”黄剑波、“纽约飞鸿”黄震邦(美国)、“集邮者王宏伟”、“闻锺集邮”杨文忠、“阿仁集邮”施友仁、“风景这边独好”张建伟、“地铁邮票”金鑫华、“黄花塘义务兵”宋冀平、“大河南街人”王光珉、“邮文博览”杨国华、“淮水极限客”李忠、“云游天下”束建德、“老高”高爱军、“xywy294478”李华德、“天京”李祥华、“我是光”阮嘉金、“云林书童”倪晋国、“六0后”程新民、“金卡邮苑”刘德利、“帅虎邮缘”崔晓、“镇洋邮苑”唐中杰、“邮中聊车”闻企欣、“鼓山邮客”王海涛、“虹桥之恋”杨桂松、“半闲人”汪时东、“耳东陈”陈佳慧、“方寸绿茵”梅军、“爱生活、爱工作、爱集邮”王红旗、“左月耳”杨宇、“咸阳李文”、“刘荣发”、“马踏飞燕片”谢刚、“盛京集邮”胡静波、“曹风增”、“老鹳”赫建、“士兵潜伏”宋鸿军、“我在故我集”郭士江、“风的味道”孙建军、“寰宇邮缘”马卫东、“老猴在家”张太镒、“岁月如歌”张绍钧、“冰川天地”张继明、“博士侯”高晓恩、“唐山裘真”王敬华、“目子集邮”杨自学、“冰冰”谢冰冰、“澹台人家”沈双昌、“春潮”杜朝平、“在一方”贾彩旭、“星雨”傅媛、“红叶”张曰枫、“三叶草”胡坤(香港)、“北春绒”沈榕蓉(美国)等等这些不同层次的集邮博客,共同构成了宣传集邮的无形的网。
博客的大众性,为集邮者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集邮者加入进来,很多集邮类的博客不但得到草根群体的拥戴,很多平面媒体也在关注着博客的动向。据于洪海先生在其“空谷邮兰”博客中统计,截止到2016年3月,全国有集邮博客2434个(见附表)。相对于近三百万的集邮协会会员和千万的集邮者,这二千多人显得微不足道,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博客,在网络上传播集邮资讯,可谓是集邮宣传的马前卒,为中国的集邮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网络的普及,为集邮的宣传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尤其是利用公共社交平台,发挥个人在集邮领域的建树,与社会媒体相互配合,共同为集邮鼓与呼。
三、自媒体微时代的新奇迹
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构成了自媒体现存的主要表达渠道,然而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以阔地网络为代表的个人门户类网站成为自媒体的新兴载体。自媒体之所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对传统媒体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相对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其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让自媒体大受欢迎,发展迅速。
自媒体平台包括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人人网、百度贴吧等。内容是自媒体运营者的核心,自媒体将自己的信息、价值、理念传播出去,靠的是内容,而文字、视频、音频等介质均为载体,视频、音频介质上,自媒体在2014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依托智能手机开发的微信犹如一夜春风,迅速超过QQ,占据了自媒体的主导地位。
中国邮政网上集邮营业厅2015年正式上线运行,关注量与点击数直线上升,与中国集邮专卖店和各地的线下集邮营业网点,共同构成了为集邮者提供服务的集邮服务网。2016年中国邮政依托“中国集邮”微信公众号和网上集邮营业厅,组建了一只中国邮政的微商队伍,每一名中国邮政的员工都有一个个人专属二维码,为今后中国邮政、中国集邮依托中国邮政网上集邮营业厅,开展宣传与微营销奠定了人员的储备。
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人就是网络中的节点,集腋成裘,在无际的网络世界中去发掘属于集邮宣传的一片新天地。这是网络时代赋予集邮宣传,和集邮创新的新思路、新思考,把互联时代与传统的集邮宣传紧紧联系在一起。
21世纪的集邮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住“互联网+”的新常态,让传统的集邮与新兴的移动互联完美的结合起来,在移动互联空间中得到更完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