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高中作文>高二作文>

关于欲望与理想800字作文

时间: 嘉洛1198 分享

  欲望和理想是人类求知过程的两只脚印,人类靠这两只脚,在求知的道路上孑孓前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欲望与理想

  今天,我想谈谈大学,谈谈理想。

  20XX年11月21日的下午,广西师大王城大礼堂人山人海、座无虚席。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碰撞拉开了序幕。这是最后一场沙龙压轴戏,为的是庆祝广西师大出版社的25岁生日。两位学者,著名节目主持人梁文道和画家陈丹青的到场让现场一度火爆。主题是《谈谈大学聊聊理想》。

  梁文道先生开头场,负责讲“大学”部分。从中国式的教育制度讲起,再到国外的教育。他提到一个特别值得思考也是一个老话长谈的问题:中国式教育,即家长包办教育,政府官办教育,学校精英教育等。梁先生说,中国的孩子从小被灌输所谓的主流思想,被灌输父辈的官本位、“知识有用无用论”等思想,孩子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生活教给他们的只是条条框框的东西,全是别人说怎么样就怎么做,没有自己的话语。学生不敢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一旦说出来,心想,“哦,爸妈可能不同意,学校社会可能不会接受吧,他们不理解也不会答应,那还是算了吧。”爸妈不懂,跟他们讲简直是“对牛弹琴”、“鸡对鸭讲”。其实他们还是懂一点的,因为我们触动了他们的底线。闹僵的结果只有发飙式的“反抗”了,不是出走就是关起门来自我封闭。一个发自内心的想法刚刚萌芽,原本可以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可是由于社会、家庭的束缚和阻碍,它还未成长,就被死死地扼杀在摇篮里。这或许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吧。

  再谈国外教育,梁先生从王城校区说起,他说很少看过这么有富有历史底蕴又不乏美感的校区,当然也很少看到哪个校区要收费、门票还不低的。这是一个切入点。国外的教育很讲究开放性,我们的大学,一方面是“学”,即可看作一个综合的实验。所以在实验过程过,出现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因素不仅不应该以打击异类的心态看待,而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理解并加以引导。另一方面是“教”,大学是培养人才,就是出成果了。因此大学的目的就不仅仅是盈利或闭门造车了,而应该是带着“普世”的精神,让大学变成一个真正为全国、全人类、全世界服务的教育基地。

  从梁先生话中,我读到了中国教育制度“官本位、重功用”的根深蒂固,也读出了中国的特有教育。

  提到“理想”,让我感到震惊的是画家陈丹青先生。他提到自己当年插队下乡的地方竟然是我们老家宁都。他说,老百姓对这些下乡的青年还是一知半解,以为“知识分子的下乡就是和老百姓抢饭碗”。知青的处境可见一斑。我们的祖辈父辈那时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可如今,有些老区的人民依然没摆脱温饱。

  陈先生在“”下乡时期可以说没有理想,只有一些欲望。他承认,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当画家。一个从乡下一直跟随他到美国纽约,就连做梦都想起的最大“理想”竟然是希望调到当年插队的隔壁乡镇-——对坊乡!原因是这个乡“靠马路,人多”。这个真实而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理想与其说是理想,不如说是欲望。以致现在的他都分不清什么是理想和欲望。

  其实他对理想是模糊的,但是对理想的追求却十分清晰。而这种理想在他看来不是从小就能实现的,欲望和理想的分界岭是大学,78年恢复高考让他重获希望。读大学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当时的理想只不过是一些欲望的叠加,最后才演变成所谓的“理想”。但是这个理想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欲望,此时的欲望已经不是理想了。因为理想实现了,可接着欲望又来了。当欲望变成理想后,欲望又开始了。有些时候,我们不也一直徘徊在欲望和理想中吗?从他的讲述中,我读出了那个为理想坚持不渝的人格魅力,还有他内心的伤痛。

  对于大学,众说纷纭。诚如我们读《丑陋的中国人》一样,“我们的文化出问题了”。就像孙观汉先生《环境与地气》里讲的一样,用种田人的言语来说,问题不在“种子”,而在“地气”,地气就是环境,包括人性的习俗。一谈中国大学,说好是“牛”,说差的一个字“烂”。大学不是说说就会变成大学,但是不说就永远只是中学或小学水平。我们的学生缺少的是和父母的沟通,我们的大学就像一个人,外表很彪悍,但是心灵却很脆弱。相比之下,国外的大学却是不管外表平凡或高贵,内心要强大。因此,我们的大学需要的不是“上传下达”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是和家长、政府、社会沟通后的抉择。我们的悲观或是乐观,亦是达观;我们的大学感性或是理性,皆是人性。

  对于理想,没有绝对定义。在农民眼里,种粮丰收是他们的理想,在知识分子眼里,传道授业是他们的理想。可是我们很多时候理想偏离了轨道或者不在轨道上,也只是把理想当欲望,而且也能想出很多追求欲望的方法,当然,我们也有很多实实在在的理想,也能说出许多实现理想的途径,但是能真正去做并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

  我的大学曾经就是我的理想,现在我的理想实现了,可我的欲望也来了。我的理想慢慢地疏远了我。在理想的国度里,我偶尔也会迷失方向。

  所以,我也担心,某一天我将成为柏杨笔下丑陋的中国人。

  欲望与理想

  有一天朋友聚会,宴饮之前,一个大哥递给我一张纸,我一看,似乎是他的人生履历表,不过却很详细。于是,便饶有兴致地看下去。

  他写,儿时家在乡村,学校破落,那时的理想是当个科学家,像课本中那些人一样。努力学习,为了理想。

  初中时在山外镇上,理想依然不变,依然努力学习。

  高中时去了县城,第一次看见繁华城市,科学家的理想淡去,只想考个好大学,以后留在城里。

  大学时去了一个更大的城市,基本不再想理想的问题,谈了好几次恋爱,然后想着毕业后的去留,只想找一个好的工作。

  走上社会,奔波了两年,不停地跳槽,总觉得不满意。离自己预期的生活还远。

  终于买了房子,然后考上公务员,然后谈恋爱,找到了一个颇有权势的女友,结婚。然后,凭能力,凭门路,慢慢地向上提升。

  再后来,该有的全有了,理想,梦想,更是在生命中淡得无踪。有时想起,很茫然,似乎又很麻木。

  他和我说:“前些天,我翻看以前的东西,看到小学时写的作文,看到自己的理想,忽然就有些郁闷,觉得这一生身不由己!”

  心里忽然一阵悸动,想想自己的经历,想想最初的梦想,不说背道而驰,也是相去甚远。那么,到底是什么,在牵着我们向着未知方向走?

  想起一个前辈,他是我们市里画界泰斗。我们了解他一生的际遇。

  少年时爱画,家穷,就在沙地上画。

  青年时常常因为练画而耽误许多事,甚至错过一些不错的际遇,虽然许多艰难,依然不放弃。

  中年时赶上十年动乱,被牵连其中,他被下放到乡村,每天都放鸭子,他就日日观察鸭子,在心里不停地揣摩。

  后来xx,他重返画坛,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画技不退反进。而当初那些和他一起被下放劳改的艺术家,多已放弃了梦想。

  忽然明白,我们身不由己地,到底是被什么牵着向前走。我们被欲望牵着向前,脚步停不下来。而更多的时候,欲望常常披着梦想的外衣,让我们难以分辨,随之辗转,最终难觅归路。

  就如我那个大哥,他看似一生都在追求着,其实,只是在追着一种欲望的心境在奔忙。所以才会有感慨,才会感觉丢失了自己。

  而那位前辈,却是让梦想牵着自己的心,所以才会一种行来,走至春暖花开。同样是被牵着走,梦想和欲望,却是不同的种种。也许,境遇会有相似,但心境却是迥然。

  知道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什么是无悔。

  欲望与理想

  无论东方、西方,励志教育都是盛行的。孔子为实现“有道”社会的理想而“知其不可而为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成就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意识形态;司马迁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而隐忍苟活,才有“绝唱”《史记》的诞生;今天,小学生都知道周恩来能成为人民爱戴的总理,是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东方是这样,其实西方人也是用理想来支撑人生的,《炼金术士》在西方一版再版,它启示人们实现梦想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美国、法国等国家都把这样一本宣传梦想的力量的书放到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西方评论家把这本书誉为影响心灵的经典。

  我们当然承认理想的力量。问题是,我是普通人,拯救苍生的远大理想离我太远,我还需要坚守那渺远的理想么?

  其实,常识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伟大的事业都是从点滴小事做起的,那个理想,在事业成功过程中,能起到一种精神动力的作用,让我们在为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不随便放弃。

  中国文化传统上把世人的人生态度分为“入世”和“出世”两种,哲学家、国学大师梁漱溟把这种传统的两分法细化为“逐求、厌离、郑重”三种,这样来区分人生态度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决“欲望”和“理想”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首先有要有逐求的愿望,才会把人的才智发挥到极致,努力去挑战外部世界。我们起码应该肯定“逐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人们在这个层次的追求中碰到矛盾的时候,会有痛苦,会产生一种进退的煎熬,于是有人就会觉得人生太苦,一部分人就选择归隐,或干脆遁入空门,这种人生态度曾在古代的乱世大行其道。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这样一部分人,不怕苦心志,不怕饿体肤,不怕空乏其身,艰难困苦,勇往向前,这就是梁漱溟所说的“郑重”的人生态度。“逐求”的态度是对人和世界的关系而言的,“郑重”的态度是对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而言的。

  我们突然明白了,人活下去的动力来自于追求。当我们要解决温饱等基本生活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得要有欲望。

  适当的欲望不是罪过,当我们想拥有前进的物质基础的时候,就有了动力;当我们想让我们的亲人生活得好一点的时候,就有了奋斗的方向。

  只是,我们的人生不只是温饱那么简单就可以满足,当我们解决了温饱,我们也住上了三室两厅,我们也开上了“本田”、“奥迪”之后,我们该何去何从?

  何去何从,不是“欲望”所能解决的问题,欲望的尽头是物质的拥有,理想的终极是精神的充盈。这个时候必须要有理想来支撑我们的人生。马斯洛心理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人满足了浅层次的生活需求后,必须要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来引领人生,其中理想就是高层次的需求。于是,我们明白了,孔子为什么老而弥坚,周游列国,那是因为西周初年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成了他的理想;我们也明白了,司马迁为什么他的那些真朋友假朋友都觉得他该为尊严而死的时候他能选择那么艰难地活着;我们也明白了,马云完全不必为温饱担心的时候,他为什么还要殚精竭虑地往前走,去开辟一个又一个的新领域?是社会担当情怀让他们成了这个社会的精英。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该成长,让我们首先拥有欲望,去建设前进的物质基地,然后,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这个基地上腾飞,成为这个时代的精英。


关于欲望与理想800字作文相关文章:

1.关于我的理想高中800字作文

2.我的理想高中作文800字

3.和理想有关的作文:我的理想

4.我的梦想演讲稿800字

5.励志作文800字高中生勇攀高峰

403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