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浙自驾游路线最快推荐
2017江浙自驾游路线最快推荐
三月如歌,万物齐吟,非常适合朋友们自驾游出行,欣赏沿途的美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7江浙自驾游路线推荐,希望对你有帮助。
江浙自驾游路线
第一天:苏州
苏州一天,可去平江路那儿,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太平天国忠王府、园林博物馆都集中在那儿,外面的步行街上有很多的工艺品特产。 坐火车去的话就先去山塘街可以再那吃点生煎包,酒酿丸子,梅花糕等....十点多差不多就逛完了 中午坐公交到观前,观前小吃街吃完东西,在从观前街东,坐公交到拙政园,狮子林,很多车都到的,只有3站左右吧,一下午就能逛完啦!从狮子林出来坐公交20分钟内肯定能到火车站了!
第二天:南浔
推荐景点:小莲庄——四象之一刘家(刘庸)私家花园。 张石铭故居——四象之一张家(张石铭)故居,典型江南民居风格,内有西洋楼。 嘉业堂藏书楼——刘家的私人藏书楼。 百间楼——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群,沿河而建。 线路推荐: 线路推荐: 小莲庄 → 嘉业堂藏书楼 → 刘氏梯号(红房子) → 广惠宫 → 镇史馆 → 求 恕里 → 张石铭旧宅 → 张静江故居 → 百间楼
第三天:西塘
由杭州坐车到嘉善,再换公车到西塘。在嘉善下车以后,有公共汽车去西塘,
一个人 2 元,但是下车以后还要走,比较麻烦。在车站有黑车,10 块一个人。 直接给你送进西塘,我认为比较方便的。我建议你提前上网定好房间,那边的旅馆都是民居改的, 一个晚上大概 80-120。不是周末的话人比较少,也便宜一些。 你做的车到了可以让房主过来接你。在此提醒一下,最好要临河的房子,景色比较好。总而言之,我觉得西塘的物价比较低,而且人还是比较诚实的,几乎没有宰客和欺负人的情况。
一天够玩的,但是住一天可以看看晚上的西塘,挺美的,还可以坐坐船,特别推荐西塘的酒吧都蛮有特色的,跟丽江酒吧感觉差不多,建议来西塘的游客都去坐坐。
第四天:杭州
杭州线路一:自行车游:断桥残雪—白堤—苏堤—雷锋塔—柳浪闻莺—断桥残雪
线路二:游船(三潭印月-西里湖-茅家埠)—杨公堤景区(郭庄、赵公堤、杭州花圃)—曲院风荷
线路三:花港观鱼——茅家埠——灵隐寺
线路四 :岳庙-曲院风荷-苏堤-花港观鱼-三潭印月-雷峰塔。
第五天:南京
朝天宫:朝天宫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研究南京古代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中华门:中华门古称聚宝门,是南京古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
金陵第一名湖——莫愁湖:公园内的莫愁湖,湖面宽阔,湖面栽植了大量莲花,每逢炎夏,莲花盛开,香风阵阵。
南京仅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瞻园:瞻园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在“南京的母亲河”—— 秦淮河上乘画舫 (60元/人,约25分钟)。秦淮河是南京市区内最大的河流,它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化。历代有许多达官贵人住在秦淮河畔,明清时代,秦淮河畔人烟稠密,金粉楼台,十分繁华,浆色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中山王徐达王府的东花园—— 白鹭洲景区:白鹭洲公园位于南京城南秦淮河利涉桥及古桃叶渡的南边,是秦淮风光带上的景点之一。公园内建起一座鹫峰寺,烟火鼎盛一时。南京东郊风景区:游览坐落在钟山东峰小茅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的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整个陵墓在形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局部处理上,都十分和谐,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最后傍晚时分,途中车游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近代史博物馆的总统府,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南京明城墙和南京1912民国建筑风情街,傍晚结束短暂而难忘的南京一日游愉快旅程。
江浙自驾游景点推荐
1、仙居公盂,江南的香格里拉
仙居县地处浙江东南、台州市西部,是中国“ 国家公园 ”试点县,台州市母亲河(永安溪-灵江-椒江)的源头。
公孟位于距仙居县城38公里的西南处,四面奇峰环绕,小小盆地被围成了一颗明丽闪亮的宝石。鬼斧神功的奇峰峭壁,绮丽如画的翠竹秀林构成了这里的奇特景观。
2、绍兴安昌古镇
真正有味道的古镇,
不需要摩肩接踵的游客,
不需要门票,有的只是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
绍兴的安昌古镇,
便是这样一处极有味道的古镇。
这里的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是别具特色。
一碗醇香的黄酒,
几粒茴香豆,
一盘特色的安昌腊肉,便可度过一个悠闲的午后。
3、前童古镇:古韵浓重乡村画
前童古镇,
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
是一幅古韵浓重、活色生香的乡村画,
一段美轮美奂的江南丝竹调。走进那里“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八卦水系,流水哗哗,碧水幽幽,流遍家家户户,不似水乡,胜似水乡,是欣赏浙东民俗文化的好去处。
看了“2017江浙自驾游路线推荐”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