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释迦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释迦是一种热带的水果,释迦的果实清甜,果肉乳白色,以其独特香味,被列为热带名果之一,不过释迦要怎么种植是很多人都好奇的。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给你做的释迦的种植技术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释迦的种植方法
选避风向南、排灌良好及土质疏松的土壤建园,宜春季种植,株行距用2×3m。种植穴宜分层施放石灰0.3kg左右,垃圾土杂肥30kg和0.5kg的磷肥,沤过的禽畜粪10~15kg,钙、镁、磷肥1.0kg, 复合肥0.2kg。种植后,幼年树施肥宜勤施薄施,一般每培养1次新梢施肥2次,于新梢萌芽期及新梢长至40cm时各施1次。肥料以速效氮为主,每株每次可施麸水2.5~5kg加尿素0.3%,或施尿素50g加 氯化钾25g。冬季结合改土增施 有机肥1次,每株施鸡粪15kg。冬春季每株施石灰0.5kg。结果树施肥围绕促发健壮春梢和夏梢,促进第一造果和第二造果的花芽分化,着果与壮果,改良土壤促进根系发达等进行。要重视增施有机肥和石灰,各物候期中氮、磷、钾肥的配比和调控,迟效肥和速效肥的搭配,每年施肥6次。
AP番荔枝忌旱又怕积水,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积水易染根腐病;如遇干旱、叶片卷皱时,要立即淋水,座果期要注意保持 土壤湿度均衡,以免久旱骤雨引起裂果落果。为早结丰产打基础,AP番荔枝应有计划地培养树形,幼年树修剪以整形为主,采用 摘心摘叶的方法,促进分枝,尽快培养成矮化、分枝多、枝条分布均匀的圆头形树冠。在主干高40~50cm处剪顶,并摘除主干中上部叶片3~4片,以促留主枝3~4条,以同样方法在主枝上促留2~3条副主枝,副主枝上促留三级分枝,太多太弱的枝梢及时疏掉。结果树的修剪于每年收完果后重剪1次,时间约3月上中旬,此时落叶枝条的芽眼大部分开始萌动。
方法是:将树冠外围的大枝回缩修剪至第3或第4分枝,回缩后留桩头长20~30cm,并要求桩头在树冠中呈伞状均匀分布;树冠内膛直径0.5cm以上的枝条,一般保留2~4个节位回缩修剪;其余弱枝、过密枝,则从基部疏除。春季重剪后,注意嫩梢长5~10cm时及时疏梢,每条枝桩留2~3条分布均匀的新梢;在新梢结果枝或营养枝长至30~40cm时及时摘心,还应结合产期调节进行夏季修剪。采用摘顶去叶的方法可促进新梢生长与成花,由此可进行花期和果期的调节。在湛江地区,AP番 荔枝4月份即需人工授粉,力争早挂果,在下午5点左右,取其他盛开的花朵,用软毛笔将花粉授于微开或半开放花的柱头上,能显著增加着果量,增加果形端正果数,提高果实品质。6月份,需短截摘叶,进行各期促花工作。根据需要,安排在不同月份促花、授粉,就能达到产期调节的目的,使产果期从9月份延长到翌年的3月份。
释迦的作用
番荔枝营养极丰富, 热量极高,能养颜美容、补充体力、清洁血液、健强 骨骼、预防坏血病、增强免疫力、抗癌。自古称为上等滋补品,营养价值极高。
果实主供鲜食,也可制成果汁、果露、果酱、果酒、饮料等,其根可作泻药,叶可作伤口消毒;果肉加糖加乳,制成香普拉(Champola),是提神解渴的食品。
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番荔枝,对于病症的减轻有明显的辅助食疗作用。 番荔枝纤维含量较高,能有效地促进肠蠕动,排走积存在肠内的宿便。
国外在长时间的野外科学探险考察活动中,番荔枝粉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它可以及时地补充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能有效地避免维生素C缺乏,起到辅助食疗作用。
它具有降 血糖的功效,在国外常用来治疗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番荔枝,对于病症的减轻有明显的辅助食疗作用。
番荔枝纤维含量较高,能有效地促进肠蠕动,排走积存在肠内的宿便。
番荔枝还是最佳的 抗氧化水果,能够有效延缓肌肤衰老,能美白肌肤 。
释迦的介绍
高达5m,树皮薄、灰白色,树冠球形或扁球形。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6~17cm,先端尖或钝,基部圆或阔楔形;花黄绿色,1~4朵聚生枝顶或与叶 对生,花期5~6月;聚合浆果 肉质近球形,径约5~10cm,8~10月成熟时黄绿色,味甘美芳香。
果实为聚生果,由数十个小瓣组成,每个瓣里含有一颗乌黑晶亮的小核(黑色的籽)。呈卵形,未熟果绿色,成熟果呈淡绿黄色。味略甜,奶黄油色或乳白色,呈乳蛋糕状,并具芳香,鲜食香甜,风味甚佳。果实可食率67%。单个果重一般在350g左右。
释迦又名 番荔枝,因外形类似佛像头部而得名,主要产自台东等地,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亦有种植,每年秋季至次年开春都有出产。释迦果肉乳白色,富含维生素A、B、C及蛋白质、铁、钙、磷等,促进消化。也可切块做成各种冰饮。果皮不可食,若果皮发黑,不用担心,口味更佳。
释迦在台湾深受喜爱,每年都要举行释迦节,选出的冠军释迦售价折算人民币上万元一颗。台湾释迦运至内陆价格约比广东、海南等地产释迦价格贵出一倍左右。
释迦果实风味佳,甜度高,约达20~25度,适合东方人喜好甜食之口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是许多人爱吃的水果。
释迦原产于热带美洲,最初由荷兰引入;据明朝 沈光文有“释迦果”诗,可证最迟在 明郑时期已引进,于台南一带种植。然后扩展于中南部,但仅小面积种植。在广东、广西、海南也有种植。
释迦树高3-5m。枝条细软下垂。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先端短尖或钝,叶背灰绿色,幼时被茸毛,后变秃净。外轮花瓣狭长而肥厚,肉质,长三棱形,顶端尖,被微毛,内轮花瓣细小,呈鳞片状;雌蕊 通常成圆锥或棱锥形突起的雌蕊体;果实为聚合果,心圆锥形或球形,直径5-10cm,浆果由多数心皮聚合而成,心皮在果面形成瘤状突起(跟菠萝有些相像),熟时易分离;假种皮为食用部分,乳白色,味极甜,有芳香。种子黑褐色或深褐色,表面光滑,纺锤形、椭圆形或长卵形。
释迦不耐寒,幼树在4℃时发生冷害,4-5年生树在-2℃时亦受冻害。树性耐旱,忌积水。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排水良好的 沙壤能生长迅速,果大、质好。
>>>下一页更多精彩“释迦的生长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