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腿骨折如何应对
老人腿骨折如何应对
老年人体内钙质流失比较多,因此容易患上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骨折。那么老人一旦腿骨折应该如何应对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腿骨折应对措施
1、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病人和家属首先不要惊慌。如果患者没有大出血、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须做紧急处理。
2、不要随意牵拉骨折部位,以防止损伤血管和神经。
3、应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家属可把两块木板垫上棉布或软毛巾用绷带或软绳对患处加以固定。如果不加以固定,可能会引起骨折断端的错位,使那里的神经和血管受到损伤,甚至会造成肢体的麻痹。但是,由于骨折部位常有内出血和不断肿胀的情况,所以对患处的固定不应过紧,否则会压迫血管引起肢体缺血,造成淤血阻滞。
4、应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诊治,中途要注意局部保暖。
老人骨折后的护理方法
1、牵引后要让伤肢外展30—40度
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老人和高龄老人,如果无移位骨折,可以不做手术而做皮牵引,牵引4周后就能尝试拄双拐下地。对于这类老人,家属最好让他们睡硬板床,牵引时帮老人保持伤肢外展30—40度,足部保持中立位。同时,家属要时常查看牵引胶布及绷带是否脱落,老人皮肤有无破溃,伤肢供血是否良好。
此外,家属可以协助老人进行恢复锻炼。例如,牵引早期协助老人进行股四头肌的舒缩,足趾、踝、膝关节伸屈,“秋千”拉手锻炼等;中期指导老人做引体向上,髋、膝、踝关节间协同运动;4—6周牵引拆除后,让老人拄双拐做患肢行走训练,以后逐渐换单拐行走。
2、做人工假体置换术的老人少翘“二郎腿”
对于移位性骨折的老人来说,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可以做人工假体置换术,骨折不愈或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高龄患者可做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这类老人来说,家属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体位摆放。例如,术后患髋要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髋关节在坐位中最易脱位,坐位时髋关节曲屈别超过80度等。
术后7天家属可让老人开始尝试由卧到坐,坐到站,站到行走的练习;10天可让老人借双拐扶助上下楼梯。家属要叮嘱老人经常做股四头肌舒缩,足踝背伸展运动,“秋千”拉手锻炼,患髋关节伸展、外展,直腿抬高,单腿平衡训练等,以提高抗阻强度和肌肉耐力。穿软胶底的鞋,不坐矮椅,少翘“二郎腿”,避免双膝并拢、双足分开、身体前倾取物等。
3、给老人多吃高钙的食物
骨折后,老人需要补充钙质,家属可以给老人添加牛奶、虾米、鱼、骨头汤、芝麻等含钙较多的食物,让他们多晒太阳,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协助钙质吸收。还要让老人多吃新鲜果蔬,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
老人有可能长期卧床,家属还得帮助老人预防并发症。每天给老人轻拍背部,自下而上,让他们深呼吸并咳出痰液,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以减少肺炎的发病率。每两小时帮助老人更换体位一次,夜间3—4小时一次,用50%酒精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改善局部循环,可以预防褥疮。
老人腿骨折的并发症
1、肿胀
外伤后局部出现肿胀,72小时后达到高峰,之后肿胀逐渐消退。出现肿胀后应抬高患肢,最好高于心脏平面,适当给予冰敷,促进肿胀消退。
2、石膏压迫
简单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由于肢体肿胀逐渐加重,会出现石膏压迫,导致肢体末端如手指、脚趾等部位出现明显肿胀、淤青、麻木等情况,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松开减压,避免肢体压迫坏死。
3、关节僵硬
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腔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4、肌肉萎缩
肢体一旦固定或缺乏运动就会发生肌肉萎缩,通过肌肉的主动搜索可以减轻肌肉萎缩的程度,具体方法为:如果关节可以活动,可以做肌肉的等长收缩即肌肉用力但肢体不会产生动作及等张收缩肌肉用力且产生动作,如果关节被固定住,则可以进行等长收缩的锻炼。
5、坠积性肺炎
多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特别是大臂粉碎性骨折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思者,有时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应鼓励思者及早下床活动。
看过老人腿骨折应对措施的人还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