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2)
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
(二)、埃博拉出血热
①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EBV属于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
② 自然寄主: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
③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潜伏期:2-21天 Ø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Ø病人出现症状的时候具有传染性。
④ 临床症状和体征: Ø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结膜充血、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Ø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⑤ 病理特征: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含体和凋亡小体);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
⑥ 诊断及鉴别诊断:
a. 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与患者、感染动物接触史;
b. 出血表现;
c.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标本中病毒抗原, 一般发病后2-3周内,可在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原;
d. 与流行性出血热相鉴别: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接触史;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早期用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在血清、尿沉渣细胞可查特异性抗原。
⑦ 预防与治疗: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新的药物疗法正在进行评估;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三)、铁线虫病
① 铁线虫亦称毛细线虫。土名就是铜丝蛇或天丝。体细长,马鬃状,长可达1公尺。成虫在海水或淡水中自由生活,幼虫寄生在节肢动物体内,国内分布于南北方各省。
② 铁线虫对人类危险性有限
a.铁线虫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寄生虫病,虫体侵入人体后可进一步发育至成虫,并可存活数年,不会在人体内繁殖。
b.人体消化道感染铁线虫可能是通过接触或饮用含有稚虫的生水、昆虫、鱼类和螺类或食物而引起。
c.尿路感染是由于人体会阴部接触有铁线虫稚虫的水体,经尿道侵入,上行至膀胱内寄生。亦见有从眼眶肿物或耳道检出虫体的报告。
d.口服驱虫药促虫可排出。
③ 防治关键
防治本病的关键是不饮不洁之水、不生吃昆虫、鱼类和螺类等食物,下水时避免口腔与不洁水体直接接触。
疑有感染者可口服驱虫药促虫排出,寄生于组织和其他腔室器官内者可手术取虫。
寨卡病毒病基本知识
(一)、寨卡病毒
RNA病毒,同属的病毒:登革病毒、乙脑病毒、黄热病毒等;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黄病毒”
(二)、寨卡病毒病
① 疾病相关:
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自限性疾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少见;
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等;
目前尚无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现有资料提示,新生儿小头畸形可能与孕妇怀孕期间寨卡病毒感染有关,但两者之间确切病因关系仍有待研究;
② 流行病学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可能的传染源。
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
我国大陆14例病例情况,均为输入性病例,目前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
③ 专家一致认为:
近期不排除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输入我省的风险,但病例输入后出现本土传播的风险较低。
孕妇,尤其是孕早期(1-3月)孕妇为寨卡病毒病的高风险人群,需要重点防范。
(三)、防治措施
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尽量避免前往南美等疫区旅行;
做好灭蚊设备和药品准备。
看过“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的人还看了:
3.传染病预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