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通行证收费下调新规定(2)
港澳通行证收费下调新规定
港澳通行证签注种类
1.个人旅游G:分为三个月或一年,一次、两次或多次进入有效,每次可逗留七天,申请地域限制在香港入境处公布的广东省及28个城市,目前为止开放的,个人旅游,直通香港的城市包括广东省及28个城市(即是上海、北京、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台州、福州、厦门、泉州、天津、重庆、成都、济南、沈阳、大连、南昌、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石家庄、郑州、长春、合肥和武汉)的居民,可以申请自由行到港澳,多次进入签注暂时仅签发给深圳户口居民。
2.探亲T:分为三个月一次有效,每次可逗留14天或三个月多次有效,逗留不超过自首次进入之日起90天
3.商务S:分为三个月一次或多次有效、一年多次有效,每次逗留不超过七天)
4.团队旅游L:分为三个月一次或两次,一年一次或两次,每次逗留不超过七天,须随团出入境
5.其他Q:三个月一次或两次有效,一年一次或两次,每次逗留不超过十四天
6.逗留D:多次有效,出境有效期根据香港或者澳门有关部门批准的期限签发
已经停止发行的签注或旧版签注种类
1.奥运A:多次有效,每次入境可逗留90天,仅在2008北京奥运期间签发
2.访问F:为新版“个人旅游G”签注的前身,功能及申请地域限制和新版G签注一样,手续较旅游L签注简单,已于2007年更换为“个人旅游G”签注。
3.旅游L:为新版“团队旅游L”签注的前身,功能和新版L签注一样,申请时通常需提供旅行社文件,已于2007年更换为“团队旅游L”签注。
港澳通行证有效期限
证件有效期
往来港澳通行证有效期5年。2014年9月15日,全面启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规定,成年人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有效期延长为10年,对未满16周岁的仍签发5年有效通行证。
签注有效期
内地居民往来港澳签注分为6个种类,即个人旅游(G)、探亲(T)、商务(S)、团队旅游(L)、其他(Q)、逗留(D)根据申请事由分类签发。其中香港G签和L签的有效期都为:3个月1次、3个月2次、1年1次、1年2次四种有效签注。澳门签注只有3个月1次、1年1次申请。签注规定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门逗留不超过7天,一进一出算一次。
签注有效期的解释
以1年1次为例,不是表示1年内只能去1次,而是指该签注的有效期为1年,在1年以内往返过港澳后,还可以再次申请签注,申请次数没有限制。如果1年内不去,则该签注过期无效,可再次申请。
延伸阅读
整治交通顽疾香港有高招
大多城市都面临各种交通问题,包括闯红灯、酒驾、拥堵等等。对于这些顽疾,人多路窄的香港有自己的高招,香港街头的行人都很遵守红绿灯规则,道路也鲜有“堵死”的情况。
高招1
无论何人违法重罚
香港的交通规定比较严格,且违规的处罚力度很大。
根据香港的交通法规,不遵守交警或交通灯指示,不使用斑马线过马路,均为违法。如果15米范围内有人行横道、天桥、地下通道,行人过马路必须使用这些设施,否则即为违法。路边围栏和中央分带道不允许穿过或翻越。任何人违反道路交通条例内的有关行人违例事项,最高可被罚款2000港元。
香港车祸死亡数字的顶峰是在车辆数量大增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车祸死亡数字的最高纪录发生在1973年。此后,香港对于酒驾等违法行为的规定日趋严格。例如进一步降低法定酒精浓度、授权警方对司机进行随机呼气测试、大幅上调司机酒驾违法后吊销驾照的时间期限。
任何驾驶者如被发现体内酒精含量超过法定限度,将会被起诉。最高可被判处监禁3年,罚款25000元港币,并强制修习驾驶改进课程,记10分违例驾驶分,还要依轻重程度处以不同期限的吊销驾照处罚。如果危险驾驶引致他人死亡,最高刑罚是入狱10年。
高招2
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香港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为数众多的地下通道、天桥可以成功实现人车分离。多数天桥不仅彼此相连,还与临近的写字楼、购物中心或居民楼连通,提高了行人的出行速度,也降低了出行危险。香港在繁忙的路口会细化红绿灯设置,在马路中央隔离带设置小岛形的缓冲区域,行人无法及时通过马路时可以短暂逗留。
为了对付不守规则的马路“跨栏高手”,香港改善了交通围栏的设计,中间加了不少垂直铁条,铁条间的距离不超过20厘米,即使小孩也无法穿过。新的围栏还把中间的横枝拿走,路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方便地踏着“跨栏”。
交通灯位置不清晰的路口、较多行人横过马路的路段等容易导致交通意外的地点,都被运输署称做“交通黑点”。针对分布全港不同地区的交通黑点,运输署不断改善道路设施,逐一消除隐患。比如在信号灯模糊的路口,加大信号灯头,在横穿马路多发路段,加设围栏。
高招3
控制私家车数量
车辆数目的增长是导致交通拥塞的主要原因。因此,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降低市民对私家车的出行依赖。
香港用高额的用车成本有效限制车辆总数,使每辆车获得较多的道路资源,包括提高私家车的首次登记税和牌照年费、收紧环保汽油私家车的认可标准,以及提高柴油私家车的“燃料征费”等。
例如,价格超过30万的车辆首次登记,高于30万的部分需缴纳高达100%的税费。在香港购买裸车的价格比较便宜,但供养一辆私家车的费用却极其高昂。
在香港市中心繁忙地区的停车场,每小时停车费超过30到40港币。即使只在周末使用私家车,每个月的停车、汽油、保养等支出,往往也高达5000港币以上。
私家用车量的减少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而地铁、巴士、小巴、船舶等构成的香港公共交通网密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出行要求。为了便利市民搭乘公共交通,大型购物中心或高级写字楼下方一般就是公交总站或行人天桥,而大多地铁站则直通商场或写字楼。完善的交通网络,弥补了人们减少使用私家车带来的不便。
高招4
加强宣传关怀司机
香港重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特区政府下属的道路安全议会每年会进行多次宣传活动,包括举办各种道路安全讲座、摆放宣传展板、分发宣传单、播放安全宣传短片。警方制作的宣传单不仅列出各种违反交通法例的行为,还用红色大字写明会受到的处罚,起到警示作用。
在香港街头,随处可见提醒注意交通安全的标志。过路口时,地上画有箭头,提醒路人“往左看”或“往右看”;乘出租车时,副驾驶位置上有一个醒目标志——“乘客不系安全带可被罚款”。即使坐在后排,出租车司机也会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乘坐公共汽车也有类似的规定。
鉴于不少交通事故起因是驾驶员身体健康出现问题,香港运输署还和医院合作,为商用车司机提供免费健康测试及指导。流动医疗车会派驻全港不同地方,车厢内设有各种体检设备,为司机量体重、血压;也有注册中医师为司机评估身体状况。一般司机都会因长时间工作,导致运动不足,医疗车会跟踪关注个别司机的情况,定期发送手机短信,为司机提供健康资讯。
高招5
让文明出行成为生活习惯
在香港这个法治社会,一切都必须依法而行,交通也不例外,令行禁止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多年来的规则意识在人们脑海中已根深蒂固,遵守交通规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机动车要礼让行人、行人要走斑马线、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这些常见而又简单的交通规则,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大同小异,香港也一样。但在香港,这些不需要特别当作交通问题来提及和对待。
记者在香港工作的日子里经常可以看到:行人都会自觉地在斑马线前等待绿灯,即使在没有车辆的状况下,也没有人强行过马路;拐弯的机动车遇到行人时会友善地停下,示意对方先过;红灯时汽车停车的位置都会不占人行道或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在前方道路受阻时,驾车者一般会耐心排队等待,不会侵占其它车道,更不会不停地按喇叭。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如果前方堵车已经堵到了路口,在这个路口后面等信号的车辆即使等到了绿灯,也不会启动,而是继续在停车线内慢慢地等待,直到路口顺畅或者空出它的位置以后才会开过去,这样就避免了车辆在路口中央等待时,影响交叉方向行驶的车辆。
很多时候,往往是人们不文明驾车、不文明过马路等这些意识上的不文明,才导致交通的不畅通,一个社会的和谐,固然需要法律条文的约束,但同时更需要文明礼仪上的约束,只有从道德准则上去守法、懂法、守规,才有可能达到和谐、安宁与顺畅。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