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山西计生新政策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计生有哪些相关的政策,山西的计生政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山西计生新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山西计生新政策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晋卫发〔2017〕6号

  各市卫生计生委,委直属各单位,委机关各处(室、局):

  《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已经2017年第6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细化分解任务,切实抓好落实。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2月28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狠抓落实主旋律,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守住底线、对标一流,为全面建设健康山西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12356”,“1”是围绕建设健康山西“一个目标”,“2”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计生服务管理“两项改革”,“3”是推进人才优先、科教兴医、健康扶贫“三大战略”,“5”是抓住普及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优化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 “五个关键”,“6”是为全省人民办好“六件实事”,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提高群众满意度。

  一、全面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着力普及健康生活

  推动卫生工作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突出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努力让人民群众少得病、不得病。

  (一)提升健康促进与教育水平。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龙头,以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为基础,以专业健康教育机构为平台,以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职能部门、基层计生协会为延伸,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健康教育体系。组建山西健康科普专家团队,建立健康山西科普专家库。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评先选优和晋升职称的依据之一,纳入医师定期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范围,激发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参与健康科普工作的热情。积极创建健康教育促进示范县区,在各级卫生计生机构普遍开设健康教育讲堂,研究推广适用于山西群众的健康处方,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启动“三减三健”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推进公共场所控烟,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二)提升重点疾病综合防治水平。充分发挥重大疾病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密防范新发传染病疫情输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发生蔓延。统筹制订实施结核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专项规划。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扎实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冷链设备温湿度监控全覆盖,确保疫苗储运安全。积极探索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机制。开展结核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推广结核病快速检测技术,提高结核病患者诊断、报告和管理水平。加强重点人群艾滋病检测和防控,落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全员治疗。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碘营养监测扩大到全省119个县(市、区)。建立完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制度,实现县级精神卫生科全覆盖,继续开展“全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专项行动”,不断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救治、管理水平。制订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实施意见,会同多部门搭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全省开展重点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努力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减少疾病发生和发展。

  (三)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一体化,建立健全服务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考核机制,优先将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重点人群全部纳入健康管理范围,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康复护理等延伸性服务。精准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深入推进幸福家庭创建,积极开展具有我省特色的“关爱女孩行动”。强化宫颈癌、乳腺癌等常见病多发病干预力度,保障妇女健康。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完善评估体系,启动示范县(市、区)创建。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信息共享。大力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关怀关爱活动。

  (四)提升重点地区健康服务能力。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进一步抓好精准识贫工作,持续将各类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扩大三级医院“组团式”帮扶贫困县医院覆盖范围,完善偏远贫困地区巡回医疗制度,启动贫困县医院专科护理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国家“三个一批”的要求,推进贫困大病患者分类救治,把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加强重点贫困县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实施好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项目。全面推开“山西护工”培训就业计划。

  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健康保障

  以县乡一体化为总抓手,努力构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人、财、物、责、权、利”一体化新格局,带动5项核心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

  (五)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继续加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力度,以“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创建为抓手,启动实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全面改善基层医疗服务,努力提升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满意度。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养老和村卫生室运行等政策措施,努力为乡村医生搭建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的平台。总结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优化方式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健全收付费、考核和激励机制,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达到60%以上。通过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医联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模式,畅通基于病种管理的双向转诊机制,引导城市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主动参与分级诊疗。

  (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所有城市公立医院6月底前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完善补偿机制。公布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医疗服务项目,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坚持试点先行,推动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编制管理制度和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为医院发展增动力、添活力。拓展医疗运行评价,完善医疗监管机制,建立医疗运行评价问题清单制度,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继续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效果考核评价工作,并落实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的激励措施。加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创建力度。

  (七)协调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落实城乡医保“六统一”政策。加快基本医保异地结算和支付方式改革进度,完善医疗机构与医保谈判机制,落实公立医院100个按病种付费改革,逐步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到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创新医保管理体制,促进“三医”联动,积极推广“福建三明经验”,充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

  (八)推进药械供应保障制度建设。落实基本药物配备和优先使用制度,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坚持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方向,全面推行公立医院药品阳光分类采购。扩大高值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限价采购范围,实行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开展医药分开试点改革,加强药事管理和服务,健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及辅助用药监控等制度。完善省级采购平台功能,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中标、配送企业的履约监管。

  (九)推进综合监管制度建设。落实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改革,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以社会办医、企业医院和专科医院为重点的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检查和非法注射美容等医疗美容专项整治,加强以血液透析、内窥镜、口腔器械、手术器械等消毒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传染病防治和消毒产品监管。加大千吨以上供水单位、春秋开学季和学校饮用水卫生的监督力度,继续推进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为突破口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专项检查和打击“两非”工作。严格实施医疗卫生、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国家监督抽检。完成《传染病防治法》等一法四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综合监管制度建设,推行全行业监管,建立完善医疗执业监管和惩戒责任体系。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全过程执法记录和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开展专项稽查和案例评查,加强法律培训和宣讲,提高依法管理、依法执业水平。加强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三、全面推进卫生计生创新发展,着力优化健康服务。

  推进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十)不断深化计生服务管理改革。完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体系,坚持计生目标责任管理,全面推行网上生育登记,加强出生人口监测,推进基层卫生计生深度融合,开展新一轮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启动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联合体和新一轮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深化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和规范化基层妇女儿童保健门诊创建,开展母婴保健技术规范管理年活动,全面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提升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母婴保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服务项目,在全省推广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探索涵盖婚育健康全过程的服务管理模式,综合防治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两非”行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十一)持续强化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落实“十三五”健康和卫生领域重大发展规划,加强健康扶贫、妇幼健康、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疑难病症诊治、中医药传承创新、人口健康信息化等工程建设。出台《山西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7-2020)》,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构建以省级医疗中心为引领,市、县级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与群众健康需求相匹配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协调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配套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尽快投用。加强疾控体系、疾控机构、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推进省公共卫生中心和省职业病防治院项目落地。为结核病防治重点县和精神卫生机构空白县装备实验室诊断和门诊工作设备。建立接种单位、学校查漏补种等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初步建成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框架体系,实现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统一、融合共享。

  (十二)努力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实施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有效落实各级各类医院功能定位,持续开展医护岗位知识技能“大比武”,带动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抓好1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00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建设20个国家级标准化心肺复苏培训基地,实施心肺复苏科普进万家精准健康工程。大力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强化临床路径管理,扩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探索建立“无陪护病房”管理制度和工作模式。发挥“互联网+”在改善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每个市至少建设1个远程诊疗分中心;完善预约诊疗平台,探索并规范开展在线支付,方便群众就医。

  (十三)切实加强人才与科技工作。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深入推进“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注重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努力培养能看好病、能做好医疗卫生服务的骨干人才和适宜人才。不断引深招才引智活动,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途径,落实好对外签订的合作项目,建立卫生领域晋籍人才联系机制。增强医教协同,巩固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工作,提升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和达标率,抓好全科、康复、护理、医养、产科、儿科、助产士、精神、传染、病理等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快推进科教兴医战略,启动委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创建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省部共建医学重点实验室,鼓励科研实验室开放共享。不断加大卫生科研投入,完善重大卫生科研项目支持政策,整合优化各类卫生科技资源,启动我省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精准医疗,以及出生缺陷干预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重大攻关,强化药品、医疗器械等应用研究。

  (十四)推进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广泛学习宣传《中医药法》,贯彻落实我省中医药发展各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建设覆盖省市县乡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推广网络。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山西中医药大学去筹工作,完成第二批山西省名中医评选。推进中医药传承,建设好一批国医大师、学术流派、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基层中医馆。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落实各项合作协议,挂牌成立山西省针灸医院圣彼得堡中医院,进一步扩大山西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四、全面发挥卫生计生行业优势,着力建设健康环境

  充分发挥卫生计生系统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技术指导等优势,努力为人民群众打造健康、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

  (十五)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为契机,弘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健全基层组织机构,大力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改造,不断降低病媒生物密度。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镇活动,推动健康城镇试点和“健康细胞”建设,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农村环境面貌。

  (十六)做好各类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覆盖所有县(市、区),继续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县乡村一体化试点扩展到50%的县(市、区)。积极开展对我省特色食品的监测。建立完善省职业病报告和重点职业病监测信息系统,做好职业病的危害因素收集、分析、评估。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强化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突出做好雾霾等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监测、应对,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努力减轻危害,维护公众健康。

  (十七)加强和改进卫生应急保障。推进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强化国家、省级卫生应急队伍培训,适时开展跨区域综合应急演练和陆空立体紧急医学救援融合演练,增强实战能力。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全面强化公立医院卫生应急工作,努力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

  五、全面推动医疗与相关产业融合,着力发展健康产业

  加快推进山西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十八)大力促进健康新业态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努力推动医疗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更多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出更多诸如长期护理、医养结合、健康管理、健康咨询、母婴照料等,符合市场需要和群众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十九)规范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支持有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鼓励社会资本与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发展健康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检查、消毒供应和血液净化机构。启动执业医师按区域注册和民营医院信用评级试点工作。

  (二十)努力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贯彻落实我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加强医疗机构老年病科建设,鼓励和引导闲置床位较多的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或护理院,联合民政部门推进村卫生室与乡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融合发展试点,重点扶持培养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医养结合项目。

  (二十一)以健康保障全省经济发展。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全面提升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大型旅游景区、厂矿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紧急医学救援、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等保障措施。助力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新食品原料和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应用。积极吸引大型学术会议到山西召开,完善大型会展卫生应急预案,做好会展经济卫生保障工作。

  (二十二)为全省人民群众办好“六件实事”。为1200万城乡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全省城乡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和诊断服务。为36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农村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预约诊疗平台覆盖全省所有县级综合医院。开展贫困地区“医卫双优下基层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六进”(进家庭、进农村、进学校、进单位、进医院、进公共场所)活动。

  六、强化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保障措施

  (二十三)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弛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坚持管行业就要管行风,持续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完善出院患者回访随访制度;严格执行“九不准”,加大行风案件查处力度;继续开展大型医院巡查,抓好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推进行业作风持续好转。

  (二十四)全面推进卫生计生法治建设。抓好《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推进《山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立法工作。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在卫生计生事业单位试点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组织实施卫生计生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推进卫生计生机构法治单位创建工作。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和卫生计生标准工作。

  (二十五)维护安全稳定大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坚守安全红线,树立底线思维,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汲取各类安全事故的深刻教训,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管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出台“平安医院”考核办法,加强医疗纠纷“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切实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各类矛盾的化解,实行信访案件领导包案负责制,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单位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

  (二十六)改革创新对标一流。树立“带头闯”精神,彰显“敢为先”气魄,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找准工作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立足本地实际,放眼全国全省,主动对标一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广泛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善于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经验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创先争优。

  (二十七)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坚持和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重点任务全部纳入考核范围,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督查考核体系,深化“月报告、季督查、年考核”的推进落实机制,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部署、有督导、有落实。全面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建立卫生计生系统“13710”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未落实重要工作清单定期双(多)向通报制度,形成“一事不落实,事事受限制”的联合惩戒机制,确保政令畅通。扎实开展“项目受理大起底”活动和“卫生干部入民营医院服务”活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二十八)完善绩效评价机制。贯彻落实《山西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发挥省医疗机构管理中心作用,强化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评价,重点推进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建立健全重大公共卫生资金绩效考核制度,推进委直属小事业单位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实现委直属单位内部审计全覆盖。强化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大预算执行监管力度,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发挥第三方在绩效评价中作用,将评价结果与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管理、调控,与人员的职业发展等相挂钩。

  (二十九)加强宣传舆论引导。把新闻宣传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做好重大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创新互联网舆情引导方式,提升重大舆情应对能力,坚决防止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发生。以重大活动、健康节日主题日为契机,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健康山西建设的总体部署,大力宣传我省卫生计生发展的显著成就和卫生计生系统的先进事迹,努力形成“健康山西,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三十)抓好其他各项工作。统筹抓好卫生下乡、对外交流、援疆援外、干部保健、档案管理、机要保密、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等工作,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交办的各项任务。

>>>下一页是产假工资发放标准

335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