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办事指南 > 政策法规 > 2017电商政策

2017电商政策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2017电商政策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进步,我国电商企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一个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离不开整合营销传播。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2017电商政策,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电商行业趋势发展

  一、“新零售”会成为电商的替代词

  2003年,淘宝网成立。2004年到2013年的这十年,是电商高速发展的十年,大小电商都是在这十年里快速发展起来的。这就像90年代的小卖部,曾经遍地都是。有一部分小卖部老板比较有头脑,开成了连锁小卖部,现在叫连锁便利店;也有一部分小卖部老板比较有资源,开成了大型超市;还有少数又有头脑又有资源的小卖部老板做了房地产。但是,更多的小卖部已经被淘汰。这很像电商!

  电商在刚开始的几年,都被叫“做淘宝的”;发展到后来,一部分电商做了天猫店,才开始叫“电商”;还有一部分电商发展成为了一定规模的企业,线上线下都有业务,比如三只松鼠和茵曼等。电商除去少数的批发业务,大多数是零售业务。当电商这个新兴的行业发展了十年、已经不再特殊的时候,它叫回了原本该有的名字——零售业,这很正常。在这个“寅”的时代(为何是“寅”的时代,另文说明),一切都以“新”论,所以叫“新零售”。

  马云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提出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新零售并非一句口号。在2017年,我们会看到各行各业兴起新零售的会议、讨论、实践。而“新零售”三个字会逐渐替代电商。要搞清楚新零售究竟是什么,我们就要先看看“旧”的零售是什么。过去的零售就是到批发市场批发商品来卖,市场有什么货就卖什么货,哪家哪个货卖得好就跟风卖,这些都是典型的旧的零售。

  既然是新的,那么一定是跟之前不同的。基于大数据、基于用户、基于多平台合作,利用各种网络渠道把消费者、商家和零售场所连接起来,线上线下融合,这些都是新零售的范畴。线上线下的企业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了解到客户的真实喜好,通过电商平台、O2O、实体店等各个渠道的展现,再通过图文、视频、电影、电视、VR等各种互联网方式连接客户,满足客户对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需求。

  二、网红电商洗牌,有核心竞争力的网红留下

  各种网红、各种直播平台,在2016年蓬勃发展,一片欣欣向荣。这种红火会在2017年持续吗?特工先生的结论是:网红电商这个业态会继续红火,但是会有很大的变化。

  2016年的网红特点是搞笑、有颜值、能博眼球。只要有这些特点之一的网红,很容易就火了。大家去看一下各直播平台的统计数据,就会发现:2016年,东北的直播网红数量最多。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应该是江浙沪更紧跟趋势,广州、深圳更时尚、更能出位吗?——还真不是!东北人在语言上有先天优势,不管说啥都很搞笑;东北人的基因也都擅长边唱边演,大家联想一下二人转就懂了。这些基因使得东北人的天赋插上直播的翅膀,就火火火了。

  到了2017年,网红就不再靠出位博人一笑了,而必须要有好的内容。如若你是美食专家,那就持续播出各种美食有关的内容;如若你是手工艺人,那就持续播出跟手工艺有关的东西。总之,你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随便播一个搞笑的内容,也不是一个网红脸的美女搔首弄姿秀几下。那些没有自己的核心内容的网红,关注度就会大降。

  网红市场虽大,但老百姓的手机容不下那么多的直播APP。2017年,各种直播平台将直面生死:要么拿到风投继续博弈,要么消声灭迹无影无踪。直播平台会洗牌,网红电商也会洗牌,而那些真正拥有自己的粉丝、被粉丝所喜爱的网红会持续火爆。如何让粉丝愉悦并让粉丝喜欢上自己,是网红们需要真正思考的。如果只会搞笑,只有颜值,真的不行!要说有例外的话,那么少女例外:有颜值的少女,即使没有多少内容,但在2017丁酉年,也是可以火的。其实,“少女”也是核心竞争力,关键你是少女吗?

  三、跨境电商会全面开花,迎来绽放式发展

  毋庸置疑,阿里巴巴已经是中国甚至全球最大的电商业态。当每一个在中国城市里生活的人,手机里都有了手机淘宝,都有了支付宝的时候,阿里的用户数据想要增长,只剩下了两个途径:一个是农村市场,一个是境外市场。这也是阿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展境外电商的根本原因。

  2016年,马云走访了几十个欧洲、美洲国家,见了很多西方国家的元首,大力推广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在G20峰会上,马云更是提出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主张将全球跨境的贸易体系、金融体系、物流体系进行整合。马云在2016年的努力播种,将会在2017年迎来开花结果。

  在俄罗斯、巴西、西班牙、法国等国家,速卖通已经成为老百姓首选的网上购物平台。在中国,拥有超强购买力的中产阶级,选择在阿里的天猫国际平台购买境外商品。这一出一进,正是跨境电商出口和进口的两条线路。跨境电商的一出一进是在业务模式上的分析。而在商业模式上,阿里巴巴想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模式复制到全世界。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这是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想要的。所以近来,马云见特朗普,主要提出的就是通过阿里巴巴的方案解决一部分美国人的就业问题。这样的提议,是美国人急切需要的。

  总之,阿里巴巴会把在中国已经成功的电商模式推广到全世界。当然不能是完全的复制,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民情不同。能否融入当地,为当地老百姓所接受,这是阿里需要下大功夫的地方。除了阿里巴巴,京东、敦煌网等其它电商平台也在向境外扩张,在2017年跨境电商会全面迎来绽放式发展。

  四、农村电商迎来优胜劣汰的升级

  农村电商,就如前文所言,是阿里巴巴一条重要的拓展渠道。但在分析农村电商时,我们需要明确,农村电商不止是电商,而是以电商的名义,承载了很多政府职能。成为孵化载体、创造就业机会、扶贫脱贫等等,这些都是附加在农村电商之上的功能。也正因如此,农村电商注定不会是简单的卖货,而是一个超大的产业链:这里面有政府主导,有农民创业,有农产品上行,有工业品下行,有服务型企业引导支撑。

  统计2016年的农村电商,130多个淘宝镇,1300多个淘宝村遍布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发展县域电商和农村电商的县域超过了500个,覆盖村淘网点的村子超过了10000个。从最初的口号,到逐步落地执行,再到快速扩展集群化,农村电商走过这些年来,到了今天,将迎来优胜劣汰的升级。

  2017年的农村电商,继续是政府引导下的重要产业。农特产品的创新、标准化,小电商的企业化,将是2017年农村电商的主要方向。农特产品的生产、包装、营销,都将标准化,因为只有标准化才能规模化。而手工类的农特产品,更多需要的不是标准化,而是手工艺的创新、与时代接轨。此外,通过图片、视频、电影、电视、VR等方式来推广手工类的农特产品将在2017年大面积呈现。

  五、社群电商真正成型

  为什么说社群电商到2017年才真正成型呢?并不是有几个微信群,有几个微信号,就能做成社群电商的。纵观这几年所谓的粉丝经济和社群电商,更多的是各种吸粉,漫无目的地加很多人,而真正在做精准粉丝运营的少之又少。很多大号微博动辄几百万的粉丝,大多都不精准,很多都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这样的人群无法形成真正有影响力的社群。

  是的,得粉丝者得天下!但前提是得到的粉丝得是真粉。在2017年大家会发现认真做内容非常重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非常重要——有好内容的人、有趣的人才会有真粉。2017年,找到并展示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粉丝会随之而来。在这样的前提下,社群才可以电商化,而且是长久的电商化,而不是一锤子买卖,老死不相往来。

  特工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的朋友圈价值千万》,意思是想说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价值。当你随便刷屏卖货时,你在不断地消耗你的信用,最终算下来,你的收获是负的。当一个人的个人微信号加满时,如果要再加人,就不得不删人,那么加谁、删谁,就会是一个选择的问题。综合去判断,看一个人,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删掉的会是谁,留下的又是谁,取舍间正是社群电商的真实含义。

  2017年对于社群电商而言,我们应该做减法,不管你是做什么行业,抑或只是做自己,都应持续输出好的内容,做一个有趣的人。让不喜欢你的人删掉你,让喜欢你的人留下来;你也主动删掉与你调性不符的人,这样社群电商才有可能成型。

  以上所讲的五个方面的趋势,如果汇聚成一个问题,在丁酉年,那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不管是面对新零售,是做品牌、做社群,还是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反复问问自己,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就能乘风破浪。

  2017年电商消费十大趋势

  21世纪经济研究院预计,2016 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5万亿,全年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超过5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

  《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也提出,“电子商务全面融入、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成为经济增长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动力”的发展目标,确立“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40万亿元、网上零售总额10万亿元、相关从业者5000万人”的三大发展指标。

  电子商务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发展,有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了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电商消费的区域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日益紧密。

  全国范围来看,一线城市电子商务渗透率高,物流相对便捷,电商消费已经超越发达国家,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在消费结构特征、品类选择上显示出多元化、全品类的特征。

  二线城市消费理念逐渐走向成熟,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在某些品类的消费实力和意愿直逼一线城市,但中小城市用户习惯和消费趋势仍在培养中。中西部地区的新兴消费阶层也在不断崛起。用户的消费行为,体现出我国电商消费总体趋向健康理性。

  多元电商消费下沉

  电商消费继续下沉。三线以下的中小城市消费潜力正在爆发,中小城市成为布局重点。一二线城市电商消费依然强劲,而三线级以下城市的消费将会增长更强劲。一方面从供给来说,中小城市线下购买渠道有限,选择线上消费多;另外中小城市基数大,在这些中小城市崛起的新贵阶层,逐渐养成网购习惯,体现出强劲的购买力,后劲足。

  区域间消费差距缩短

  移动互联网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城市与农村,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得以在同一平台上消费,区域之间品牌选择差距进一步缩小。

  电商用户消费总体趋向健康理性,品质越来越受关注。从母婴、体育以及全球购的数据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注重品质消费,对品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品牌化和高品质,应该为商家关注的重点。

  满足城市特定人群消费

  满足特定人群新型消费。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仍集中在大城市,同时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急速发展,人口的老龄化、单身化等都在重构消费场景,把握消费大数据,以及社会变迁逻辑,为特定人群提供新型消费,有很大的市场。

  场景消费成卖点

  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的普及应用,电商消费迎来场景化革命,在这个过程中,线上和线下消费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利用大数据等全方位的场景化构建,在线上和线下融合的过程中,抢占场景消费的高位,或成为未来电商消费的最大竞技场。

  国有品牌发展不均衡

  从消费供给来说,国有品牌发展不均衡。电器通讯类快速崛起,其它如母婴产品、化妆品等,多被国外品牌垄断。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涉及城市新中产消费升级方面,还有很大的市场待挖掘。

  价格优势仍是电商吸引力

  从购买行为来看,价格仍然是电商消费的吸引力之一。不管是图书还是空净、生鲜类产品,促销均对消费影响明显。对于商家来说,如何在重要节点推出有吸引力的促销活动,十分重要。

  80后电商消费中坚

  80后仍然是电商消费中坚。其消费特点是注重商品品质,重视多元的精神和文化体育消费,对国外品牌接受度高,在涉及下一代的母婴消费方面尤其舍得花钱。是电商消费的核心主导型用户。

  90后个性化消费崛起

  90后消费力量正在崛起。90后消费更注重个性化消费,注重品牌的内在情感和价值,形成品牌认知后对品牌的忠诚度高;另外消费能力强,有超前消费习惯。另外新型的消费金融等相关金融产品,可以极好地嵌入90后电商消费场景。

  品质与理性消费升级

  电商用户消费总体趋向健康理性,品质越来越受关注。从母婴、体育以及全球购的数据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注重品质消费,对品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从近两年的购物类型对比来看,购物冲动型消费占比有所下降,理性比较型在上升,说明用户消费观念正走向理性。

  长期保持全球电商最大市场

  中国将长期保持全球电商龙头地位。未来中国GDP增速会继续放缓,但随着80后和90后一代消费的崛起,以及中产比重的增长,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需求仍会继续增长,未来仍是全球电商消费最大的市场。

  2017年电商预测发展趋势

  1、环境:政策的鼓励和监管的收紧

  2016年1月27日政府发布**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推进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同时,一带一路政策和自贸区的建立有力促进跨境生鲜电商业务。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以及边境口岸通关手续的简化和效率的提高,将有力破除国内生鲜电商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并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售后服务标准不统一(无理由退货比例低,因质量问题退换货举证难)、无针对性法律规定、互相交叉的监管体系(工商、质检、食药监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交叉监管反而造成盲区),已是生鲜电商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三大难题。加强以生鲜电商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商已势在必行,《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范即将出台,各部门也会逐渐协调避免出现政出多门的交叉监管空白,共同实现对生鲜电商的网络监管。

  2、主流:线下仍为主力,但线上增长迅速

  据波士顿咨询和阿里研究院的最新报告,中国的生鲜消费市场仍将以线下为主,占据75%-85%的市场份额,生鲜品类在线上的起步较晚但增长势头迅猛。上层中产和富裕消费者、新世代消费者、经验丰富的网购者为促进生鲜线上业务增长的三大消费力量。根据市场不同的消费动力以及供给面的可能发展,预计线上生鲜消费到2020年将占城镇生鲜总消费的15%-25%。

  3、四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

  品控是生鲜电商的生存根本。产品在上架销售之前需制定一整套标准流程的审核机制,这些标准早于消费行为建立,存在于消费者不会涉及到的领域,即上游生产端和中游仓储物流环节。实行标准化是加强生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的根本举措。通过标准化生产缩小产品的差异性,扩大产品的相似性,打造一定量级的可复制性产品,才能实现电子商务的货源稳定。通过标准化仓储和冷链运输减小产品的损耗率。规模化对于生鲜产品的高速流转、成本均摊意义重大。

  品牌化是实现高回购率和高溢价的重要手段。“褚橙”的成功发掘出了“情怀”对于生鲜产品的商业化价值。但是“情怀”捧场可以,长期消费是行不通的。但是品牌和IP的建立意味着品质保证和知名度的建立,是提高客户消费粘性和高溢价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国内水果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品牌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也是必要的。专业化则多体现在商业行为,售前沟通、送货速度、售后及时性等等,提高客户的消费体验,专业化是品牌建立最重要的一步。

  4、多元:模式差异化,各有生存空间

  天猫延续平台整合风格,京东坚持自营直购道路,顺丰发挥自身的物流优势,中粮我买网背靠中粮集团……不得不说,生鲜电商们根据自身特长对模式的探索是多样化的,传统的直购,拼团、社交、定制、有机、智能终端、定期宅配等等,起点差不多,体量规模也差不多。但接下来几年的市场格局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模式的差异将越来越大。

  由于企业之间在供应链和客户资源端的竞争加剧,价格战的恶性搅局,物流水平的限制,生鲜电商短期内还是区域化发展,几年内整个行业仍将处于投入期,不会出现垄断性企业。当然,并非所有模式都可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筛选后,其中某一些会找到生存空间,各有特色,解决消费者不同痛点,成为行业“巨头”。

  5、冷静:资本和创业者会更加趋于理性

  融资不畅、资金链断裂是生鲜电商倒闭的最大原因。某些生鲜电商拿到融资后便开始进行疯狂的扩张圈地,企图通过市场占有率方面的优势挤垮对手,或取得资本认可,但企业并未在商业模式上有过人之处,也最终被资本所抛弃,同时对资本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接引发了资本寒冬。

  经历死亡倒闭潮之后,资本和创业者会更加趋于理性。参考目前出行、外卖等行业的现状,接下来烧钱的程度将会进一步减小。资金紧张的企业可能通过收编合并的方式,抱团取暖过冬,完成融资的企业发展战略将更加谨慎,商业模式上小心试错会成为资金的最大流向之一。

  6、变数:巨头会持续介入

  事实上,巨头早就介入了生鲜电商领域。百度和中粮集团投资中粮我买网,联想建立佳沃集团合并鑫荣懋,旗下君联资本也投资了优食管家等生鲜电商,腾讯投资每日优鲜,阿里巴巴投资易果生鲜和盒马鲜生,京东成立自营生鲜事业部,投资天天果园,1号店,永辉超市,与沃尔玛合作;苏宁、国美等3C巨头跃跃欲试,三元、新发地等传统生鲜食品企业也正在布局……

  巨头可以靠着强大的实力、渠道和资源,压缩成本,但是巨头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例如今年,巨头们围绕大闸蟹的疯狂血拼也成为焦点。9月23日,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齐聚阳澄湖,亲自见证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第一捞”。生鲜作为电商最后一块大蛋糕必然引发巨头们的哄抢,目前胜负未知。夹在巨头中间的垂直生鲜电商凭借特色也存有生机。

  7、新潮:营销方式的多元化、娱乐化

  随着直播、VR、智能终端等等的走红,电商消费将越来越休闲化、娱乐化、体验化。目前,VR、直播等技术并不完全成熟,但作为流行趋势和技术变革,如大数据、云计算,必将有更多电商企业涉足。智能冰箱让生鲜产品直接触达大众的厨房,美食App菜谱导流食材的购买,启用网红直播引发舆论热议……可以说,现下电商的营销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合理利用将对品牌和知名度的扩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生鲜电商前景依然广阔,但经过资本寒冬的洗礼,生鲜电商已经由资本热捧走向理性的过渡期。O2O泡沫破裂和行业监管的收紧叫醒了一大批“做梦”的创业投机者,一些定位清晰的垂直电商已崭露头角,巨头的介入也加速着产业的融合和发展。同时,伴随着VR、智能终端、视频直播等新技术的走红,生鲜电商在技术变革方面也会有新的思考。

  但究其根本,保证供应链的高效运转才是生鲜电商们的核心。妥善利用资本力量,对整个供应链上每个环节准确控制,建立生鲜产品快速流转机制,生鲜电商们才有未来。

2017电商政策相关文章:

1.2017国家创业有什么扶持政策

2.2017互联网创业优惠政策

3.2017最全关于电商行业分析报告

4.2017注册一个电子商务公司有什么要求要符合

5.2017创新创业政策

287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