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职场>劳动法规>

地方政府怎样走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时间: 敏敏644 分享

  地方政府,指管理一个国家行政区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全称“地方人民政府”,在中国指相对于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而言的各级人民政府,宪法第95条规定“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简称“地方”。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当前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误区

  一是错误地认为加强社会管理就是扩张政府权利。社会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的服务目标、价值取向更多的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在这样一个目标价值取向当中,更加强调的是公平。目前,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系统的分工并不清晰,尤其是政府的功能界定不清。其实,社会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形成一个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相辅相成的、系统的、完善的、健全的架构,而不是其中单一主体权利的无限制扩张。

  二是片面地理解“秩序”这一理念,认为“秩序”就是社会治安、社会稳定。没有把重点放在如何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上。因此,在当前建构社会管理体系的实际工作当中,要将维持社会秩序的理念,转变到更深层的以维护保障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管理的核心价值上。

  三是在社会管理体系建构中,还是认为政策先于法律,而没有能够建立起社会管理的合理制度框架。建立这个制度框架的实质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保障公民有正常的参与渠道。合理制度框架的缺失,也说明了在社会管理中法规的建设还相对滞后。

  四是认为现在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利益问题,多数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化解,而没有看到有些矛盾是由于群众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保障所引发的。并不是说大部分的社会矛盾都是利益的纠纷,这一错误认知会导致对百姓基本社会权利的忽视,如参与权、知情权等,而这种忽视又会进一步成为引起社会纠纷的导火线。

  五是地方政府热衷于搞“运动式治理”。目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工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为“运动式治理”模式。面对表现形式比较激烈的社会冲突时,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轻率地把警力推到第一线。这不仅无助于矛盾化解,有时反而引火上身,造成警民对立、干群对立,使政府处于敏感而脆弱的位置。

  我国“运动型”治理的称谓繁多。从经济建设领域到刑事(行政)执法领域,再到社会治理领域,各种口号式、运动式的“突击检查”、“集中整治”、“统一行动”、“严打”等“专项治理”层出不穷,“运动型”治理俨然已成为政府治理的常见模式。尽管“运动型”治理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但它是一种无规则可循或有规则不循的非常态化管理,其弊端在于:首先导致行政成本高,治理效果差。“运动型”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事先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盲目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必然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和治理成本的升高;周期性、阶段性的“运动型”治理强化了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在“突击检查”与“灵活应对”策略框架下的博弈行为,对违法者的威慑效用递减,降低了政府治理的整体效益,容易陷入“突击解决—迅速见效—问题反弹—再突击解决—再反弹”的恶性循环。其次容易违背法治原则,滋生官僚主义作风。“运动型”治理是一种事前疏于管理、事后矫枉过正的治理方式,它用临时政策、口头指示代替长久生效的法律原则和制度规范,使得法律制度变成了可松、可紧、可宽、可严的橡皮泥;它动辄把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助长了政府治理的随意性和政治化,使得法律沦为政府治理的工具,而不是约束政府行为的规范。治理的随意性意味着公共权力缺乏法律的规制与社会的监督,这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方便。

  二、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路径指向

  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完善和发展的“主发动机”。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要确保其始终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建构相应的系统机制予以支撑。要对社会管理进行创新,就必须要从社会管理的理念、社会管理方式以及社会管理机制方面加以创新,这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三大内在要素。

  (一)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理念先行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消极面的影响,有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时,其价值取向不是从“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益本位”的理念出发,而是从“官本位”、“国家本位”和与此相对应的“政府本位”出发;不是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公民、社会出发,而是从服务政府内部管理、方便官员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出发,这对履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是很大的障碍,其影响是:政府部门对社会服务需求的响应慢、效果差、效率低、成本高。因此,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监督者、控制者转变为公民、国家和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公平的服务者。

  更新社会管理理念,不仅要强调“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市民化待遇”,更为重要的是要强调转变全能统制型政府治理范式,“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实现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的转换。

  更新社会管理理念,不仅要强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实现由防范型管理向平等型、服务型、无偿型管理转变,让群众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感到更快捷、更便利、更文明、更和谐,更要强调多元主体的协调作业,培育社会组织管理主体,尊重社会自治,助推社会自律,确认并保障社会多元主体的多元价值和利益诉求。

  更新社会管理理念,不仅要强调始终贯彻“以人为本”,而且要强调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范及时、充分且准确地转化为各类法规范和制度,转化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切实确立和竭力践行的基本价值追求,转化为各类社会管理主体进行价值取舍和决策判断的基本行为准则。

  更新社会管理理念,不仅要强调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而且要强调社会和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承认、保护和促进自主性社会的形成,完善社会结构的优化配置,包容社会的异质性,正确认识化解社会矛盾与纷争解决机制常态化的关系,致力于多元的常态化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总而言之,要实现社会管理理念的更新,必须做到六个转变,即实现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的转变、实现从“政府治理”到“公共服务”的转变、实现从“统一管理”到“个性管理”的转变、实现从“应急管理”到“常态管理”的转变、实现从“叛逆宣传”到“公民教育”的转变、实现从“国家公仆”到“社会主人”的转变。

14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