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家国情阅读题答案
《八十年家国情》是王幅明写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十年家国情》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八十年家国情》阅读原文:
赵浩生,1920年生于河南息县。1948年,他以驻外记者的身份去日本,之后一直辗转国外,并于1962年加入了美国国籍,现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虽已去国30多年,但他的家国之情丝毫没有淡薄,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变得浓烈。
我们与赵浩生聊起1973年他第一次回国的情景。游子归来,受到祖国及家乡亲人们的热烈欢迎。他亲身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和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记者的使命感再一次被唤醒。观光之外,他有意识通过新华社及外交途径对大陆各界人士作采访。返美后,他写文章、发表演说,向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倾述回国观感。这些系列文章在美国和香港等地发表后,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强烈反响,他也成为美籍华人中系列报道新中国生活的第一人。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回国,有的年份利用假期之便达到二至三次。他说:“我希望每年都能回来,讲一讲,对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任何方面,凡是我能作的事情我都会去作。”赵浩生还把他的两本科学探险小说《鹦鹉螺号的故事》和《格林征空记》远涉重洋寄回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6月在京召开的青少年科普作品赠书仪式上,赵浩生将这两本书郑重送给北京的青少年朋友。
赵浩生9岁离开故乡到省会开封求学。初中毕业后考入开封两河中学,但高中只上一年,开封沦陷后被迫辍学回到老家息县,担任抗敌训练班教师,宣传抗日救国。他曾向往去参加抗战和到革命圣地延安,因为家庭阻挠未能实现。父亲决定让他经武汉前往四川继续上学。在武汉遭遇日机轰炸时,他写出新闻处女作《是种子,不是死尸》并顺利发表,为他日后的记者生涯埋下了伏笔。那时,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招聘记者,他被幸运选中。勤奋加上天赋,使他很快在新闻界崭露头角,成为广受读者关注的知名记者。
如何以独特视角选择和报道新闻,取决于记者的眼力和文字功底。赵浩生是一个出色的自学成才者。他从本报社和其它媒体的记者身上汲取智慧,化为己有。他先后成功采访和报道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的“旧政协”会议,等等。特殊的机遇使他有幸见识了周恩来、叶剑英等共产党人的风采。这些刻骨难忘的记忆促使他晚年写出《周没有死》《叶帅与雪莱》等至文。
1948年初夏,他作为报社驻日特派记者去了东京。后又成为香港《星岛日报》驻东京特派员。令他想不到的是,此行成为他人生之路的重大转折。他成了有家难回的人。新中国成立令他欢欣鼓舞,他给时任国家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写信,说明回国愿望,但迟迟没有结果。1952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中部的伊利诺大学选修美国外交史,获博士学位。除了教学,他没有忘记联合国注册记者的身份,不时为世界各地的华文报刊写稿。他采访过客居美国的各界著名华人贝聿铭、林语堂、董浩云等人,成为受到广大旅美华人尊敬的新闻记者。但是,幸福的家庭,加上荣誉和待遇,都无法掩盖他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1973年,当他第一次拿到回国签证时,不禁热泪盈眶。这一天等的太久了,整整25年。多年后,赵浩生才知道,他归国梦的实现,是周亲自作出的指示,并由新华社发出邀请。他,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回国访问。
晚年,赵浩生辞去教职,任米勒公司董事长特别顾问等职,推动中美各项交流合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牵线搭桥,倾尽全力。80岁开始写回忆录《八十年来家国》,2001年11月,该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这是赵浩生最后一次回国。他不顾自己已经81岁高龄,兴致勃勃地签名售书达两个小时之久,直到工作人员一再提醒,才抱歉离开。这是他送给祖国母亲的归根之礼,字里行间充盈着远方游子赤诚的家国情怀。
《八十年家国情》阅读题目: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赵浩生参加抗战和到革命圣地延安,后父亲决定让他经武汉前往四川继续求学。在武汉遭遇日机轰炸时,他写出新闻处女作《是种子,不是死尸》并顺利发表。
B.1973年赵浩生第一次回国,他的归来,受到祖国和家乡亲人们的热烈欢迎。他深切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祖国的巨大变化。
C.赵浩生自小就具有爱国精神。他九岁离开故乡到开封求学,后考入两河中学,开封沦陷,被迫辍学,担任抗敌训练班教师,宣传抗日救国。
D.赵浩生八十岁的时候,为了表达远方游子赤诚的爱国情怀,开始创作《八十年来家国》。
E.1948年初夏,因为赵浩生作为报社驻日特派记者去了东京。后又成为香港《星岛日报》驻东京特派员。所以他成了有家难回的人。
(2)本传记开头第一段的作用有哪些?试作具体分析。(6分)
(3)赵浩生家国情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作简要分析。(6分)
(4)文章说:“如何以独特视角选择和报道新闻,取决于记者的眼力和文字功底”,是的,赵浩生就是一位既有独特的眼力又有文字功底的记者,请你就“独特”、“眼力”、“文字功底”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八十年家国情》阅读答案:
(1)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
(2)①交代赵浩生的出生以及他的身份和对家国的感情。②让读者从整体上了解了赵浩生。③为下文赵浩生的出现做铺垫。(每点2分)
(3)①经常回国。赵浩生几乎每年都要回国,有时一年回国两三次。②在外国宣传祖国。向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倾情讲述回国观感。③赠书。他把自己的两本科学探险小说《鹦鹉螺号的故事》和《格林征空记》远涉重洋寄回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6月在京召开的青少年科普作品赠书仪式上,赵浩生将这两本书郑重地赠送给北京的青少年朋友。
(4)示例:①独特是非凡智慧的表现。赵浩生作为一名记者,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与其他记者不同,他是一位出色的自学成才者。赵浩生能智慧地从本报社和其他媒体的记者身上汲取智慧,化为己有。②眼力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表现。眼界是眼力的表现之一,赵浩生采访视野非常广,他先后成功采访和报道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的“旧政协”会议等;他采访过客居美国的各界著名华人如贝聿铭、林语堂、董浩云等,成为受到广大旅美华人尊敬的新闻记者。多重身份看出其眼力之不俗。他成为美籍华人中系列报道新中国生活的第一人。1948年初夏,他作为报社驻日特派记者去了东京。后又成为香港《星岛日报》驻东京特派员。③文字功底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素质。赵浩生晚年写出《周没有死》《叶帅和雪莱》等至文。赵浩生写了两本科学探险小说《鹦鹉螺号的故事》和《格林征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