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树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挪树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一棵树,代表的是一个生命,阅读《挪树》这篇文章的时候,你领悟到这个道理了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挪树》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相信通过这些文字的阅读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挪树》阅读原文: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挪树》阅读题目: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挪树》阅读答案:
1.奄奄 逸 铮铮 满
2.漫——蔓 产——铲
3.卜算子·咏梅 陆游
4.①使人害怕 ②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5.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6.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梧桐树》阅读原文:
①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嶂,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但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绿叶成阴,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④一个月以来,叶子由最初的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盘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谚语:“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耍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鸟有。世间的“无常”,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占有了它们,但都没能体验到上述的种种变化。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受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梧桐树》阅读题目:
1.窗前的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显出了三种容貌:
2.第④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3.作者为什么对落叶比落花更感到悲哀呢? (3分)
4.文中结尾说“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为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5分)
《梧桐树》阅读答案:
1.(2)绿叶成阴 (3)梧桐落叶
2.对比。通过梧桐落叶与落花的对比,写出了梧桐落叶尤其令人悲哀(或渲染了梧桐落叶的悲哀)。
3.比喻、拟人。如: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这样写形象的写出了梧桐树落叶之后的可怜样子,写出了作者对落叶的爱惜。
4.因为拥有的东西未必能理解和欣赏,自然和艺术都是这样。或者:因为邻居家虽然种植了梧桐树,占有了它们。但是,他们没能看见它们的容貌,没能体验梧桐的种种变化,没感受到梧桐生长的象征意义,因而没法“占有”它们。自然和艺术都是这样。
启示:(1)对事物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才能为自己所拥有。(2)生活需要去感受(体验),用心去发现,你才可以说是拥有生活。(3)形式上为你占有,而内容上未必为你所占有,这样的情况在世上为数不少。 (4)本文以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句,揭示了全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