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阅读答案>

语文课文《大小猫洞》阅读答案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大小猫洞》这篇阅读题会告诉你一个关于人生的答案: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语文课文《大小猫洞》阅读答案,快来看看吧。

  《大小猫洞》阅读原文

  名人免不了有故事流传,真假难辨。

  大科学家牛顿有个传说是:他养了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他为便利猫的出入,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一小,一大。他认为大猫不能进小洞,可不知道小猫能进大洞,开一个洞就够了。这故事是笑学者脱离生活实际,还是笑科学思想方法认死理,不灵活?

  牛顿爵士的家世并非贫寒。三百年前,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身看管?这故事靠不住。

  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点道理。开一个猫洞是从人的一方面想,一洞可以两用。若从猫的一方面想呢?一有紧急情况,两猫不能同时进出,势必大的要挤了小的。而且——

  大猫:这是我的洞,允许你用,要以我为主。

  小猫口头称是,心中不服。

  若是各有一洞呢?那就不一样了。

  大猫:你看我的洞多么辉煌。我可以让你也利用。

  小猫:谢谢。我的玲珑小洞也可以供你用。可是你进得去吗?

  双方平等了。各有所得,各霸一方。

  故事里的牛顿不可笑。他是从猫一方面考虑的。洞是供猫用的,不是供人用的。对人说,一个洞的效率高。对猫说,两个洞更方便。牛顿讲科学,尊重客观,不由人的主观,考虑事情全面。

  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个关于门洞的名人故事。

  话说当年齐国宰相晏婴名满天下。据说他曾经当使者到楚国去办外交。楚国人要给他一个“下写威”。因为晏子身材矮小,便在国门之旁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大使从小门进。晏子不肯,说,到什么国进什么门。到狗国才钻狗洞。我来到楚国该进什么门?进大国的大门,还是进小国的小门?楚国人不肯自认小国,只好请他进大门。没开谈判先吃了败仗。

  当时只有三个大国:西是秦,东是齐,南是楚。既是外交访问,晏大使必非一个人。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晏子决不能一个人徒步走来。大使个人的高矮显不出来。而且城墙不是纸糊的,另开一门也不容易。这故事靠不住。

  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

  楚人:门是供人走的。大人走大门,小人走小门。门以人为准。

  晏子:门是国家的城门。大国的城大,城门也大。小国的城小。门也小。门以国为准。

  这又是从两个不同坐标出发看人和门的关系。

  事实上,中国历来实行的是楚国式,不是齐国式。贵宾来到,大开中门迎接。来“告帮”的,“求情”的,普通人,都得从侧门出入,先到门房挂号等候。仆役丫环就只能走后门了。

  最古的大学叫做“泮宫”。祭孔夫子的“文庙”有三个大门并列。进门便是泮水池,上有三座桥,中间的桥直对“大成殿”。只在本地有人中了状元时才能开正中的大门,由状元走过中间的桥去祭孔。不出状元,就不能开正门,无人走这“状元桥”。门的大小一直是和进出的人的名位身份相连的。不出状元。地方等级就低。

  现在的北京大学的大红门是原先的燕京大学修的,仿照“文庙”的格式。不过“状元桥”上走的人不限于状元,中门大开,人人可进了。

  人人走桥,未必想到是什么桥。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

  《大小猫洞》阅读题目

  小题1:指出本文的论点。(3分)

  中心论点:

  第一分论点:

  第二分论点:

  小题2:分析文中有关门洞的两个故事,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①作者为什么反复指出“这故事靠不住”?(3分)

  ②你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2分)

  小题3: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全文看,本文属于驳论文。

  B.为了生动有趣,作者在大小猫洞的故事后又增加了大小国门的故事。

  C.为了层层推进,更深刻地揭示道理,作者从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国门再谈到状元桥。

  D.从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国门再谈到状元桥,作者借以宣传“以人为本”的思想。

  小题4:另选角度,解读以下寓言故事,写出新的寓意。(3分)

  一到冬天,蚂蚁就出来晒米粒;促织饿得半死,向蚂蚁借粮,蚂蚁说:“在夏天唱歌作乐的是你,到现在挨饿,活该!”……促织饿死了,作了蚂蚁的粮食。(选自《伊索寓言.蚂蚁和促织的故事》)

  《大小猫洞》阅读答案

  小题1:中心论点:故事里面有道理。

  第一分论点: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有开猫洞应从猫出发而不是从人出发的道理。

  第二分论点:晏子使楚的故事里有门的开设应以国准而不是以人为准的道理.

  小题2:①(3分)强调不论真假,哪怕故事靠不住,故事里面也有道理,使论证无懈可击,体现议论文的严密性。 ②(2分)“楚国式”指门以人为准,“齐国式”指门以国准。(1分)该句指出中国社会历来习惯从等级观念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实际需要出发。

  小题3:D

  小题4:凡事都要预先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讽刺现代有些人,阴险狡诈,自己靠别人活着,却不希望别人活着。


猜你感兴趣:

1.语文课文《童年的月光宝盒》阅读题及答案

2.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及答案

3.高一语文课文师说练习及答案

4.语文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原文

5.高一语文上册《小狗包弟》课文

25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