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励志文章3篇
上次的文章,讲了一位武夷山老人的故事,讨论关于“匠人精神”的话题,引起很多朋友共鸣。后台收到一百多位朋友的留言评论,有些留言居然好几百字。大概意思是看了文章很有感触,一直希望做某一件事情,但遇到太多的阻碍和困难,这些困难中最大的阻力,反而来自最亲近的人:父母、爱人、朋友。看到这些留言,我沉思好久,回顾自己做自媒体历程,感触颇深。
三年前(2012年),我在公司负责比较重要的业务,花一些精力写文章,微博微信做得都不错,还参加一些电商会议,在外界小有名气。一次跟几个关系很不错的同事吃饭,酒过三巡,有位同事语重心长的说:
兄弟,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所有在公司外部比较活跃的人,最终都离开了公司?你在外名声越来越大,有这种趋势!别人离开就离开了,但你现在负责的业务很重要,公司对你也很看重,前景不错,如果因为一些原因离开,太可惜了!还是建议你注意点。
我知道他的意思,那个同事跟公司的高管关系也不错,估计也有人私下议论过。我当时没有太在意,还是坚持写文章。2013年初,我几乎每天都要写一篇文章。那时为了避免影响工作,每天10点以后写文章,经常写到凌晨一两点。自己兴致很高,但家人受不了了。父母说要我注意身体,多次强迫我12点前睡觉,父母还好说,不住在一起就好了。最大的抱怨来自老婆,因为经常没时间陪小孩,没时间外出活动,也没时间陪老婆,你懂的。这么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我找了个时间,语重心长的跟老婆谈了一次,我说:
做自媒体这件事情,我真的很喜欢,也很有意义。但开始这一两年,会对家庭有影响,需要占用很多时间。但我真心希望你能支持我!
那次谈话以后,老婆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爱一个人,不就是要全力支持他么?无论对错。后来,我真的离职了,全职做自媒体,再后来我想转型到文学方面,逐渐淡出电商和互联网行业。所有的决定,都得到了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要坚持做好一件事情,并不是有了家人朋友的支持就能可以了。真正的阻力,一定是来自于自身,来自于内部。
内部有两大阻力,第一个阻力是“诱惑”!
每个人坚持用心做一件事情,不用多长时间,一定能做出一些成绩。这是真的,因为现在太多的人不会坚持用心做事情,总想取巧走捷径。那些不走捷径的人,反而能走的更远。就像现在有很多成功的人说“慢就是快”,背后也是这个意思。靠投机取巧的方式取得发展,最终容易夭折。
我做自媒体也一样,坚持一年,小有成就,有一定影响力了。这时,各种溢美之词开始出现,很容易让人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记得那段时间,我写了几篇不错的文章,一些大网站网站未经允许转载了,我当时火冒三丈,公开跟他们叫板。现在想来,觉得自己当时又无知又无聊。
当我自媒体粉丝量超过10万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跟我谈合作,甚至送股份等,我自己也竞拍广告、卖商品、招会员、做培训........发现钱真好赚啊,一年赚几百万并不难。这时的诱惑,是赤裸裸的。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抵挡住钱的诱惑,特别是这种来路很正,纯粹靠自己劳动赚钱的诱惑。
这种诱惑是潜移默化的,就像吸毒一样,慢慢成瘾。人都有个毛病,就是一旦赚到钱,就会觉得理所当然,想得是后面怎么继续赚钱。例如:如果我的目标是一年赚100万,但第一天赚了100万,我会把这件事情放下,想着接下来怎么继续赚钱。不只是我,你也是,绝大部分人都是。所有的目标在被满足后,有短暂的快感,但很快就会有新的目标替代。
一直到现在,我都在抵制这个诱惑。今年,我发起的七星会不再扩大规模,新媒体研究院交给三寿,七招聘业务交给无忌,一些战略合作的项目我退出,不再搞培训、不再演讲、不再参加商业活动等。所有的广告,只做发布,不做定制,由助理全权处理等。这些都是在“砍掉”诱惑。
另一个内部的阻力,是“惰性”。
事情最开始,惰性不明显。只要一个人下了决心,怎么着都能坚持一段时间。如果这段时间出了成绩,积极性会更高。惰性最大的挑战,是当整个事情步入正规以后。这时新鲜感消失,金钱和名誉的刺激也变淡的,就像最近两个月我的状态一样。最近两个月,我写文章的频率明显降低,分析来分析去,我觉得是“惰性”的影响。
平时能多睡一会儿多睡一会儿,小盆友放暑假了,陪着旅游,自己看看小说,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加上自己还说不要勉强自己写文章,反而没有花更多精力在做自媒体上。《老子》第六十四章: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大概意思是:平常人做事,经常在差不多成功的时候,就失败了。如果做一件事,结束时都跟开始一样谨慎,则没有事情做不成。
“慎终如始”,说得多好啊!
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做不到。除非真成圣人了,谁也做不到。怎么办?那就也和我一样,静下来时而反思一下,对克服“惰性”也会有效果吧。
创业励志文章2
如今创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具魅惑的词汇,很多年轻人会围绕这个词开展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但创业失败者ArthurAttwell根据自身的的失败总结了5条经验教训和规则。
今年年初,我的创业公司彻底关门了。我一直在反思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我其实很感谢当初创业带给我的各种经验和教训,在总结这段经验之后,我想对未来的自己和正在创业的年轻人说一句话:不要将自己的公司定位成初创公司。这虽然看上去只是语言上的定义,但事实上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会具体来说说这么讲的原因。
创业者们已经将初创公司中的会议、网站、课程和比赛等逐渐变成了一种商品。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的创始人,我们的精力会因此被分散,甚至是难以分辨是否真的能从这样的初创公司中获得真正的引导。
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我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一个忧美的PPT,然后站上舞台中央,为用户讲解并分析。有时候为了盈利,我们甚至还会出售演讲的票,让大家填写入场申请等。当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努力的工作,但却没有看到任何回报。如果时间能够重来,我真希望能够重新开始我得这份事业。
下面是我从这段失败的创业中总结的五条经验教训以及新的规则。
1、减少参加创业者举办的各种活动
这个星期我已经受邀参加了五位创业者举办的活动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奇怪而且疯狂的现象。
创业者活动被认为是“最好的社交网络”,但过多这样的活动会花费你大量的时间,而在初期你最好把这些时间用在团队里。同时在这些活动里,这些行业里的人并不会是你的客户,你应该参加一个与你潜在客户群相关的活动。
不过和两三个你感兴趣的创业者保持联系,偶尔和他们进行一些活动,可以让你摆脱孤独感,也会对你的创业社交有极大的帮助。
2、不要再参加创业者之间的竞赛
创业者之间往往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竞赛,比如创新竞赛、投球竞赛以及商业计划比赛。有时候奖品竟然会是你公司的投资(一等奖一个投资人,二等奖两个投资人)。
老实说,你想不想让一个投资人在鸡尾酒会上为你的公司进行投资呢?对于创业者来讲,获得一笔投资就如同接到银行的电话通知你已经通过审核可以拥有一笔透支金额一样,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事。
不过,它也会让事情变得尴尬:我接到过一个国际主流咨询公司的电话,他们告诉我,我们获得了一个很大的创新奖。他们非常认真地跟我说如果我能够告诉大家我们赢得了这次比赛,他们可以支付给我7500欧元。还有一次,我受邀接受了一个电台节目的采访,是关于支持创业者们的,当时只要求签署一封协议书,他们会在广播里声称赠予我们188000美元。但我并没有答应。
你其实可以利用你参加比赛的时间去赢得“业务支持”,或者帮助一些MBA学员为了完成他们的课题,从而让他们帮助你壮大你的事业。我会用自己私人的时间来和我新建立的团队一起参加比赛,那也只是想证明我自己。说实话,我很希望时间能够倒流,我肯定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3、留意媒体对创业的报道并有自己的媒体渠道
初创行业的各类报道都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它被包装的非常漂亮,特别是在非洲,媒体对于创业的报道频率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在你赢得了一个关于创业的大奖后。
在Paperight,我们保留了一长串全都是关于初创行业好评的帖子和文章,包括《我们在伦敦赢得了创业和创新奖》,《法兰克福和纽约》,《埃森哲创新奖》,以及《公众祝贺南非国民议会》。我们特别精选了“从创业者的角度去看”的这类文章,他们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网站上,福布斯和其他一些报刊杂志上均被收录。我们甚至精选了许多开放式业务创新题材的文章并出版成书。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各类奖项才能产生相关的报道。
但是没有一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在媒体报道后相对应地出现一波销售高峰。其实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来说,要想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销售是至关重要的。而有一段时间,大家一直认为激励员工是一种不错的行为,同时也激励了投资者们的信心,可这种行为在奖励过后也就没有多大的实际效果了。所以在初创公司里,不要一味地去跟随相信所谓的报道。你要找到自己所在行业的媒体渠道。
4、不要告诉你的客户你是一个创业者
每一个办公室经理都非常喜欢创业者,就如同喜欢一只宠物。可是没有人愿意做创业者的客户。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企业来说,他们更愿意与同样大型及稳定的企业进行合作。他们希望所合作的公司至少在未来的几年仍然能存在于这个市场上,至少公司的名字是大家所熟知的。
在Paperight里,我们需要图书出版商以其最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来彼此信任,可是如果他们把这个交给一个“创业者”,任谁都会觉得太扯了。我们可以将自己所有的业务局限在某一领域长达十多年,然后当我们将触角伸向其他领域的时候,许多人反而更加愿意与我们合作,因为本身公司存在的年限就很长,也就称不上是初创公司了。
5、去寻求真正的帮助
初创公司对于情感,智力和资金的支持和需求是极为真实的。但是它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也会让你很难去集中力量。所以,你可以从行业里找一些和你类似的却有着丰富经验的创业者作为心腹或是知己。通常情况下,他们的情感支持将胜过一百个所谓的奖励。
也许对于我自己和其他创业者来讲,并不能时刻谨记这几条规则和经验,但在创业过程中要始终记住:时间不会原地等你,你是要创立一个公司企业而不是一个初创公司。
创业励志文章3
勿忘初心,放得始终
这是很多创业的人耳熟能详的话。这句文绉绉的话的意思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过,中国人还有一句古话叫:不见棺材不掉泪。虽然都是坚持,前者明显是褒义的,后者明显是贬义的,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最后碰的头破血流。
关键是,初心,究竟是什么?
有一个朋友从原来的公司出走创业,做着做着碰到另外一个公司想和其公司合并。朋友有些动心,因为长久以来一直孤身一人,看着那家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其乐融融十分艳羡。更重要的是,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件自己想了很久的事,看上去也颇为不错。
我问了一下这位有些感性的朋友:你当初在原来那个公司也可以做你今天的创业项目,为什么还要自己出来自己做?那么累死累活所为何来?朋友说,原来公司的架构比较庞大,要做一件新锐的事很麻烦,要处理很多关系,还不如自己跑出来干来得干脆。
于是我说,勿忘初心,初心不是what,是why。初心不是一件具体的事,而是为什么要创业?甚至可以这么说,做一个具体的什么事,并不重要。
很多今天看来很成功的公司,它们的创始人一开始做的不是这个。Linkedin创始人霍夫曼在他的《至关重要的关系》一书中列举了好几个案例,比如说Flickr两位创始人一开始想做的是一个名为永无尽头的游戏,相册应用不过是游戏里的一个配件罢了。Confinity公司一开始想做的是设备(主要是掌上电脑)之间安全地发送和接手电子资金,后来搞着搞着就弄出了一个PayPal。
具体的事在变,但变化中不是毫无逻辑可循,但更重要的是,创业者心中不抛弃的是一个理念,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事。后者,只是达成前者的一条路径罢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未必一定要在某一个具体的事上执着不已。
但为什么要出来自己创业做,而不是待在某个大公司里借用该公司的资源做,这件事一定要想清楚。我很多年和人说,创业就是一条不归路,一旦踏上,很难回头。勿忘初心,是坚持下去的动力。但不得不要明白的是,初心是为什么,而不是你究竟要做个什么事。
所有的人,都不活在真空里,想做的事,在某些时刻可能能成立,但当市场环境一变,不成立的可能性也很大,又或者,出现其它机会和路径,外部环境某些因素突然成熟,那完全可以改一条道去干干。有人说,创业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不无道理。既然是试错,又何必纠结在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呢?
我以前一直很困惑于文头提及的中国两句古话的矛盾之处,但慢慢开始明朗起来,如果着重于一件具体的事,两句话自然是矛盾的,如果着重于你的创业动机,这两句话立刻就不矛盾了。
换个事做做,不叫忘了初心。而即便在做那件事,完全是另外一种做法,那才叫忘记了初心。
请记得,勿忘初心,放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