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人生哲理文章>

关于教育的哲理短文大全集

时间: 晏付1011 分享

  中国的教育者自己都在不停的进修,不停的追求,每天都在承受着压力,教育孩子就像是对这课本只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教育的哲理短文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关于教育的哲理短文篇【1】:教育

  在干活时,都要孩子帮忙。他说为什么总是叫我,你自己不行吗?我说:我希望你能习惯,别人需要你时,你就去快乐地帮助他。

  也许你的帮助不是刻意的,或者在你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那是刻骨铭心,感激不尽的。

  或许你帮助人,人家没有谢意,但别的人会尊敬、赞美你。

  再或许没人在意,或心怀恶意,但在自己的内心里,那是一份惬意。

  惬意是什么感觉?那是无水的洗浴,让人浑身上下洋溢快意。

  但是绝对不能带着情绪,要主动地做。

  快乐是一种释放。人有很多的爱意,不释放就被扭曲,更抑制了爱的再生和增长。

  那惬意是灵与肉的会意,人与自己心灵难得的相逢.。

  如果受到不公也不必委屈,宗教讲,那是为自己积的善事;政治说,为世界出了一份力;我说,那是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你想想,一个人整理自己的回忆,往事中能剩下的仅仅是人家助己或自己助人的努力。比如父母的抚养,朋友间的情意,亲戚送来的温暖,不相识的人一点儿慰藉,还有懊悔,点点滴滴。懊悔什么,自己没能很好帮助人家.......

  关于教育的哲理短文篇【2】:感恩教育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情感行为,这种情感和行为包含着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回报祖国、珍爱生命、追求和谐等伦理价值。一颗颗感恩的心,组合成社会的良心、善心与爱心。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健康和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是培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本要求。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历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感恩思想,鲁迅先生则要求人民要“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健康的学生,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品德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本要求。感恩之心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一个心存感激的人,往往就是最快乐的人。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面对很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环境里,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事情从容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气氛中,我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让他们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灵、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同学,从而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首先,要循循善诱,引导大学生学会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巴尔扎克说:“骄傲的人,很少感恩,因为他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已得到他应得的一切”。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尤其是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识,使他们很容易形成“成皆由我,败皆由人”的思维习惯,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因此,要有意识地逐步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养成谦虚进取的心态,由此知道感恩、学会感恩。

  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权责意识。如卢梭所言“当舒适地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当外来的帮助和关怀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漠然。在日常生活中,师长们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责”,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师生关系、长幼关系中理应享有的“权”,亦即忽略了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孩子因没有付出的体验,久而久之,老师、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里就会变得理所当然了。长此以往,又何谈对师长的体谅和感恩呢?因此,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权责观。师长在付出努力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让大学生看到和感觉到,让他们理解师长的艰辛与付出,进而要求他们也要尽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逐步让他们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报,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感恩教育,提高实效性。要使感恩意识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成为他们的品德中的组成部分,无疑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和熏陶,找到正确的学校途径。

  感恩教育心得体会,要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要触及学生的灵魂。要防止感恩教育平淡化、平凡化以及过分理论化,收不到实际效果。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师的模范榜样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共识,要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教育心得体会,感谢学生的配合和帮忙、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邻里的互助和照顾……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的点滴言行中,最能够学会知恩和感恩。

  关于教育的哲理短文篇【3】:论中国教育的理性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教育在于培养人才。不光是知识上的,还有思想和道德上的。

  首先,我是中国人,我非常爱我的祖国。但我不得不承认中国在教育方面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

  现在的考试制度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并无本质上的差别。都是在扼杀人们的思想。这明显是与我们这个自称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社会是背道而驰的。他把我们的思想禁锢在了书本上。可是,书本上的东西在现实中不一定实用。

  退而求其次,中国试图培养全才,那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应该还文体不分家。韩寒曾说过:“如果现在这个社会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就只是人才。”即使培养出了全才,他一个人可以独挡多面,必定会造成日益激烈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必定会造成失业和就业难的问题。人们就会走向两个极端,极穷,极富。而穷的必定占很大的比例,到时,会出现一种极不和谐极度紧张的社会关系。

  然而,有才无德的人又该如何任用?人才,人才,先人而后才。

  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而现在,言传是不错,身教好像都被人丢在角落遗忘了吧!一个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口若悬河的人,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如何使人信服?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有什么资格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抛开书本,丢开作业,我们都是天才,我们都有非常优秀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只是不幸地成为了这个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罢了。我们在这个教育面前,被迫弄丢了我们的本性与本能。还会一不小心就被排入差生的行列。

  而家庭教育,要么过分打骂,要么过分溺爱。甚至有家长想把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要知道,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有错。只是,难道只有站在闪光灯下才算伟大吗?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外,快乐的过好每个今天,不追名,不逐利,平平淡淡就是碌碌无为吗?就是不成气候吗?人并没有卑微之分,卑微只不过是那些缺乏信心的小丑们为了维护他们那可笑的“伟大”而编造出来的谎言罢了。人们只是有不同的工作罢了,人人平等不是吗?谁都没有资格看不起谁。当然,这些的所有都是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是以不得的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利益为前提条件。

  最后,我认为,有些事情让他们自己去亲身经历感受一番,要比空巴巴的讲给他们要好的多。

下页更多精彩关于教育的哲理短文

303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