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随笔 > 奥尔夫音乐随笔3篇

奥尔夫音乐随笔3篇

时间: 乐平653 分享

奥尔夫音乐随笔3篇

  奥尔夫音乐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并在活动中引导和建立相应的人性本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奥尔夫音乐随笔,希望大家喜欢。

  奥尔夫音乐随笔:认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为儿童们精心设计的音乐教学法。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新颖的、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儿童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学龄前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在整个幼儿期里最需要发展的不是音乐上技巧和掌握,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爱。奥尔夫教学法恰能满足这一需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质,建立起合理、科学、有效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正是采用这种最自然、最随性的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孩子喜欢音乐,对音乐产生兴趣,初步运用简单的表达方式把音乐的表现力展现,在音乐中熏陶良好的情操。通过音乐活动中的相互交流、碰撞,培养孩子爱心互助的优良品质。

  奥尔夫音乐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并在活动中引导和建立相应的人性本质,例如爱心互助,在音乐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在音乐活动中,把孩子分成若干组,让他们通过团结协助来完成活动内容。以音乐带动孩子的思维多层面发展,培养孩子开创性思维模式。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随笔:我心中的奥尔夫

  有幸参加了奥尔夫音乐培训,在四天的活动中,我初步地认识了什么是奥尔夫,也深深地被她的魅力打动了。

  这是国外的东西,我们要学什么呢?参加各位教授组织的教学活动时,我有很多强烈的感受,那些总是渴望、却被遗忘了很久的东西,又都回来了。

  开始的时候,我有点怕,不好意思自由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动作,因为台下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盯着我。“不要这样看着我们,这样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愚蠢!”幽默的一句话,让台上台下一下子轻松起来,台上的表演也活跃起来,多了洒脱,多了新的东西,多了自信。奥尔夫,是自信。

  不管是打击乐活动,还是唱歌、舞蹈活动,在一个大的框架下,总有一大片空间是属于活动的参与者。你可以自由地去选择节奏,选择打节奏的动作组合,选择乐器,还可以自己去编舞蹈的动作,选择和谁合作……奥尔夫,是自主地创作。

  在一个集体的舞蹈中,自由表现的时候,会有分组的活动,每组要想出几种不一样的动作,依次来表现。那么,这几种动作哪里来呢?按什么样的顺序呢?这就需要每人想一个,大家一起商量,最后确定用哪几个动作,先表演哪一个。因此,奥尔夫,是协作。

  参与的人不一样,对作品的理解会有所异同,表达的方式也更是多姿多彩。比如,一个舞蹈活动,参与者会通过模仿、练习,熟悉音乐的旋律、结构,学会了共同的、大家都一样的动作,那还有一部分是需要自己去想象、表现的。当这些事情做完之后,一个新的作品就会诞生,当然,这个作品可能不是很好的,不是很专业的,不是惊世骇俗的,然而,却是独特的。因为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是参与者学习、理解、演绎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动作、节奏、思维等方面都获得了发展。所以说,奥尔夫,是过程。

  能自己表达自己的东西,参与的人当然会很有兴趣。在教育活动中,每一次都是新鲜的,都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参与的人,如果要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就一定要集中经历,积极地调动各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及想象、记忆、思维等等。所以,在奥尔夫的艺术活动中,参与者是全身心投入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那么对于教师应该做什么呢?除了对音乐的驾驭之外,创造更加重要。就像意大利专家Andrea教授所讲的:教师必须学会创作更多的东西才能引导孩子去创作。

  这次培训,虽然只是了解了一下,却也收获很多,感觉思路开阔了起来。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迷茫:自己如何去进行实践操作?如何为自己的孩子去选择适合的音乐?找到有效的办法?我想应该继续学习好的教育方法,领略其实实在在的内涵,大胆地去实践。

  奥尔夫音乐随笔:幼儿园奥尔夫音乐随笔

  奥尔夫音乐《小小鸡蛋把门开》,它是一首童谣,旋律生动活泼、歌曲的内容通俗易懂、富有诙谐情趣,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而且它的歌词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易记,生动的描写了黄茸茸、胖乎乎的小鸡出壳的情景。

  小鸡这样的可爱的小动物经常会出现在孩子们的各种活动中,小班的孩子们特别喜爱像小鸡这样可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本次活动我分为了2个课时,第一个课时我把目标定位为:1.童谣学习《小小鸡蛋把门开》;2.能够用单响筒来演奏童谣的固定节奏;第二个课时我把目标定位为:帮助幼儿熟悉音乐《小鸡之舞》,能跟随音乐进行模仿小鸡破壳过程,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在第一个课时的教学时,我运用了ppt课件图片帮助孩子理解小鸡从鸡蛋变黄茸茸、胖乎乎的小鸡的过程,从而引出童谣《小小鸡蛋把门开》的学习,在节奏的练习中我首先是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身体乐器来打节奏,孩子们熟悉后我会告诉孩子:"小鸡长得很可爱,刚出生的小小鸡很小,小眼睛到处看,到处找妈妈,胖乎乎的身体走起路来非常的慢。"这时老师会请孩子边唱着好听的童谣边走路,(这时老师会给予固定的拍子,稳定孩子的节奏)孩子们就都能边念童谣边做动作了。在用乐器演奏固定拍子时,我告诉孩子:"小鸡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新的乐器宝宝--单响筒(老师交给孩子正确使用单响筒的方法),单响筒会发出跟小鸡一样清脆的声音哦,拿起单响筒跟着小鸡唱歌吧。因为有前面的身体乐器的练习做铺垫,孩子们第二次就能很好的演奏童谣的固定节奏了,从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情况来看,孩子们第一个课时的目标还是完成得很好的。在第二个课时,学习音乐律动《小鸡之舞》时,我首先是给小朋友讲解小鸡的成长故事,讲解中我会引导孩子们帮助动物朋友小鸡想出破蛋而出的好办法,许多孩子都迫不及待的要说出了自己的办法,有的孩子说:"用头这样、用脚这样、用嘴巴敲、用翅膀打等等。"一下子活动中的气氛就热闹起来了,从孩子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因为孩子们的词汇量还不多,所以表达时语言还不完整、不够准确,孩子们说完后,这时我会和孩子一起总结:"小鸡是怎么把鸡蛋打开的吗?它会用什么办法呢?"哦,原来小鸡的身体很厉害,可以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想办法哦,小手握紧变成小锤子捶打蛋壳,用脚踢,用头顶、还会用尖尖的嘴巴啄,太厉害了,快快快,快来变成一个大鸡蛋,看谁能破蛋而出,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鸡,这时老师放音乐《小鸡之舞》让孩子熟悉音乐,一起听着音乐跟着老师来表演小鸡破蛋而出的情景。孩子们熟悉律动后,老师将幼儿分成两组,用一块大布进行游戏,一半幼儿在大布下当小鸡,模仿小鸡出壳的动作,另一半幼儿在外用手按住布,音乐结束,将布抛向空中,小鸡跳出壳了,特别是这一游戏环节把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在活动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反复的重复了两次游戏后,还会听到许多孩子在说:"慧慧再来一次吧!"真正的培养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就这样孩子们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获得了对音乐的理解,以及掌握了节奏。像今天这样《小鸡之舞》的律动活动能不仅能帮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而且还能提高辨音的能力,更好的发挥相象力,创造力,这些都是离不开律动的,这时幼儿的感受对认识表达音乐起着重要作用。

看了奥尔夫音乐随笔3篇还看:

1.幼儿教师个人期末总结范文3篇

697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