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铁随笔
坐地铁随笔
地铁很快,方便。那大家坐地铁有何感受呢?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坐地铁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坐地铁随笔篇一
苏州地铁一号线4月28日开通至今已经有半个月了,开通时人们的热情和高涨的客流已经恢复平常。
正式开通后,我多次乘坐地铁,有些感慨,故随笔几言:
一,乘地铁实在没劲
想到30多年前,出差一次北京,一定要去乘几次北京的地铁,还要在地铁的车厢前留一个影,表示自己乘过这种城市最新的交通工具。回到苏州也能拿出照片在同事面前炫一下。
去北京旅游,乘地铁更是作为旅游内容之一。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的中国只有北京建有一条从北京站到苹果园的地铁线路(香港,台北的例外,那时的中国人是没有出境旅游的可能性),没有见识过地铁的真面目,当然要尝尝鲜。
后来,上海也有了地铁,苏州人去上海近,接触地铁的机会也就多了,乘地铁不再是苏州人的珍稀出行了,但毕竟地铁在上海,我们也不是天天去上海,所以乘地铁也仅仅是偶然的,体会不深。
这次苏州的地铁开通了,上班人有些是每天乘地铁上下班,每天在这黑暗的洞里移动,窗外一点风景也没有,偶尔仃站也是只见灯厢广告,真的十分乏味!
4月8日下午,我去浦东机场,从机场乘2号线到虹桥火车站,在这黑洞洞的长弄里足足乘了一小时40分钟(中间还要换列车,4节的换成8节的),一点儿趣味也没有,更为失望的是,紧赶慢赶,到火车站还是脱班了,只能改签车票,又在火车站多等了一个半小时。
现在我有些理解,国外的地铁车厢里有不少人在看报和读书,其原因就在于太过长时间寂莫,但在上海人山人海的地铁车厢内读书看报,也许不太现实,看看手机上的内容也许是最好解脱时间的办法。
同时,我也开始理解,每天长时间在地铁里转圈上下班的地铁族,的确很辛苦,也很无奈。乘地铁绝对是件苦差使!
二,地铁成网,客流才成上升
一号线开通后,客流量平均每日就在5-10万人次,甚至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地铁车厢内也不是人挤人,站立的乘客不是太多,这与当时计划的每日30万人次的客流量有比较大的落差。
原因很简单,目前苏州只有一条线,该线又不经过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几个火车站和汽车站。
上海一号线开通时也是如此,从上海火车站到锦江乐园,车厢里也不是太拥挤的,但后来从锦江乐园延长到莘庄,仅仅增加了三个站,但客流量大幅上升,车厢内爆满,报纸上高呼“狼来了”,地铁公司不得不紧急向德国要求进口列车(上海一号线是德国车)。
再后来,二号线开通(与一号线在人民广场交叉),五号线开通(从莘庄到闵行,也就是一号线的再延伸),上海一号线的日均客流达到120万人次,一个巨大的数字!
上海一号线也成为国内一条赢利的地铁线路,也许也是唯一一条赢利的线路。
所以说,苏州的地铁客流量不会上升过快,但到苏州二号线(南北方向)开通后,客流量将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那时是2014年初。
三,几家欢乐几家愁
苏州地铁开通后,最受欢迎的是地铁沿线的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郊区的,近地铁站的房地产开发商。地铁的开通,带来了沿地铁线路房产的升值和再升值(包括老新村的房产),现在的房地产广告上,只要这楼盘是地铁沿线的,甚至仅仅是靠近地铁线路的,必定是开发商的宣传重点。
在房地产严控的今天,地铁沿线房产更成了开发商老板手中的一张好牌。
地铁开通后,最受影响的,也许是出租车司机了。
虽然现在苏州只开通了一条地铁线路,再加上苏州的出租车数量比例低(苏州仅有4003辆,大大低于20辆/万人的国家标准),车少客多,平时叫车极其困难。
所以,目前还反映不出来,出租车行的老板还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大把大把地赚钱,出租车司机也是一个比较高收入的职业(苏州的出租车司机几乎全是本地人)。
但这种好日子也许不会过得太长了,二号线一开通,出租车生意一定会难做,而且越来越难做。
看看上海的情况:上海的出租车生意以短途为主,长线的生意全部被地铁抢去了,而出租车司机也以上海郊区,特别是更为远郊的崇明岛农民为主力,上海市区户口的司机数量明显下降。
目前上海的出租车还是比较充足的,比较好叫。苏州的出租车行老板也许是应该考虑“地铁来了”以后的危机感!
四,政府要准备大笔的财政支出补贴地铁
苏州地铁的票价不算太离谱,2元起点,最高6元。比北京的全程2元高多了,比上海的阶梯票价相差不太大,但比广州,深圳的地铁票价要低一些。
然而,苏州目前只有每天5-10万的客流量,再加上,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免费的和半价的(70岁以上老人非高峰时段免费,小学生,初中生免费,60-70岁老人半价),地铁的收入极其有限,而地铁又是一个大投入的公共交通事业,当地政府的补贴应该是“么老老的多”,这可全是地方财政的真金白银。
据统计说,全中国的地铁,只有上海一号线是赢利的(毕竟是十多年前建设的,现在算来当时的投入还算比较低的,十多年的通货膨胀不能小观),现在的上海一号线的折旧低,又是8节车厢,每天客流量达到120万人次,收入可观,还仅仅是开始赢利。
那么,苏州的地铁要想赢利也许只能是纸上谈兵了。苏州的地方政府每年的财政补贴地铁一定不会是一个小数字,苏州百姓在享受地铁高速交通的同时,其实也在减少其它的福利,毕竟政府每年只有这些钱。
五,地铁+自行车也许是城市最佳出行方式
今天去了一号线的终点,园区的钟南街站,由于该站近农村,所以用地比较宽松,地铁口建设了一个大型的自行车库,仃了大约有300-400辆电力车或自行车,很明显,这些自行车的车主全是附近的居民,为方便出行而用了自行车加地铁的交通方式。
而市区的各地铁站旁边均建设了大量的公共自行车出租站,由于有电脑管理,在全市一百多个出租站均可以自由地租用和归还,而且在半个小时内租用是不需要付租金的,由于公共自行车的普及和大力推广,所以,现在的大街上经常能看到骑公共自行车的影子,甚至老外也在租用。
毕竟,骑自行车是一种最为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我想,出地铁站后到单位或回家的最后1公里,能够有一辆自行车骑到目的地,这真是最佳的出行方式了。
希望这种绝色的环保出行方式在苏州大力推广,而且达到效果。
据统计报道说,苏州地铁开通后,与地铁线重合的苏州东西方向主要干道干将路的交通压力有近10%左右的下降,我也有体会,我平时经常乘坐的公交9路和60路(全线经过7.3公里长的干将路),乘客人数的确有所下降。这就是地铁开通后带来的直接影响。
坐地铁随笔篇二
2014年 1月31日是马年春节,按传统大年初一应该给长辈拜年、逛庙会祈福、阖家团聚。而年前和老伴及儿女已回过老家,看过老人,是在郑州过的年,打算趁节日放假专程坐一次郑州1号线地铁,亲身体验和见证郑州地铁的快速发展。这天上午10时,我和老伴骑着电摩,冒着浓雾细雨,顶着冬日凛冽的寒风,出小区东门向南,沿着南阳路--铭功路--解放路,小心翼翼地赶到二七广场地铁站西北口,把电摩存放停当后,才兴致勃勃地随着人流步行进入地铁站。
我们先是顺着右边宽宽的步梯往地下纵深处走去,大约拐了两个弯儿,就来到地铁站台。只见现代化的空间设计高档大气,富丽堂皇,中间站台两侧建筑物上,醒目地书写着“二七站”三个红色楷书大字,崭新的乳白色的世界一流列车外形流光溢彩,空旷的大厅悬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和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造型,烘托出浓浓的马年味儿。站台上乘车者,衣着新装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熙熙攘攘,喜气洋洋,好不热闹!我们原想趁过节人少来体验一下,没想到和我们不谋而合的大有人在,因为地铁1号线去年12月28日才通车正式运营,在省会还是新生事物,在全国也属第18个城市有地铁, 2号线正在建设之中,5号线已规划勘测完毕,3号、4号线也将于2015年计划开建。所以,人们选择过年结伴坐地铁,图的是新鲜,图的是吉利,图的是体验家门口现代化的新生活。
按照乘车程序,首先购乘车卡,然后凭卡入关,再上车,下车坐完出关收回。尽管1984年在北京就坐过地铁,后来几乎每去必坐,总共不下20次,但是,以前都是用现金到售票窗口购2元纸票的传统方法,而现在是电子触摸屏自购,洋玩意儿没用过,还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触摸屏上显示,票价最低2元,依次3元、4元、5元、7元。1号线总共20个站,西起西流湖,东至市体育中心终点,我们所在的二七站往西8站,往东11站。按照事先设置的程序,按坐行距离远近投相对应的币值。我投币10元到终点,其实每人只需4元计两张8元,多出两元,也无法再退回,能独立购票成功我已心满意足,那两元算是为地铁建设做点贡献了吧!
入关后在站台候车,每列间隔大约10分钟。因需小便,我从站台的最西端来到最东端,顺着公厕指示方向找到了男厕,进去后看到小便池仅有3个,进来入厕者较多,还得排队等候。尽管装修上档次,卫生尚好,但此时我想这就是设计的缺陷,假如像今天人多怎么办?还没等我小解结束,往东行驶的地铁已停靠站台,老伴连忙喊我快上车。等我上车后,只见乘客满员,座无虚席,我们只好手拉扶手靠车厢中间的立柱站着。这时,一位年约25、6岁的女子连忙给老伴让座站起,留个2、3岁的小男孩儿在眼前的座位上玩耍,后来才知是她的孩子,一直站到她下车共9站路程,我为之感动,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在发扬光大,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希望!
站在车厢里,我举目四望:乘客中,既有衣着时尚青春靓丽的少女少妇,也有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夫老妻;既有花枝招展人见人爱的顽童幼儿,也有血气方刚风度翩翩的帅哥猛男;既有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节日值班的上班一族,也有携带礼品亲朋相聚居家游玩的普通市民。而更多的乘坐者,我以为是像我们这样的“土包子”--外地或郊区居民。这是因为,大年初一不烧香、不拜佛、不拜年,于千年民俗而不顾,却蜂拥而至来尝鲜、来体验地铁新生活,来见证时代发展的新事物新变化,这不能不说是对“过年”传统观念的更新,如同节日旅游,趁机周游世界,饱览祖国锦绣河山!前不久,据《郑州晚报》报道,市委书记吴天君放弃专车不坐,从郑东国际会展中心,坐地铁20分钟赶到中原区市委参加会议的照片和报道,被网上疯传,数十家媒体转载,好评如潮,影响很大。连吴书记这样的副省级高官都坐地铁,体现方便快捷,我们普通百姓何尝不在家门口先睹为快呢?
站在车厢里,我注视着每个车门口的右上方,都标示有一块高级的电子表和一幅“区间行程简易图”在红灯闪烁,显示行程时间及站名。我计算上站到下站一般为1分40秒,最多的为2分半,时速为80公里左右。从二七站始,往前分别是人民路、紫金山、燕庄、民航路、会展中心、黄河南路、农业南路、东风南路、火车东站、博文路、市体育中心,单程用时22分钟左右。每经一站,列车播音员都用清脆而嘹亮的普通话报站名,并提示下站名,以免乘客坐过站,上下车用时仅30多秒,而火车东站上下车人最多。
到了终点站,下车后本来我想出站浏览一下地面上的市体育中心,可是老伴让立即返回,一是站了一路累了需歇歇脚,且今天雾大有雨地上看不清景物,二是可省去返程费,且绝大多数乘客到站后都是立即返回,也有还没坐够的意思包涵其中。我觉得言之有理,就顺从了她,稍停片刻,就登上了返程的地铁。由于人少,我找到了空位子坐下,惬意地享受着舒适、宽敞的座席而带来的美好气氛。
返程中,有时,我闭目养神,遐思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精神和物质的无比享受;有时,我瞠目结舌,被眼前车厢内个别善男信女们奇装异服另类打扮所惊呆;有时,我匪夷所思,为什么经济发达的北京地铁票价仅2元而经济欠发达的郑州地铁票价却要7元呢?有时,我暗自窃喜,为省会年满65岁的老人凭证免费乘坐地铁而深感庆幸。 总之,我认为,修建地铁一方面是彰显现代化立体交通的方便快捷、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巨大压力、经济发展的阶段成就;另一方面,还体现如地面公交一样廉价惠及的大众交通,具有公益福利政府买单的性质特点。同时,修建地铁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繁荣,增加了人们的出行途径选择,改进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点05分,我们又顺利地回到了“二七站”,出关时 进入闸口乘车卡自动收回。出站时有ABCD4个地上出口,我们按照指示箭头,选择D方向即顺着来时的原路而返,大约走了5分钟来到地面。这时,依然细雨蒙蒙,寒风刺骨,迷雾重重,能见度不超过百米。我们从停靠点推出电摩,怀着圆梦的喜悦心情,兴高采烈地融入到回家的车流人流之中,急急忙忙赶吃过节的午筵。
啊,这就是我在家门口、在特殊的日子首次坐地铁!终生难忘,特此记述所见所闻所感,谨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