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随笔
中医文化随笔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那怎么写中医文化随笔呢?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中医文化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中医文化随笔篇一
中医认为宇宙是由“气”这种物质组成的,宇宙充满了“气”,“气”也构成了万物,这就是万物“一气”之说。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繁)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大意是说,“气”的运行过程中,开始有生化的功能,散而聚合成有形的物质,分布可以养育万物,终止则发生质的改变,这就是万物“一气”一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气”这个角度来看,天地万物是“一气”整体的。《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2、天地人三才也是“一气”整体相通的。《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3、人与万物也是“一气”整体相通的。金·刘完素《素问病机玄病式·药略》:“凡物虽与人异,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气以生。”
4、人的身体也是“一气”相通的。《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5、中医甚至认为人的情绪(心理状态)、病理状态也是一气的表现。《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
6、无形的事物和有形的事物也是“一气”相通的。《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气合而有形。”
7、由“一气”的运动而演化出阴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大意是说,在事物“一气”的基础上,属于“躁、生、杀、化气”等功能性质的为“阳”,属于“静、长、藏、成形”等功能性质的为“阴”。
8、由“一气”的运动可演化出万物。《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大意是说,宇宙的本原之“气”是万物的起源,万物因此而生出。
中医里,“一气”的观点很重要。它所强调的“治神”、“守神”就是体察、合于、守持住这种状态。《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说的就是守持人体的这种整体状态。
《圆觉经略钞》:“一气者,道之所宗,阴阳天地之根本也。以喻自性清净之心,未起染净已(以)前,诸佛众生平等不二,一切诸法莫不皆由此心而生,故以‘一气’喻‘一心’也。”所以,古时修养者常用一气比喻一心(自性清净之心),体察并领悟人自身以及与天地万物整体相通相融的特性。
《黄帝内经灵枢·动输》:“故阴阳上下,动也若一。”人在行为上也应保持整体性,注意“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这样才能达到形与神合(俱)。《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文化随笔篇二
六腑,即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形态多为中空,其总体功能是“传化物”。《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胃与脾脏相表里。五脏六腑都依赖胃的输布而得到精气,所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海。《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胆与肝脏相表里。肝主谋,胆主断。《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大肠与肺脏相表里,为化糟粕之腑。《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与心脏相表里。凡胃中所纳食物,皆输于小肠,由小肠下口分别滓秽入大肠,水谷入小肠,所以叫做受盛之腑。《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膀胱与肾脏相表里,为贮尿之囊。肾脏分泌之尿,经输尿管入于膀胱,贮蓄既满,则放开括约肌,从尿道泄出。《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三焦,又称为孤腑。张景岳《类经》:“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认为三焦有具体的形态。由此,三焦大体相当于现代的胸腔、腹腔和盆腔,但又不完全相当: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肝、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之气的功能,五脏六腑的气化功能都是通过三焦来实现。三焦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道路,所以说三焦主持诸气。三焦能通行水液,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上焦主宣发散布,即通过心肺的输布作用,布散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有“上焦如雾”之说。中焦主腐熟水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有“中焦如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之说。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水谷之糟粕废物,即肾与膀胱的排尿和大肠的排便作用,有“下焦如渎(dú,水渠)”之说。《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水》:“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上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参见《中医文化随笔38·气分》)
我们清楚了脏腑相表里,所以,当腑有病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调节脏的功能来恢复健康。例如脾主思,思虑过度则伤脾,脾与胃相表里,伤脾也可能会引起胃病。除了药物等方式治疗外,通过调节脾脏的功能,也可以帮助恢复胃的健康(养生和养脏的内容可参见《中医文化随笔》中相关内容)。而三焦的病变,也可能与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可以通过调脏来帮助康复。
2006年11月16日于北京
中医文化随笔篇三
关于对待鬼神的态度,中医的论述有很多。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大意是说,人应该找到真正的自我,要正认主人公,不要把自己交给鬼神,不要迷信鬼神。拘泥迷信于鬼神的,不可与其谈论“至德”大道。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大意是说,我们效法天地之德,随缘而生妙用,随缘犹如事物与它的响声和影子一样,这就是合于“道”。合于“道”要找到自己的主人公,不是将自己交给鬼神。这样自己才会真正地自由。
《黄帝内经灵枢·贼风》:“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大意是说:黄帝说:现在您所说的,病人自己都是清楚病因的。如果没有遇到外邪,情绪也没有受到惊恐等重大波动,突然就有病了,是什么原因?是不是鬼神在作怪呢?岐伯答:这是以往的邪气存留在体内一直没有发作的原因。又由于病人在情志上有所厌恶和羡慕,所以导致血气内乱,正气与邪气相搏。因为病因很隐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看上去好像鬼神一样。
可见,中医是否定鬼神之类的的迷信思想的,主张让真正的“自我”做主,不忘失真正的主人公(自我)。
“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大意是说,黄帝问:有的病通过祝由就治疗好了,不是鬼神作怪,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岐伯答:过去的巫师,因为知道百病克除的方法,事先清楚了疾病产生的原因(如性情心理上的原因),所以通过祝由心理治疗的方法使疾病治愈。
《中国医学大辞典》:“祝由:古治病之法,祝说病由,不劳药石也。”可见,所谓祝由,就是通过说明疾病原因而进行治疗的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憺(又作“淡”,安然;清静)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己也。”
大意是说:往昔古人处于原始社会状态,居于禽兽之间,本能地进行避寒避暑的活动,内心没有什么贪慕,外没有名利的羁绊,这种恬静的世间,邪气不能深入。所以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只是通过移精变气的祝由方法就可以治疗疾病。而现在的人不一样,内有忧患,外伤形体,又不遵循四时变化,逆于寒暑的保养。所以,外邪数至,经常有虚邪之患,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小病也会加重,大病会引起死亡。所以,祝由是难以解决的。
这段话告诉了我们:淡泊名利,去除欲望,中道行事,顺于四时,就有利于防治疾病
中医文化随笔相关文章: